首页 > 有趣的文章

鬼谷子适合年轻人看吗

时间:2018-09-01 13:13:20

千古奇书鬼谷子,结天地智慧,创古今奇言!可是作为古书鬼谷子还适合年轻人看吗?作为史上培养奇才的牛人鬼谷子,可谓是兵家鼻祖!纵横百家之术的鬼谷子拥有人生的大智慧!穿越两千多年的鬼谷子适合年轻人看吗?鬼谷子:年轻人对生活迷茫?读懂人情世故四个字,一生衣食无忧!鬼谷子说哲学可以解惑,但是不能解决普通人的生计问题,谋略术才是普通人生活的哲学,大事小情都可以得到指导,都可以加以运用,普通人知权善变、讲求名利并没有什么不对。

鬼谷子告诉你,能看透一个人的心,才能成就大事业!

鬼谷子适合年轻人看吗

鬼谷子:年轻人别再单纯,学点为人处世,有城府才能混迹社会

年轻人就像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朝气蓬勃,世界是我们也是你们的,但归根结底是你们的!年轻就是优势,年轻就是未来,谁不想人生重新来过,归来仍是少年?

不过事物都有两面性,年轻人也不是便宜占尽,特别是很多刚刚从校园进入社会的年轻人,骤然接触激烈的社会竞争,必然会感到很多不适。比如:角色转变太慢,工作开展不顺利,人际关系有困扰。这些问题与学历和才能没有关系,而是所有人都会面临的问题,关键在于为人处世的态度和方法。

一、

鬼谷子的高徒苏秦、张仪都曾有怀才不遇的时候,奔走于战国诸侯之间,谋求发展的机遇,他们对命运的孜孜以求,就如同现在的年轻人感慨生活艰难,才华不为人所知,为人所知又不为人所用,为人所用又发挥不好,这究竟是为什么?

鬼谷子对此有精辟的论述,认为年轻人最大的问题就是容易内向、自负、木纳、狂傲,主要是由于缺乏社会历练,不懂得如何与人沟通,也不知道靠人际关系来为自己争取助力。

二、

人生大体分为两个阶段,求学阶段主要注重个人的能力培养,步入社会后,就要学习说话和办事,靠做人树立个人品牌,架构人际网络。

我年轻的时候经常出现这些问题:

1、面对陌生人无法找到共同的话题,聊什么都尴尬;

2、明明没有恶意,话一说出口就伤人;

3、看到别人出现问题,不知道如何婉转的提醒,也不会安慰别人;

4、很容易让别人看穿自己的心思!

三、

我们在现实生活中发现,越是不会说话和办事,得到的负面评价就多,影响自己的人际交往,最终影响自己的未来发展。反观为人处世得当的年轻人,更容易获得成功的机遇。

人不轻狂枉少年。年轻人有勇气迎接挑战是好事,但是说话咄咄逼人,做事锋芒毕露可不是好状态,非常容易引起别人的反感!

得罪了对手,就会暗中给你设置陷阱,得罪了领导,就有穿不完的小鞋。我给年轻人的建议就是:少说,多听,多做。年轻人越早开始重视说话、办事的技巧,越有利于事业的发展。希望这些有益的处世经验,能给年轻人带来一些对人生更深刻的思考!

鬼谷子告诉你,能看透一个人的心,才能成就大事业!

这个世界上注定了会有悲剧人物,又或者说人生就是个选择题。有人选对了成了圣人,如曾国藩,有人选错了成了罪人,如袁世凯。如果论二人的前半生,袁世凯丝毫不弱于曾国藩,当然了少了一些儒将的风度,毕竟曾国藩是儒将,中国人更爱儒将。但有时候身份是不能改变的。

人生的选择有时候充满了黑色幽默的恶趣味,就比如袁世凯的心里一直有个皇帝梦,曾国藩有没有发过这个梦不清楚,我猜是有的。但是曾国藩很懂得如何选择,事实证明他的赌注投对了,他终于在封建社会结束之前圆了儒家最后一个圣人梦。他之前就一个王阳明,他之后也不会再有。

当年袁世凯问他的亲信们,是否同意称帝,答案惊人的一致,同意!上承天意,下顺民意,其中包括蔡锷,袁世凯多次试探,他的态度很暧昧。像袁世凯这么聪明的人的,当然会会心一笑,放心,事成之后少不了你好处。但精明一世的袁世凯小看了这些人,其中也包括段祺瑞。

欲取之,必先予之。捧杀袁世凯的局已经形成。

鬼谷子告诉你,能看透一个人的心,才能成就大事业!

谁能想到一直支持自己的亲信,昨晚还和自己称兄道弟的小伙伴,就在称帝的前夕就突然倒戈了,心碎不?反正我觉得心生疼,于是无数的屎盆子飞流直下三千尺,直接扣在了秃瓢袁世凯的脑门上。有句话叫人作孽不可活,疯魔的袁世凯终于还是抑郁而终,据说他死的时候,还臭骂那些叛徒们,可见受了多大的刺激。

但是一切都已经回不去了,历史不会为任何人流眼泪,成者王侯败者寇,袁世凯终于被定格在历史的反面教材上。有些人做了99件正确的事情,做了一件重要的错事,他就是罪人。袁世凯堪称其中翘楚,功败垂成的典型代表。

我们姑且不谈袁世凯到底人品怎么样,就复辟这件事情,他的确有些大意,甚至没看透太多太多的人了,或许在垂死的那一刻,他什么都懂了,但有什么用?

他必须承认他看人有问题,他试探了那么多次蔡锷怎么就大意了呢?他的亲信们,怎么就突然背叛,让他成为众叛亲离的人呢?人心这东西太复杂了,哪怕是聪明绝顶的老袁同志也没看透。但是在没看透之前,我想对老袁说,请勿轻举妄动。肯定有人对老袁说了,比如他的小儿子,但是没什么卵用,人在某个环境下是会选择性失聪的,或者说他高估自己。最终他在不了解别人心思的前提下,选择了称帝,结果你懂的。

说这些当然是要衬托一下鬼谷子。鬼谷子先生认为看不透形势就别轻举妄动,不了解事情就别乱说话。只有了解实际情况才是谋划的根本,同时更是搞关系的前提。同理,当蔡锷发现袁世凯心思的时候,他怎么办的?想方设法对着干。换言之,人家就不愿意跟老袁搭一条船,因为人家看清了形势。看清形势的还有段祺瑞,多鸡贼啊。不管关系怎么样,老袁身边的人心里都明白,跟着老袁没前途,所以脚底抹油,溜之大吉才是正道。他们是这么想的,也是这么做的。

鬼谷子告诉你,能看透一个人的心,才能成就大事业!

天下大势,顺着存之,逆者亡之。

在大势面前,谁都要低头。所以袁世凯垂死的那刻,怪不了别人,只能怪自己,误判了形势,选错了答案。

让我们记住鬼谷子说的一句话:得其情乃制其术。

纵横捭阖,鬼谷论道,欢迎关注专业鬼谷子微信公众号(guiguzi7619299),我们一起探究鬼谷子纵横谋略智慧。

鬼谷子适合年轻人看吗

鬼谷子:年轻人对生活迷茫?读懂人情世故四个字,一生衣食无忧

年轻的时候,我们对美好的生活满怀憧憬之情,那时候最仰慕有才华的人。直到步入社会,才渐渐发现才华不能当饭吃,古往今来那些才华横溢,天资卓著的人往往穷困潦倒,李白、杜甫、苏轼,不外如是,是什么让他们一事无成呢?

鬼谷子说哲学可以解惑,但是不能解决普通人的生计问题,谋略术才是普通人生活的哲学,大事小情都可以得到指导,都可以加以运用,普通人知权善变、讲求名利并没有什么不对。许多人没有才能却能功成名就、春风得意,为什么人生的境遇天差地别?

一、

从某种角度,可以这么说:是否懂得人情世故,决定你飞黄腾达还是穷困潦倒!成功的人往往只说他们勤奋、拼搏、努力,这些或许不假,但他们从不说自己读懂了人际交往的潜规则并加以利用。因为前者符合世人的价值观,后者有些不好宣之于众。

生也容易,活也容易,生活大不易,每个人都生活在无时无刻的竞争中。白起、韩信、蓝玉多少功勋卓著的功臣名将,因为不懂人情世故冤死在自己人手中。历史就是不断的重复过往,前人用鲜血写下的教训和忠告,我们何不鉴之、慎之?

二、

不懂人情世故,活一辈子也活不明白,因为走在一条注定无法成功的道路上,早晚会走投无路。如果你对人情世故运用纯熟,起点差没有关系,早晚迎来人生的转机。

只要你沉静的思考一会,就能从身边的人身上找到下面的例子:那些聪明人做人做事滴水不漏,从而名利双收;有些人心善但没有口德,给别人帮忙也没人说他好,树立不少敌人,这就是不懂人情世故的原因。

三、

在社会上打拼很不容易,想要混的好更是难上加难!你的才华再高,不会做人也只能怀才不遇。你的能力再强,没有贵人提拔照样穷困潦倒。你就算是酒囊饭袋,只要把你放到领导的岗位上,也有人溜须拍马,把你捧为天人!

你可以说这是人情冷暖、世态炎凉,但这就是现实。人生就像一场游戏,不懂游戏规则的人,一定混的很惨。既然来人世一遭,就不能虚度光阴。

有的人说:“算计的人活得太累。”你不过是给自己的不负责任找一个借口,连自己动动脑子都嫌累的人,没人看的起你,你永远混在社会最底层。所以大家不妨现实一点,抛弃不切实际的幻想,俗世打滚就要世俗一点,你才能求名得名,求利得利,一生衣食无忧!把世俗挂在嘴上只是现实,用清高掩饰狭隘才是卑劣!

鬼谷子给世人的建议

序一 出来混的人都要读

生猛的达尔文进化论告诉我们——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人类在地球上玩了几万年,说白了就是一部由贪欲主宰的残酷无情的竞争史、淘汰史!

作为史上最牛的心理学鼻祖,鬼谷子深刻洞悉人类的劣根性。他认为,只要是人,就会充满强烈欲望,吃穿住行、钱色名利,这些欲望催生竞争力,让人去疯狂抢夺,但同时也暴露了致命的弱点,就像孔雀开屏的时候绚丽多姿,但难看的屁股却暴露在众人面前!

一个人若被死死掐住七寸,任他多么强壮,还能怎么蹦跶?

所以出来混,一定要懂鬼谷子,给自己的脑袋装点“大智慧”。一个人只要悟透了鬼谷,就能轻易看透人心,为自己穿一件刀枪不入的“黄金甲”。为人处世,不指望阴别人,可至少不能被人阴。学了鬼谷,就如同士兵有了把盾牌,还有了把匕首。不懂鬼谷,等同蒙着眼睛、赤身裸体上战场,死都不知道怎么死的,死了都没人收尸。历史上这种情况屡见不鲜,而我们一定不能让自己成为后继者!

因此,《鬼谷子》既是盾牌,又是匕首,既可护身,又能进攻。出来混,如果不懂这一秘密的核心武器,岂不可惜?世界上的很多人,他们直到人老珠黄、白发苍苍,被人斗得遍体鳞伤,到晚年才拿起这本书一窥究竟,这时一定会后悔得直拍大腿,发出“应该早读五十年的感叹”。没错,鬼谷子就是这么牛!

鬼谷子到底是谁?为什么这么牛?事实上,鬼谷是中国史上最牛的老师!

问大家一下,谁是培养奇才最多的老师呢?是孔子吗?不是!孔子虽有弟子三千,但姓名可考者只七十二位,而且除了子贡有点出息外,大部分只是贤德文士,知识渊博而已,在历史上并无大的作为。

史上培养奇才最多的牛人,他就是鬼谷子先生!鬼谷子门下牛人有——苏秦、张仪、孙膑、商鞅、李斯……个个都是惊天动地!这样的人才,一生能培养出一个来,这个老师就足以骄傲一辈子!但这样的奇才,鬼谷子培养了一大堆!

历史上正是由于他的出现,才有了纵横家的深谋,兵家的锐利,法家的霸道,儒家的刚柔并济,道家的待机而动。所以,说他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心理学家毫不过分,同时他也是中国式谈判学的实际奠基人,说客的开山鼻祖。简而言之,中国人无论说话办事、理家治国,一言一行都离不开鬼谷的影子。而这一切,都装在《鬼谷子》这部奇正秘诡的书中!

说它奇,因它步步用奇,奇招迭出,招招见血,防不胜防;说它正,又因它奇奇得正,紧扣事物发展规律,可用来治国安邦,匡行大道;说它秘,是由于两千年多来,它是我们最熟悉的“陌生人”,我们时常靠它解决问题,而又对它知之甚少;说它诡,则是由于它像极了一柄双刃神剑,用于正道可成一代宗师,光炳史册,用于邪道则为奸诈小人,排挤忠良,陷害同事,百发百中。这便是鬼谷思想,充满阴谋诡计,无所不出,无处不入,全看你拿来做什么!

从他的谋略和游说原理中,我们可以学到高深莫测的诡计,也可以发现威力无穷的阳谋。阳谋自然行于大道,诡计也可以使于正端。计谋本无正邪之分,全看诸君拿来何用。学了鬼谷,害人能成大奸大恶,救人也可造七级浮屠,拿去做人做事更是不败的生存宝典!

正如鬼谷子在书中所言:“捭阖者,天地之道。”“变化无穷,各有所归,或阴或阳,或柔或刚,或开或闭,或弛或张。”他把握住了天地人三材的运行发展规律,因此招招直指人心,教你洞察他人心理,占据搏弈制高点。就像做游戏,你精通规则,便可步步抢先,有恃无恐。用句熟透的话讲,权谋之术也要符合“科学发展观”,才是攻无不克的权谋,刮起一股战无不胜的头脑风暴。

《鬼谷子》全文十四篇,第十三和第十四据已失传,在这里我们便未做收取,只为大家介绍确已留传的十二篇,既:捭阖、反应、内揵、抵巇、飞钳、忤合、揣、摩、权、谋、决、符言篇,我们针对每篇的侧重点,结合一些心理学的实用知识,总结出鬼谷子的诡计十二章。如前所述,我们从不同的方面,运用翔实的案例和分析,为读者阐述鬼谷子在做人做事方面的思想,尤其是那些让人意想不到的辩诡之策、揣摩心理之术和长赢之道,以供出来混的不同领域的人士参考。

沿着这个思路,翻开本书,我们一起展开畅想,看看时隔两千余年之后,散发着古老气息的鬼谷思想,是如何在今天的生活中展现惊人力量的!

这是一本真正实用的权术教科书!

这是一本敢于说真话的书,一本将千年潜规则一语道破的书!

每一个出来混的人都要读!

序二 老祖宗们用鲜血和脑浆写下来的忠告

人类在地球上玩了几万年,说白了就是一部由贪欲主宰的残酷无情的竞争史、淘汰史!

人与人之间的区别不在于肚子里喝了多少墨水,拿到多高的学历,拥有多牛的职称——最本质的区别就在于是否能够“达人心之理,见变化之眹”。换句话说,是否能洞悉人心所思,顺应事物变化规律。

每个人都有可以利用的弱点,就像孔雀开屏的时候绚丽耀眼,难看的屁股就暴露在众人面前了!

在这个世界上,每个人都有趋利避害的本性!即使是那些经常做高尚善事的人,也具有其“自私”的理由。或许你要搬出雷锋同志来反驳我,但是你知道吗?雷锋同志虽然做好事不留名,却把每件事情清清楚楚地记在日记里了!

重赏之下必有勇夫,无赏之时勇夫也变成逃兵!这就是利的巨大价值!每件事都有利有害,只有当利大过害时,才会有人来替你跑腿!道义的鼓动只是辅助手段,利益的诱惑永远都是第一位的!

一只小鸟正在飞往南方过冬的途中。天气太冷了,小鸟冻僵了,从天上掉下来,跌在一大片农田里。它躺在田里的时候,一只母牛走了过来,而且拉了一泡屎在它身上。冻僵的小鸟躺在牛屎堆里,牛粪真是太温暖了。牛粪让它慢慢缓过劲儿来了!它躺在那儿,又暖和又开心,不久就开始高兴地唱起歌来了。一只路过的猫听到了小鸟的歌声,走过来查个究竟。顺着声音,猫发现了躲在牛粪中的小鸟,非常敏捷地将它刨了出来,并将它给吃了!

有人对此评价说:不是每个在你身上拉屎的都是你的敌人;不是每个把你从屎堆中拉出来的都是你的朋友。

别人想阴你,首要一步就先对你“料其情”,不知道你的底细,不清楚你的真实目的,就没人敢轻易对你下手。你把魔鬼看成天使,将敌人当成朋友,自己把门打开了,就别怪对方心狠手辣,莫怪自己点太背。

你要阴别人,也得先搞清他多轻多重,有什么背景,喜欢什么,讨厌什么,平时做事的风格,以及你的实力是否搞得定他,需不需要联合一些盟友,等等。这些信息若不清楚,对方就是一堵厚厚的城墙,坚不可摧,你无门而入,自然就达不到目的。

凡是生长、安乐、富贵、尊荣、显名、爱好、财利、得意、喜欲这些美好光明的事物,代表着“始”,都可以公开说,放在前面讲。凡是死亡、忧患、贫贱、苦辱、弃损、亡利、失意、有害、刑戮、诛罚这些不吉之事,代表着“终”,应该后说,私下讲,换个方式讲最好。我们如果想让对方做一件事,就可以对他大讲这件事的利处;如果想让对方终止一件事,可以对他大讲这件事的坏处,这是辩论或游说中需要遵循的原则。

对积极进取的人,应该谈论崇高奋进之事;对消极保守的人,应该讲述求全保身的生存之道。

在君子面前你要像个君子,在小人面前你也要体现出小人的一面。君子讨厌小人,而小人最喜欢算计君子!所以对君子可以展现出一种同样正直高远的情怀,甚至畅谈理想,但在小人面前,就要小心再小心,给嘴巴多上几把锁,稍有不慎,就不知哪块地方惹他不高兴,然后找机会阴你!

除了灌醉、催眠和严刑拷打,让人说出真话还有许多温柔的方法。

以对方的利益、欲望、需要为支点,同时运用灵活的钓言之术,这是天底下最佳的说服方式。如果能够做到这一点,我们就可以“说人、说家、说国、说天下”,可以使任何人去做任何事,而且是心甘情愿、高高兴兴地为我们去做!

制造心理共鸣是最好的说服工具。你要让对方觉得,你和他是一体的,是在设身处地为他考虑,和他是一个坑里的战友!你们的追求是一致的,利益是相同的,做事是一体的,无论如何都是呼吸与共的!

这样一来,他就会主动走向你,投怀送抱,替你实现利益;

君臣上下之间,有时距离虽远却很亲近,有的距离近了却很疏远;有的过来投靠却不录用,有的远走了反而去拜求;天天在身边不被信任,只闻其声的却思慕不已。这都是因为内揵,从根本上将人与人结合在一起,构成种种微妙关系。或凭道德结合,或凭朋友结合,或以财利相合,或靠封土结合。臣下若善揣君意,就能取得主动,欲来则来,欲走则走;欲亲则亲,欲疏则疏;想效命就效命,想离开就离开;想得到什么总能如愿,想让君主思念也能做到。

领导的命运往往就是一个团队的命运,也就是下属的命运。跟对了领导,才能得到一个好平台。那些贤臣良禽,若选中的是个好平台坏领导,也许就变成奸臣劣禽了。

战乱之世,莫轻易出来,一定要选择明主。太平之世,做番作为之后,一定要懂得适时而退。如果遇不到明主,则宁愿隐居,也不要出来冒险,这是非常高明的保身之地。

人终归是情感动物,士为知己者死,追求的是一个善待自己的好领导,一个无限发挥的平台,当这一切同时摆在面前时,有谁会舍得拒绝?所以,善用情者,人心所向。

一个真正优秀的团队,应该是不怕缺乏任何一个人的。所以,在管理方面独裁的诸葛亮,死后付出了代价。诸葛一死,蜀国立刻陷入后继乏人的状态,最终亡国。

用人:贪功的人不可用,只会花言巧语,腹中实无一物的人,也要小心警惕,去而远之。被人用:你要拿出真本事,但不要居功自傲,保持谦虚的质量,懂得分寸,适可而止。

官场其实是一场借力游戏。你借我力,我借你力,互惠互利,互相借力。但是切记的是,不会有100%的朋友,依附可以,但不可攀附;做盟友行,却不要做死党。盟友,有利则盟,无利则散,利反则成仇敌;死党,死了还是朋党。人在官场,寻找的应该是盟友,而不是朋党。再亲近的人,也要保持一定的距离,否则死会一起死,不一定什么时候就把你拽进河里!

居住环境决定人的世界观。近墨者黑,近朱者赤。环境可以造就一个人,改变一个人,也可以毁灭一个人。同等智力的两个小孩,一个放在穷困愚昧的山村,另一个放到现代化的都市,去接受最好的教育,跟最好的人一块成长,20年后,他们的差距一定很大。

给炮弹包上一层糖纸,枪尖涂上一层甜油,给人的感觉就圆滑通润了许多,便不会充满使人不爽的“杀气”,同样一句话,当你换用不同的方式表达时,效果一定会有强烈的反差。

你一定要记住,人在明处从来都是危险的,在暗处才安全。暗处可以从容观察,揣摩,还可以选择合适时机,主动出击,收到出奇不意的效果。

人明我暗的形态,是人际诡道的最佳位置,努力使自己居于暗处,不引人注意,其实才是最聪明的做法。有个事实要记住:背后算计你的小人永远不会消失,所以为了对付这样的小人,你也要学会他们的处事之道,以彼之道,还治彼身。

大智若愚,讲的便是一种养晦之术,掩饰住自己真实的野心、权欲、才华、声望、感情。这种甘为愚钝、甘当弱者的低调的做人之术,实则是精于算计的隐蔽,它鼓励我们不求争先、不露真相,让自己明明白白过一生。

能做到这种境界的,堪称“神明”。“神明”就是有福自己享,有本事不张扬,还能给人留下一个极好的印象。

社会上有一种现象,越富的人越装穷,拼命地掩饰自己的财富,而越穷的人则越显摆,生怕全天下的人不知道自己是“有钱人”。之所以广泛存在这种现象,就是因为有本事的人都知道不张扬是有好处的,悄悄做事,谨言慎行,反而更有利,把财富和本事到处炫耀,搞不好却会惹来杀身之祸,最近中国在英留学生频频遭遇抢劫甚至谋财害命的新闻,就是很好的反面教材;而一事无成的人,害怕别人瞧不起,才到处嚷嚷,摆出一副很有能耐的架势。

与智者谈话,就要以渊博为原则,与拙者说话,要以强辩为原则;与善辩的人谈话,要以简要为原则;与高贵的人谈话,要以鼓吹气势为原则;与富人谈话,要以高雅潇洒为原则;与穷人谈话,要以利害为原则;与卑贱者谈话,要以谦恭为原则;与勇敢的人谈话,要以果敢为原则;与上进者谈话,要以锐意进取为原则,这些都是与人谈话的原则。

一个人让最亲近的人背叛,是最失败最痛苦的事。凡是聪明人,做事之前,都会先把后院稳定好,将盟友团结好,并去破坏对方的阵营,挑拔离间,让对方阵脚自乱。鬼谷子说,保密不如结党。一旦结成了利益朋党,互相谁也离不开谁,关系就好处了,但如果在利益方面出了问题,或被人收买,或因分配不公而闹情绪,或因策略问题产生争执,朋党就有变成仇党的可能,此时,便是对手趁虚而入的好时机。

有时前面是一个火坑,但它伪装成了一池温泉水。一个梦想洗个温水澡的人,可能不经思考就会跳进去。有些陷阱,其实我们只要告诉自己再冷静十秒,它一定会现出原形,但超过八成的人不会等到五秒,脚步就会迈出去。

在高明的管理者那里,任何人都能派上用场,只要他的眼睛能看,耳朵能听,脑袋能思考。愚蠢的独裁者只相信自己,他们闭塞信息,专横决断,结果就是独夫一个,孤家寡人!

领导可以不强势,但一定要周密!

人心之理,变化之眹——你是聪明人还是傻瓜

奥若稽古,圣人之在天地间也,为众生之先。观阴阳之开阖以名命物,知存亡之门户,筹策万类之终始,达人心之理,见变化之眹焉,而守司其门户。

从古至今,圣人总是众人的先导。他们通过阴阳的变化来判断事物,了解其生死的途径,发生和结束的过程,并且洞察人心,揭示世间万物变化的征兆,从而把握其中的变化规律。

世界上有四种人:圣人、聪明人、一般人和蠢人。

这四种人最根本的区别在哪里呢?都是两个肩膀扛着一个脑袋,为什么人一生的差距竟会如此之大?其中究竟藏有什么奥秘?

事实上,人与人之间的区别不在于肚子里喝了多少墨水,拿到多高的学历,拥有多牛的职称——最本质的区别就在于是否能够“达人心之理,见变化之眹”。换句话说,是否能洞悉人心所思,是否能顺应事物变化规律,这才是决定你人生境界的最核心条件。这两点决定了你是聪明人还是一个不谙世事的傻蛋!

所以,鬼谷子开篇就对我们讲,你想成为圣人吗?那就先掌握规律,再去做事;先看到全局,再考虑局部;先搞清为什么,再去想怎么做。一言以蔽之,就是洞察人性本质,顺应时代发展潮流,这样才能掌控天下兴亡之道。

圣人之所以稀少,是因为做到这一点很不容易。

蠢人之所以成群,正因大多目光短浅,习惯于只盯一时得失。

我曾认真翻阅《二十四史》,纵观几千年人类历史,发现那些能干大事的大人物无不是识大势,知进退,分轻重。何时该做何事,应该遵循哪些原则,他们心中都有数,这样的人物胸有韬略、眼光高远,因此行事不慌,最终一举成功。

鬼谷子对我们强调,无论何事,顺势而为、顺从规律都最重要,因为这是“阴阳之开阖,存亡之门户”。顺势,如同顺水行舟,以最小成本取得最大回报。反之若逆势,就像逆水划船,顶风作案,纵然万般努力,效果也要大打折扣。落个满身老伤不说,还可能一无所获。

中国人很讲究“势”,但到底什么是势,许多人却很模糊。在鬼谷子看来,“势”是规律,也是趋势。春天播种,秋天收获;男大娶妻,女大嫁人;生老病死,物极必反……这是自然的“势”,我们要遵守,违逆即遭惩罚。天下合久必分,分久必合;世人熙熙攘攘,皆为利往;建功立业讲究一个天时地利人和……这又是人事的“势”,我们要利用和创造,然后事半功倍,成就功业。

把握这个“势”,一是要“达人心”,看透人心;二是要“见变化”,洞察规律。人心,规律,这是鬼谷思想的两大要素,也是他留给中国人的两件致命兵器:

中国人最会看人心,也最重视人心。

中国人最讲规律,也最喜欢总结规律。

诸葛孔明文韬武略,为刘备建立蜀汉立下了不世奇功,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牛人。《三国演义》中,刘备三顾茅庐才请到他出山,成就一段佳话,许多文人墨客对此不吝赞美之辞。

但我要问:他的选择是最正确的吗?

恐怕未必!孔明隐居南阳那么多年,当然不是因为热爱田园生活。天下大乱,诸侯并起,作为一个胸有万策之人,他怎甘心隐居田园?找个地方躲起来,无非是观察天下大势,为自己挑选一位好东家。

最后他选择了刘备而不是曹操或孙权,道德立场上或许是对的,从时势上看却非常错误。他虽然顺了道义之名,却违逆了天下大势。因为汉室气数已尽,正统也不过是顶腐烂的帽子。恢复汉室?听起来很美,可行性却几乎没有。所以孔明找的这位东家,充其量只能占块地盘,做个割据皇帝。

谁是当时“时势”的拥有者呢?答案只有一个:曹魏。地理上,曹操雄踞北方,拥有最广阔的土地和最丰富的资源;人才上,拥有最多的人口和军队,最多的谋士和将领;从军事角度,他还占据有利地形,以北望南,攻守自如。

历史的结果我们都看到了,诸葛亮出于“仁义道德”,投靠刘备倾尽一生才华,鞠躬尽瘁,把自己活活累死,也只是帮蜀汉维持了几十年光景。

所以,出来混的人一定要明白这个道理——逆势而为,即便你是千年一遇的天才,又能怎样?诸葛孔明就是例子。

相比之下,司马懿家族就很聪明,他不但顺势投靠曹魏,还玩了一招借壳生蛋。利用曹魏政权的强势,慢慢积攒自己的实力,最后取而代之,登上了皇帝宝座。而最后统一全国终结三国混战,又顺应了老百姓厌恶战争、渴望和平的普遍愿望,这个便宜真是赚大了!

鬼谷子通篇都展现了一种“纵横捭阖”的权谋之道,而它的思想基础就是我们开篇所讲的顺天应人,认清形势。利用大势所产生的巨大力量,推动着我们去做事,就会省力省心,名利双收。这里所体现的,既有对形势的判断,还有对人心的揣摩,对各种事物之间关系的分析,以及得出正确判断的选择能力。

为什么要洞察人心?

因为人心隔肚皮,人心充满贪欲,有着各种各样的欲望,这是人性的本质。人类文明在地球上玩了几千年,说白了就是一部由贪欲主宰的残酷无情的竞争史、淘汰史。现代社会尤其如此,为名利奔波追逐,为钱财头破血流,为权欲你死我活。你不懂点鬼谷心理学,还觉得每个人都是小白兔,能活得下去么?

你不懂得人心是什么样的,与人打交道就容易被骗,被别人当成傻瓜,成为他人的垫脚石,牺牲品。知道人心是黑的,你对人就会多份小心,不容易受骗。

为什么要把握规律?

不明白做事规律,不清楚一些基本常识,干什么都会是一笔糊涂账,南辕北辙,总是碰壁。就像你能明白做领导的最在意的永远是他自己的地位,而不是提携新人,你就能在他突然对你大加扶植时保持警惕,防止被利用。反之你肯定很惨!

在商业领域,商人都要根据市场需求去开发和销售产品。需求带动发展,这是商场的“顺天应人”。你看到某些产品销售火爆就急忙跟风生产,结果不一定赚钱,很可能赔个底朝天!因为大家都跟风,就会造成市场饱和。有些商品无人问津,你就弃如灰尘,于是你可能瞬间便错过最佳商机!因为市场的需求正在培育。只有具备全局眼光,明白市场规律,才能发现这些危险或利好的信号!

春秋时的宋国有个姓乐的投机商,做生意的眼光特别好,什么赚钱他就干什么。有一天他突然找了很多工匠,急命他们在两天之内做出五千把雨伞。工匠们心想这人脑袋是不是坏掉了,要么就是钱多烧的——不然,怎么会这么傻?

“老板,天这么旱,太阳毒得烤死人,半年多没下雨了,田地干裂得寸草不生,人们满大街找水喝,你竟然让我们赶做雨伞?哈哈!”

乐老板说:“这些你们都别管,拿了我的钱,尽管干活就是了。”

工匠按时完工,当雨伞送到他的商铺时,当天夜里城中突降暴雨,一直下了半个多月,堪称“水灌都城”。众人准备不及,纷纷购伞,这些伞顿时成了抢手货,一销而空。他坐地起价,一把伞比平时贵了两倍,城内其他商家嫉妒又眼红,气得干瞪眼。

这时大家才明白,久旱必有甘霖,乐老板根据几年来天气的变化,判断出了今年大概的降雨时间,然后及早准备,赚了一笔。

如果你比他还有头脑,你不找钱,钱来找你!

作为企业,“顺势与借势”更重要。如果能顺应时代发展的需要,找到一条长盛不衰的赢利管道,并有一个卓越的领袖带领,就很容易迅速成长。反之,不是被淘汰,就是夹缝中求生存,半死不活而已。

我们都知道比尔•盖茨很有钱,但比尔•盖茨成功的关键是什么?

优秀的管理?竞争对手的无能?都不是!

最根本的原因是: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刚发明不久,他就创造了微软。

就这么简单的道理!最需要的时候他恰巧走在了那里,然后把机会抓住了!

在当时还是文本界面的操作系统时,比尔•盖茨就推出了第一款图形界面的windows,顺应了市场需要的大势,而且是抢先占领。当他迈出第一步并且做得相当出色以后,任何一个后来者都很难击败他。

可以说,“见变化之眹”,比尔•盖茨做得不错。他成功的根本原因就在于对市场大势的正确判断,而不是管理及资金运转等细节上。

你呢?作为一个出来混的人,你如何看待和具备这些本领?从现在起,你不光要选一个好行业,还要找一家好公司;要跟对一个好领导,交一群好朋友,你要比他们更具有全局眼光,更擅于借势和造势。

如果你做到了“达人心,识变化”,你不成功都难!!

随其嗜欲,以见其志——再牛的人也有弱点

夫贤、不肖;智、愚;勇、怯,有差。乃可捭,乃可阖,乃可进,乃可退,乃可贱,乃可贵;无为以牧之。审定有无,与其虚实,随其嗜欲以见其志意。微排其言而捭反之,以求其实,贵得其指。阖而捭之,以求其利。

人有贤良、不肖、聪明、愚蠢、勇敢、怯懦、仁或义的区别。对待不同的人,我们就要采取不同的办法。或包容或冷拒,或提升或打压,或轻视或敬重,根据他们自身的特点进行驾驭。看他有什么,缺什么,探察其虚实,分析他的嗜好和欲望,摸清他的志向和需求。适当试探排贬对方的言论,捭开其中的矛盾,诘之以察实情。通过这种捭阖之道,掌控对方的内心,达到我们的目的。

每个人都有弱点,即使那些牛人也不例外!

他们之所以看上去很牛,这是因为他们善于隐藏自己!

事实上,每个人都有可以利用的弱点,就像孔雀开屏的时候,难看的屁股就暴露在众人面前了!所以鬼谷子认为,你只要看清对方的弱点,就可以根据这一弱点制定切实有效的策略,从而玩弄对方于股掌之上,顺利达到我们的目的。

春秋末年,齐国兴兵伐鲁。鲁弱齐强,形势危急,子贡跑到齐国游说,见到田常。他知道野心家田常正蓄谋夺位,欲借这场战争铲除异己,于是就说:“忧在外者攻其弱,忧在内者攻其强。”他劝田常如果不要攻打弱小的鲁国,而是应该转而攻打强大的吴国,这样才能制造更大的声势,达到自己不可告人的目的。

田常觉得很有道理,但齐国已经做好了攻鲁的准备,实在找不到借口转而攻吴。子贡笑说:“我可以前往吴国,说服吴王夫差救鲁攻齐,这样您就有借口跟吴国开战了!”田常痛快地答应了。

子贡到了吴国,对夫差说:“大王,如果齐国攻下鲁国,势力增强,一定过来攻打吴国,到时您可就麻烦了。先下手为强,后下手遭殃,您不如现在联鲁攻齐,借此机会,吴国就能成就一番霸业。”夫差心想这是个好办法,但他担心老对头越国趁机背后下刀子,所以有些犹豫。子贡说:“这事您就交给我吧。”

他又赶到越国,说服越王随吴伐齐,解除了夫差的后顾之忧。他又想,吴国胜齐之后,一定会要挟鲁国,鲁国还是会有麻烦。于是他又悄悄来到晋国,向晋定公讲明利害关系,劝他赶紧备战,以防吴国进犯。晋定公本来不相信,但听子贡一讲,惊了一身冷汗,心想是啊,我怎么没考虑到呢,吴国若胜,国力大涨,夫差又是个有野心的君主,到时说不定就会来攻打晋国,便下令进入战时状态,准备打仗。

后来,齐国动兵,夫差果然率十万大军攻齐救鲁,越鲁两国也派兵参战,齐国大败,只得求和。夫差借胜利之势,移兵攻晋,被早有防范的晋国打退。鲁国不但得救,前来救鲁的这些国家,也没能从鲁国得到什么便宜。

子贡在这个游说的过程中,充分抓住了各国不同的需求和心理,利用他们之间的矛盾,区别对待,讲不同的利害关系,巧妙周旋,实现了自己的预先目的,解除了鲁国面临的亡国之危,显示他高超的纵横捭阖之术。

做国与国之间的说客,需要因国而宜;在人与人之间周旋捭阖,亦需因人制宜。鬼谷子告诉我们,人有贤,有不肖,有智,有愚,还有勇和怯的区分,根据这些特点,在不同的场景中,我们就能找到对方的优势和弱点,见缝插针,实现利益最大化。

美国有家公司,接待到访的中国客户,为了让这帮有钱的中国人下定单,美国人绞尽脑汁,在接待上下足了大功夫。清一色的劳斯莱斯接送,住豪华大酒店,吃最高级的西餐,到公司总部参观时,在门外大道上鸣放礼炮,给足排场。在谈判桌上,上到总裁,下至谈判代表和服务人员,低声下气,委曲求全。

这些来自国企的中国客户,虚荣心得到了极大的满足,结果对美方提交的数据资料未做详细考察,当场签订了几亿美元的订单。后来他们才发现,自己定购的这些产品,其实国内早就有卖了,不但质量不差,价格还便宜一大半。

我们中国人有个说法叫“打人不打脸”,脸面是中国人的普遍弱点,“好面子”就是容易被抓住的软肋。不但打人不能打脸,做生意和谈判也很在意脸面,尤其某些官派十足的领导,个人的虚荣心永远比国家或公司的实际利益重要。美方看透了这些来自中国国营企业的领导,抓住这个弱点大做文章,给足面子,捞得了巨大的实惠,实在值得中方一些人好好反思。

常见有些人不停地感慨:客户你的心思好难猜,我怎么做你才能把门打开?

他们却不知道,不是所有的客户都喜欢产品独一无二,不是所有的客户都喜欢产品物超所值,不是所有的客户都喜欢产品实用、价钱合理。客户的心理需求,不一定会以产品和价格为基础,因为客户的身份和背景有区别,他们的要求也一定会有差异。

销售员推销产品,事先要分析判断客户的类型。不同的人,应对策略是不一样的,量身打造营销策略,才能卖出产品,这已是销售界的共识,这里所应用的,便是鬼谷子此节所讲到的“因人制宜”的捭阖之术。

客户出手大方,花多少钱并不在乎,但却是个要面子的人。你就要给足他的面子,在他面前多奉迎赞美,突显他的实力、身份和地位。

客户向来抠门,一分钱恨不得掰成两半花,非常务实。你要推销产品,就必须多在技术层面下功夫,放大产品的优点,让他看到产品的实用性和购买该产品的必要性。

鬼谷子的游说辩论之术,一个很重要的原则就是“看人下菜单”,这个原则遍布《鬼谷子》的全文,体现在每一章的策略之中。对不同的人,使不同的招数,根据对方的实际需求,制定合理的游说策略,成功率才最高。作为一种高明的谈判和营销策略,鬼谷子的这个智慧早已在全世界的营销行业普及开来!

有一位小饭店老板,店里来了一位拉板车的力夫,要了一大碗烩面,老板给他做了满满一大碗,面条多的鼓了起来,吃完饭力夫付钱走人。

过一会,又来一位精瘦的生意人,精明干练,老板给他端上来不到一碗烩面,量不大但料多味美,生意人满意地吃完走人了。

有人问:“同样的价钱,怎么端上来的是不同的面?”

老板笑眯眯的说:“拉板车的力夫饭量大,量足吃饱最重要,生意人心思精细则最关心的味道鲜美,量多也吃不完。”

我们跟朋友打交道,与同事、上司或下属在工作中合作,想打动对方的心,真正说服对方,使事情达到你的期望,也要“看人上菜”。先看对方是什么样的人,有什么样的性格,然后再采取不同的沟通方法,这样才能得偿所愿!

对管理者来说,下属有的需要金钱,有的需要归属感,有的希望得到认可和赞赏,而有的则是追求自我价值的实现,需要一个优秀的发展平台。不同人有不同的需求,同一个人也许有很多种需求。如果总是用同一种方法笼统对待,就总会有一些人对你不满。

我们跟领导相处,有的领导脾气暴躁,雷厉风行,在他面前做事就得又快又好,体现出速度和效率,嘴皮子功夫是次要的;有的领导温吞水,不急不忙,喜欢按部就班,你就得讲究做事的程序和每一个步骤的完美,不能让他挑出毛病;有的领导不怎么插手具体工作,重视下属的汇报和解释,你就要锻炼一副上好牙口,说话要有说服力,使他放手信任你。

不过,这并非让我们依照人的三六九等去阿谀奉承别人,而是秉承“随其嗜欲以见其志”的思路,多大的脚穿多大的鞋子,抓住对方的弱点进行“攻击”,无论是游说、公关还是做事,就会没攻不下的堡垒!

开而示之,阖而闭之——嘴巴一开一闭,决定了你的吉凶祸福

或开而示之,或阖而闭之。开而示之者,同其情也。阖而闭之者,异其诚也。可与不可,明审其计谋,以原其同异。离合有守,先从其志。

我们在具体行动中有两种选择:或敞开内心直言,或选择沉默。双方情感、利益一致,可直言,否则最好沉默,保留余地。在做的过程中,可与不可,都要看自己是否察清了对方的底线、计谋和真正的需求,了解双方的同与不同。不管选择哪一种,我们都必须有主见有原则,难于决断时,不妨先沉默。

每个出来混的人,都要懂得何时开口,何时沉默。

你一定要记住,嘴巴一开一闭之间,就决定了你的吉凶祸福!

鬼谷子在这里告诉我们,出来混的人必须管好自己的嘴巴,历史上很多才华横溢的人,都栽在这上面,从而鲜血横溅、脑浆涂地。所以,说话要谨慎。当你难于决断之际,宁可沉默不语,也不要乱说话!

说话是捭阖的基本方法,是一个人办事能力的最直接体现!但是,我们一定要明白一点,即喜欢说话并不等于会说话。平时叫得凶的事到临头往往最虚弱;说起话来滔滔不绝的,可能只是个流于空谈的笨蛋!如果考虑不周便急于表达,那么一定会言多必失!而如果该果断表达时你却还在沉默,也一定会错失良机,被人轻视!

所以,直言和沉默都是必不可少的智慧,“开而示之,阖而闭之。”它们的作用不同,“同其情”时,我们可直言,“开而示之。”“异其诚”时,该闭嘴时就要闭嘴,以便让自己呆在安全地带,不与对方利益发生冲突。

刘邦死后,吕后独揽大权,想立吕姓的人为王,问王陵是否可以。王陵昂着脖子说:“当然不行,高祖与我们杀马盟誓,非刘姓不得为王,您怎么忘了?”

吕后很生气,又问陈平。陈平说:“如今是太后您执掌朝政,这些事您可以自决,不需要问我们。”

于是,王陵被贬,倒了大霉,吕后封了很多吕氏家族的人做王。事后王陵气愤地去找陈平算账:“当年杀马盟誓时,你陈平也在场的,还信誓旦旦要守护与高祖的誓约,如今却违背誓言,你这不是拍马屁谋取高位吗?操你奶奶,你真是个卑鄙小人!”

陈平也不生气,嘿嘿笑道:“您说得对,但是触犯太后惹她生气,我不如你,我也很佩服你,可是将来辅汉安刘,收拾残局,你就不如我了。”

果不其然,吕后一死,天下大乱,诸吕谋反,正是陈平和周勃等人适机而出,铲除诸吕,拥立汉文帝即位,保全了刘姓的汉室江山。

两个人的处事态度截然而同,王陵敢于说话,直言上谏,一身硬骨,值得敬佩,但他开口不分时机,不但于事无补,还让自己受到损失,差点丢了脑袋。陈平则冷静审察,看清事态,知道当时多说无益,再反对也无法改变吕后的主意,于是就妥协沉默,顺应事态,保存实力,等将来事有变化,果断出击,最终还是实现了杀马盟誓的承诺。

《墨子》中记载了一则故事,子禽去问墨子:“多说话有好处吗?”墨子说:“青蛙、蛤蟆和苍蝇天天在叫,时时在叫,口干舌累,却没人去注意它们。公鸡一天到晚不吭一声,但黎明时打鸣,一叫即能惊动天下。所以,多说话有什么用呢?只有在恰当的时机说话才有用。”

话不在多,切中要害才最关键!时机不对,话越多越让人讨厌。只有在恰当时机讲恰当的话,才是鬼谷子教我们追求的处世境界。

明朝有一次著名的“大礼仪”之争,嘉靖皇帝登基以后,为把自己的亲生父母冠以皇帝与皇后的名号,与大臣展开了一场激烈斗争。为了捍卫祖宗定下规矩,许多大臣争先恐后直言死谏,几百人跪在皇宫门口慷慨激昴,结果又怎么样?被锦衣卫的板子打得皮开肉绽,也没争过皇帝。

这段史实反映出的就是有两个道理,其一,话不投机半句多,与皇帝的根本利益不一致,你说再多也无用,说多了只能找打,甚至找死,明知改变不了结果,还不如闭嘴;其二,争与不争,直言或沉默,还要看是什么事,若是关乎国家命运、百姓祸福,即便牺牲生命去直言不讳,死了也让人尊敬!若为一件无关小事,为一个本身便被证明迂腐不堪的旧制,却拿出百分之二百的斗志,即便争过了皇帝,也只是徒劳无功的内耗而已。

事实上,明朝之亡,过多这种虚华不实的内耗,也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那些不怕死的言官们,每天都为一些鸡飞狗跳的内耗之事去争去斗,整天都在“开而示之”,嘴皮子很厉害,不知告死了多少前线打仗的大将,比如袁崇焕。岂不知,如果他们能适时“阖而闭之”,对自己不懂或不该干涉的事情学会闭紧嘴巴,明朝还不会亡得这么快!

某公司举办了一次慈善晚宴,各界名流齐聚。公司女经理穿了一件特别招惹眼球的晚礼服,成了当场的交际明星,许多客户围着她转。

小王跟她打完招呼,发现她这件晚礼服后面拉链不知什么时候开了,腰部以下的敏感部位有所暴露。他刚要提醒,看看周围全是人,想了想,闭上嘴巴走了。

小齐路过这里,也看到了,他急忙过来拍了她的肩一下,轻声说:“经理,您的衣服拉链开了。”

声音虽小,却仍有不少人注意,众人的目光顿时聚焦在女经理的后腰部位。女经理回过头,怒目圆睁,狠狠地瞪了小齐一眼,忿忿地进了洗手间。

类似的情况我们经常会遇到,闭嘴走开者平安无事,好言提醒却得到了“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结果,其中体现出的就是开口时机的问题。鬼谷子说“同其情”才可“开而示之”,其实从这个角度讲,有时即便“同其情”,不考虑场合和时机就开口,会带来相反的效果。

所以,直言也好,沉默也罢,都要分清时机和场合。一个说话不多的人,未必没有大智慧;一个口才很棒的人,说不定在人生中处处栽跟头!

这个世界上,能说会道的人很多,夸夸其谈、洋洋洒洒,口才着实是好,但能说到点子上,懂得“可与不可”这个道理的人,又有多少呢?该闭嘴时还在饶舌,该勇于表达时却忘了台词,很多人经常做这样的蠢事。时机不明乱讲话,良机到了偏偏闷葫芦,都是我们做人做事的障碍!

捭之贵周,阖之贵密——强者和智者才能吃香喝辣

捭之贵周,阖之贵密。周密之贵微,而与道相追。捭之者,料其情也。阖之者,结其诚也,皆见其权衡轻重,乃为之度数,圣人因而为之虑。其不中权衡度数,圣人因而自为之虑。

要查清对方虚实,打开对方门户,重要的是考虑周详;要守护自己的门户,重要的是处事缜密。而要达到周密,则需我们做得微妙,重视细节,按实际情况和规律做事。打开对方门户,为的是查清实情。应承对方,打开门户,是为了展示结交的诚意。这些都是为了我们彻底摸清对方的底细服务,探测其在各方面的表现。如果能够按照这个道理做人做事,就能据此做出正确的分析,如果不能,则只能另行谋划。

人生就是一场战争,不是你死,就是我活!

在这场生存游戏中,只有强者和智者才能吃香喝辣!

你要做赢家吗?那就应该擅于为对手精心布置大网,使其防不胜防。“同其情”可结为盟友,“异其诚”要坚决搬开拦路石。无论进攻和防守,不管察其内心还是展示自己的诚意,都要谋划清晰,坚决果断!

而输家,往往只会闷头直闯,以为抱着理想、怀揣勇气就能成就一番事业,觉得有了一份计划书就能搞定一切!岂不知路上遍布陷阱,棋差一招,就会步步受挫,事事撞墙,落入别人挖好的捕兽坑,成为他人的案上鱼肉,盘中美餐!

许多人崇拜力拔山兮气盖世的项羽,但我提倡做人不学楚霸王,要做就做刘邦!项羽堪称几千年来罕见的勇夫,英勇善战,力大盖世,是亡秦第一人,但在楚汉争霸中,他却败给了手无缚鸡之力的刘邦。

一个鸿门宴,彻底暴露了项羽的所有弱点,空有勇力,却脑大无物,充满妇人之仁。本可以借机一举铲除刘邦,在刘邦谋士的精心谋划和本方内奸的策应之下,还是让他从容逃脱,并最终反败为胜,将项羽逼死在乌江边。

项羽输在本该下手斩草除根之际,却忽然大发善心想给刘邦一条活路。要知道两人的根本利益是全面冲突的,百分百的“异其诚”,不是你死就是我活!刘邦对此很清楚,每一步每一招都在给项羽挖坑,项羽却对此认识不清,且谋划不周。

《鬼谷子》在这里告诉我们,一个人只有胆子大是不行的,空有胆大就是鲁莽无脑!除了勇气和激情,我们还要有很深的城府,无论是开而示之,还是阖而闭之,最重要的便是考虑周详,策划缜密。

巨人老板史玉柱发家之初,豪气冲天,不顾手下的劝说和专业人士的建议,将全部资金都投进了巨人大厦的建设,结果成了今天中国最大的一座烂尾楼。巨人集团因此破产,买了楼花的人纷纷上门逼债,下属离心,员工跳槽,史玉柱陷入空前的困境,从此走上了筹钱还债的道路,直到几年以后,才重新翻身。

如今的史玉柱,已经变得十分理性,明白了细致谋划、理性判断的重要性。差之毫厘,谬以千里。即便有一个环节的可行性考虑不到位,再美妙的设想到最后也可能只是水中月亮,一刺就破的大泡沫。

做事贵在考虑周详,贵在心思缜密。道理很简单,明白的人却不多,即便贵如帝王,有时也会在这方面犯下致命错误,成就敌手的伟业。朱元璋的孙子建文帝,鉴于叔叔朱棣势力太大,威胁君权,便想削藩。设想是好的,行事却缺乏谋划,做事缺乏狠劲,对他这个叔叔的秉性本事缺乏足够的了解,也对双方根本利益的不同缺乏清醒的认识!

削藩的消息传到燕京,朱棣玩了一招假病之计,在家装疯,以麻痹皇帝。建文帝派人前去察看,时值酷夏,使者发现朱棣正抱着炉子取暖,还不停地喊冷,全身发抖,活脱脱一个街头疯子。回报南京,建文帝一下信以为真,放松了对朱棣的警惕,给了燕王充裕准备的时间。最后,一场南北大战,燕王朱棣成了获胜者,登上了帝位。

如果建文帝对燕王的能耐多些了解,势必就不会轻信他的装疯之举。当时只要下一道圣旨,接他来南京治病,就可试探出他是真疯还是假疯。若来南京,借机扣之;若不来,也可抓住他欺君抗旨的罪名,占据道义制高点。可惜的是,建文帝对燕王与自己的根本矛盾意识不清,和楚霸王性格中的弱点是相同的,没有顺藤摸瓜,利用这些稍纵即逝的机会。放了死对头一条生路,顿时使得强弱形势瞬间发生了转化,等对方磨快了刀,备好了兵,战事一起,再想扭转,已经为时过晚。

“捭之者,料其情也。阖之者,结其诚也。”这段话又如何理解?人与人的交流碰撞,无非是两扇门户。推开对方的门,看清他有多大本事,有什么目的;打开自己的门,让对方进来时,只有一个原因:展示自己的诚意。这要建立在双方利益追求一致时,否则无异于在自己身上绑上一枚炸弹。

打开对方的门户,你要设计周详,寻找任何一丝破绽;守护自己的门户,你要心思缜密,不给对方留下任何漏洞!

所以,人情世故,无非是一来一往,纵横捭阖,都在这一攻一守之中,守得住自己,攻得下别人,你就是人际场上的王者;攻不下又守不住,你就总是被人利用的棋子!

别人想阴你,首要一步就先对你“料其情”,不知道你的底细,不清楚你的真实目的,就没人敢轻易对你下手。你看错了人,把魔鬼看成天使,将敌人当成朋友,自己把门打开了,就别怪对方心狠手辣,也莫怪自己点太背。

你要阴别人,也得先搞清他多轻多重,有什么背景,喜欢什么,讨厌什么,平时做事的风格,他的弱点与优点,以及你的实力是否搞得定他,需不需要联合一些盟友,等等。这些信息若不清楚,对方就是一堵厚厚的城墙,坚不可摧,你无门而入,自然就达不到目的。

要做到这两点,在全盘谋略的基础上,“贵周与贵微”就非常重要。不但要对一件事情的本质做出判断,还要对它所有的细节都考虑到位,知己知彼,做到有备无患,并注意每个微小的调整,时刻纠正自己的计划,你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阖而取之,阖而去之——趋利避害是人的天性,就像天冷要穿衣一样

故捭者,或捭而出之,或捭而纳之。阖者,或阖而取之,或阖而去之。

打开门户,或让自己出去,或让对方进来。关闭门户,或是自我约束,或使人离开。捭阖的目的是什么?就是趋利避害,让利进来,让害离开,每个人都是这样的。

在这个世界上,每个人都有趋利避害的本性!即使是那些经常做高尚善事的人,也具有其“自私”的理由。或许你要搬出雷锋同志来反驳我,但是你知道吗?雷锋同志虽然做好事不留名,却把每件事情清清楚楚地记在日记里了!

股市上涨,人皆涌入;股市崩盘,人皆奔逃。利和害的区分就是如此鲜明。利在何处,人就往哪儿挤;看见了害,人都会本能地远离。所以操纵股市的人,手段再怎么变化,目的都只有一个,逢低买入,然后抬高股价,吸引资金进入,再逢高卖出,赚取巨额差价。人皆奔利而去,见害而逃。战场上,在十两银子与二十两金子面前,敢死队所迸发的勇气也一定有很大差别!

重赏之下必有勇夫,无赏之时勇夫也变成逃兵!这就是利的巨大价值!每件事都有利有害,只有当利大过害时,才会有人来替你跑腿!道义的鼓动只是辅助手段,利益的诱惑永远都是第一位的!

鬼谷子的捭阖之术所依据的基本原则,便是利用人趋利避害的天性。何谓捭阖?见利“阖而取之”,见害“捭而出之”!

你是一个自私的人吗?如果你否认,那么你就变成一个虚伪的人了!

人是趋利避害的高级动物,这点不需怀疑!每个人都希望将于我有利者关于内,将于我有害者关于外。抓住了人万世不变的这一点,你就能在世间纵横捭阖,无所不为!

作为我们自己来说,平时也要趋利避害,看见了潜在的害,表面的利再大也不能要;如果有长远的利,即便暂时有害,也不可轻易地放弃!

圣人常能看到千年的利与害,所以两千年来只有一个孔子,他倡德以避利害之争;也只有一个鬼谷子,他主张积极进取,不回避人趋利避害的本性。

聪明人能看到百年,所以“五百年王者出”,以利取人,以害退人,聚天下之才,成就霸业。

一般人能看到十年,而蠢才利害不分,因此世间多投机取巧之辈,庸碌无能之人。即便名商巨贾,也不过是十几年风云,后浪挤前浪,一波波死在沙滩上。这便是短利与长利的截然不同,人与人的优劣差别所在。所以对利与害的“捭而出之,阖而取之,”看似简单朴实,做起来却需有一双火眼金睛,一颗慎思善谋之心!

有一个日本游客,到湖南湘西某地旅游,临行前因为嫌去银行兑换外币太麻烦,就把手中的几十元人民币从车上扔下来,引得中学生蜂拥而上,一会就将钱拾光了。这一幕恰巧被人用相机拍下来,并将新闻上传到网上,许多人看到后愤怒不己,谴责孩子们不爱国,没有人格。

其实,如果从鬼谷子的思想角度来看,我们就会发现将这件事上升到民族高度根本没有必要。有问题的不是中学生,而是某些看客的心理,他们接受不了人性本是趋利避害的现实,一厢情愿地希望所有的人都按照自己设想的那样抛利取义,高尚无私。但是换到这些人面对这种选择时,我相信他们中的大多数也一定抛开所谓的面子和道德,对掉在地上的金钱伸出贪婪的双手!

几年前,英国也曾发生这种事。在一条高速路上,一辆运钞车出了车祸,几百万英镑飘散的到处都是,路过的人不但不报警,不帮忙,而且饿狼一样扑上去,很快将钱抢光。在国家法律面前,利益的吸引力都是如此之大,面对不费吹灰之力就可得来的财,没有谁还顾及法律和道德?

在著名的华尔街,一位破产倒闭的银行家将口袋里所有的钱都撒在广场上,然后落魄地站在一边望着。旁边的路人奔挤而上,很快就拾光了,一文不剩,你能说这些外国人也没有国格吗?

当然不能!趋利避害是人类的天性,就像饿了吃饭、困了睡觉、天冷穿衣、感冒吃药一样,是人之所以为人的重要原因。一个人如果他不具有趋利避害的本性,他将是一个十分恐怖的人,不是大忠则为大奸,在高尚无私的背后,可能隐藏着不可告人的龌龊目的。

有一位出了名的清廉市长,曾在电视讲话中宣誓——誓死捍卫廉政,绝不收受一分钱!就在他发表这番宣言的两年后,即被检察机关双轨,罪名是收受房产商的巨额贿赂!曾经信誓旦旦的清官,为何转眼间就成了阶下囚?当初“高尚无私”的官员,竟也是只披着狼皮的羊而已!

在法庭上,他无奈地说:“当对方请我泡桑拿洗温泉时,我没动心;给我10万元的消费卡时,我也没动心;但当那个人塞给我一张存入2000万元人民币的银行卡时,我犹豫了,那是一笔天文数字,足够我和家人过上天堂般的生活。”

看,这就是利益的诱惑!当它足够大时,足以摧毁一个人曾经最坚贞的信仰!让他把潜在的害抛到脑后,不顾一切地奔向眼前的“利”而去,即使锒铛入狱也在所不惜!所以,一个贪官的形成,总是遵循这样的轨迹。他们犯罪的过程有很多种,但堕落的路线都如出一辙,在金钱面前,趋利的本性战胜了对害的恐惧!

俗话说“夫妻本是同林鸟,大难来头各自飞”,一对感情很好的夫妻,平时甜言蜜语,恩爱无比,可当灾难来临时,比如有一方突患重症,无钱医治,另一方很可能突然变心,远走高飞。就像有句经典台词所言:“我们时刻都要清醒的认识到,再伟大的爱情,都会臣服于我们人类的天性,那就是趋利避害。”

生活中许多关系不错的朋友,可以一块肉山酒海,吃喝玩乐,但当你遇到大麻烦,开口向他借钱或寻求帮助时,可能就立马冷眼相对,距离顿时拉开,温度骤然下降,似如从未谋面的陌生人,使你当头一盆凉水。

你有钱有势时,所有人都围着你转,巴结奉承你,八杆子打不着的亲戚提着东西上门,你走到哪儿都是座上宾。但当你一朝落寞,立刻门前冷落雁不归,似乎一夜间你的这些亲朋好友全消失了,连路边的狗都不睬你。使人不禁感叹人情冷暖,世态炎凉!

有句谚语叫:“没有背叛是因为诱惑不够。”这正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本质,能够共患难的毕竟是少数,大多数人都是见害远遁,生怕把自己牵累了。当利的诱惑足够大时,再铁的哥们也会背后给你一刀。所以,你不要以为某某跟你是最贴心的死党,对他就不用防备。凡是这么想的人,生活中注定会有被朋友出卖的经历!

在鬼谷子看来,我们不但自己要趋利避害,懂得该让什么进门,该把什么关在门外,而且这还是我们可以利用的别人的弱点。每个人都是趋利避害的,很少有人能逃脱这个规律,所以在做事或交际时,我们就能充分把握这个特点,投其所好,示之以利,显之以害,从而达到自己的目的!

变动阴阳,四时开闭——识时务者为俊杰,不通时务是笨驴

捭阖者,天地之道。捭阖者,以变动阴阳,四时开闭,以化万物;纵横、反出,反复、反忤,必由此矣。

捭阖是对世间万物发展的规律的利用,是我们达成目标的根本手法。捭阖使阴阳对立变化,四季交替,促使万物变化。世间事物的纵横、反出、反复和反忤等现象,都是可以通过捭阖来实现的。

我们都知道“执竿入城”的故事:

一个人扛着长杆子进城,城门太窄,杆子太长,他横执在手,是不可能进去的。这人急得满头大汗,半天下来也没能进城。有个老头建议他:“喂,为什么不用锯子将长竿从中截断后进入城门呢?”这人于是就将长竿截断抱着进城了。如此僵化的思维模式,引来众人嘲笑,从此成为千古的笑料。

常言道:“识时务者为俊杰。”这与鬼谷子“变动阴阳,四时开闭”的道理异曲同工。时务就是变化的时机。遇事不通,被迫改变,你就晚了一步;预料在前,主动求变才能长赢!如果只懂得因循守旧,钻进死胡同出不来,事情肯定做不成,做人恐怕也是笨驴一头!

对于“变”的智慧,中国人是理解最深的,我们做事往往有很多备选的方案,这套不行,另一套立马跟上;这条路走不通,没关系,我再找条路!所以外国人总是说中国人狡猾,心眼多,就是针对这一点,中国人变化太快,有时变得连自己都认不出,何况外国人?

没有什么是可以一成不变的,原来的法子行不通了,就得改变!这便是通时务,知四时,从而变动阴阳,以化万物。

这个思想,就藏在《鬼谷子》中,“纵横,反出,反复,反忤。”这都是变的手段,不断地尝试,运用捭阖的原理,从多种角度去考察事物,选择最好的、最合适的办法,将事情做好。另一部伟大的著作《易经》中也讲: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当事物发展到极点穷尽时,就必须求变化,合理的变化之后,便能够通达,适合我们的需要。

历史上有一个很著名的例子:胡服骑射。赵武灵王即位后,为了满足自己北御匈奴、南防秦国的目的,对当时的军队作战模式进行了改革。第一是改革服装,当时中原的人喜欢宽袍大袖,他下令改变服装样式,学习胡服的样子,将袖口改窄,这样利于使剑。第二是骑射,中原的军队多习惯车战,运动缓慢,机动力差,跟游牧民族打仗时吃亏不少。赵武灵王命令大家都学习骑马射箭,建立骑兵部队,不到一年,就训练出了一支强大的骑兵。

通过这种变革,经过几年的发展,赵国国力强盛,成为当时的战国七雄之一,连秦国都深为畏惧,与赵国互派使者交好。这个故事,充分表明了变革的必要性。个人要擅于变化,要通时务;国家也适用这个道理,为了全局需要,改革内部机制,调整发展策略,是必须的一种手段。不懂得做出合理变革的国家、企业或个人,就一定会在激烈的竞争中被淘汰。

关于变通的智慧,儒家有一个词叫“权变”,讲的就是如何坚持原则,又能恰当变通。有一次,淳于髡问孟子:“男女授受不亲,礼与?”孟子说:“礼也”。淳于髡再问道:“嫂子掉进水沟,我是否能施以援手呢?”

孟子回答:“嫂溺不援,是豺狼也;男女授受不亲,礼也;嫂溺,援之以手者,权也。”就是说,男女间不亲手递接东西,这是正常的礼制,但是嫂子掉在水里了都不去拉她,这简直就是豺狼。面对这种紧急的事情,应该马上抛开礼制用手去拉她,这就是变通的思想,是识时务的一种体现。

另外,切记的是,“识时务”并非一般人理解的投降主义,而是处理事情时的权变与变通,是一种变革思想,而不是见利忘义、背主求荣的汉奸思维。常有电视剧中的一方元帅用“识时务者为俊杰”这句话对另一方的败将循循善诱,其实是对原意的曲解。“识时务”也必须以捭阖的根本目的为基础,变化是为了替自己解决问题,而不是掉转枪口!

军事家孙武,他在自己的兵法中提倡“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将军带兵在外打仗,对君主的命令可以不必理会,而是按照自己的计划行事。君命不受,这在等级森严的古代社会如何得了?可以与谋反的罪名等同了。但是我们站在领兵者的角度来看,大敌当前,阵前千变万化,一举一动,自然是自己最清楚,如果这时还要事事都听君主的,这仗还能打得赢么?不是不想听君主的命令,而是距离太远了,实在没法听。

所以此时就需要变通,暂且将平时固定的那套汇报程序放在一边,先把仗打赢了,最后再一次性向君主报告。不管怎么做,都是为了战争的胜利这个全局目标,至于具体过程如何,则可以灵活多变。

著名的钢铁大王安德鲁•卡内基,年轻时曾在宾夕法尼亚铁路公司做电报员,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处理了一件意外事件,改变了他的人生。当时的铁路是单线的,管理系统尚处于初期阶段,用电报发指令只是一种应急手段,有很大的风险,只有主管才有权力用电报给列车发指令。这天卡内基到办公室后,得知东部发生了一起严重事故,耽误了向西开的客车,而向东的客车则是信号员一段一段地引领前进,两个方向的货车都停了。

但是人们到处都找不到主管,卡内基终于忍不住了,发出了行车指令。很显然,在列车停滞的情况下,按规定卡内基是无权调度的。他自己也知道,一旦他指令错误,就意味着解雇和耻辱,也许还有刑事处罚。但他的责任感、信心与技能,使他选择了变通规则的做法,最终解决了问题。

不久,公司总裁来视察,见到卡内基便叫出他的名字,原来总裁已经听说了他那次指挥列车的冒险事迹,对他大加赞赏,从此倍加重用。

任何事情都是处于变化之中,有时事情的发展会出乎我们的意料,如果思想僵化、行为保守,显然对此难以应付。由此可以看到,养成灵活变通的习惯,对我们能否取得成功是多么关键。当我们的原定计划收效不大、遇到阻力时,这时就不要一味地苦干蛮干,而是必须停下来反省一下,想一想是不是有些错误的步骤,然后做出修正,直到完美无缺。

我们可以看到,在这个不断变化的世界,没有什么永恒不变的事物。如果永远拘泥于传统,不求变革,当铁杆的守旧派,那么无论何事,都难以成功。

不管作为管理者还是员工,若不识时务,不懂变通,捭阖之道是肯定应用不好的!只有坚守目标、灵活处事,我们才可守得云开见月明!

关之捭阖,制以出入——说话之前,应先学会三缄其口

捭阖者,道之大化,说之变也。必豫审其变化。吉凶大命系焉。口者,心之门户也。心者,神之主也。志意、喜欲、思虑、智谋,此皆由门户出入。故关之以捭阖,制之以出入。捭之者,开也,言也,阳也。阖之者,闭也,默也,阴也。

捭阖是万物运行的动力,也是游说活动所需要的一种策略。我们必须时时考虑到自己的言行所引起的后果,这关系到自己的吉凶命运。口是心的窗户,心又是思想的主宰。人的志向,欲望,思想和智谋,都从这个门户出入。因此,在这里运用捭阖之道就非常有必要。捭之,开放我们的言论,表达我们的观点;阖之,关闭我们的门户,选择沉默不语,隐藏我们真实的思想。

鬼谷子认为,一个人在说话前,应该三缄其口,应该说的话则说,不应该说的话绝对不能说。古人常提“慎言”二字,便是告诫我们说话前要对后果多加考虑,切不可信口开河,不知深浅,没有轻重。有时多说一句话,或者在不当的场合、不当的时机说了不该说的话,都会给自己造成难以解决的麻烦,甚至是让自己付出惨重的代价。

说话看时机,更要看场合,还要针对不同的人,说不同的话,这就叫做“对人说人话,对鬼说鬼话。”

西汉时期,武帝的舅舅田蚡举办婚宴,满朝大臣都去贺喜。宴会上,与田蚡早有矛盾的灌夫因小事发起了酒疯,骂起人来,田蚡也正想找他的麻烦呢,立刻下令把他抓起来。

这时有人劝灌夫赶紧向田蚡谢罪,灌夫不但不肯,还直接把矛头对准了田蚡,对他大骂不止,说他祸国殃民,坏事干绝。这下就再无挽回余地,本想劝和的人也不敢吱声了。灌夫就因失言被下入大狱,最后被处死。

灌夫的确骂得痛快,借酒拍桌而起,豪气冲天,谁也不服,想必当时很爽,田蚡自然很坏,骂他也没错,可遭来杀身之祸,还连累了全家,这笔账想必灌夫在狱中一定能算得清!小人当道,处处布满机关陷阱,若不能审时度势,管好嘴巴,像灌夫这种下场,就难以避免!

在古代有个皇帝,他认为自己国家生产的东西是全天下最好的,特别是绳子,结实坚固,没有国家能比。但是有个外国来的商人很不以为然,认为这里的绳子一点都不结实,自己贩卖来的绳子才是最好的,于是他就四处散播言论,贬低这个国家的绳子,为自己谋取利益。

皇帝听说后,大怒,立刻下令将该商人抓起来,判处他绞刑。行刑的那一天,商人被绑在绞刑架上,他左摇右晃,上踢下蹬,毕竟谁也不想死。在他的不断挣扎下,用于绞刑的绳子被他弄断了,猛地摔在了地上。

监斩官赶紧将情况汇报给皇帝,在当时,如果行刑时遭遇到这样的情况,会被认为是上天在保佑犯人,犯人将得到赦免。皇帝虽无奈,可也没办法违背“上天”,便下令将他释放。商人确信自己将会得到赦免,得意忘形地向围观的人群大声喊叫:“看到了吧,你们王国的绳子就是这么差劲,连个人都吊不住!你们什么都不会制造,甚至是一根小小的绳子!”

这句话很快又被监斩官报告给皇帝,皇帝一听快气疯了,立刻反悔,命人把他重新捆上,里三层外三层,又推上了绞刑台。这一次,绳子没有断,商人一命归西,再也没有死里逃生的机会。

他冒犯了皇帝,遭到意外的赦免之后,不仅没有见好就收,反而不知深浅地继续攻击这个国家的绳子,抓住皇帝的痛处不放手,皇帝还能放过他么?肯定会想尽一切办法置他于死地!

事后分析,他岂不正是死在了自己的嘴巴上?!

东西可以乱吃,话却不可以乱说。做事之时,先管好自己的嘴巴,才是聪明人所为。尤其对于身在复杂的职场或官场的人来说,说话更是一门艺术,时机和场合的选择都是一门学问。但是怎么才能管住自己的嘴,而不陷入大麻烦呢?

首先,无论在什么场合,面对什么人,说话的措辞要谨慎,精心组织语言,想好之后再说。有些人说话时太急,蹦豆子似的向外吐,说完了才发现没讲到正题上。还有些人讲话不看人,不该对这个人说的话,一股脑地向外吐。事后把肠子悔青了,可已经于事无补。

其次,说话要客观,不要对同事或当着老板的面对同级使用贬低或蔑视的辞藻,多说“我们”而不是“你”,拉近距离和关系。也就是说,正确的说话,可以为自己制造盟友,而不是敌人。

最后,注意说话的语气,永远不要大喊大叫,无论遇到了任何事。冷静是一个人最基本的质量,愤怒则只会表现自己内心的怯懦。也不要采用任何讥讽或卑微的口吻,不要当着别人的面开某人玩笑。当你的嘴巴伤害一个人时,其实你已经伤害到了自己所生存的环境。所以,出来混的人不可不重视这一点。

阴阳其和,终始其义——交谈中的阴阳操纵术(1)

阴阳其和,终始其义。故言长生、安乐、富贵、尊荣、显名、爱好、财利、得意、喜欲为阳,曰“始”。故言死亡、忧患、贫贱、苦辱、弃损、亡利、失意、有害、刑戮、诛罚为阴,曰“终”。诸言法阳之类者,皆曰“始”;言善以始其事。诸言法阴之类者,皆曰“终”;言恶以终其谋。

阴阳是互相协调中和的,从始至终需有节度,所以我们要紧扣说话的意图。凡是生长、安乐、富贵、尊荣、显名、爱好、财利、得意、喜欲这些美好光明的事物,代表着“始”,都可以公开说,放在前面讲。凡是死亡、忧患、贫贱、苦辱、弃损、亡利、失意、有害、刑戮、诛罚这些不吉之事,代表着“终”,应该后说,私下讲,换个方式讲最好。我们如果想让对方做一件事,就可以对他大讲这件事的利处;如果想让对方终止一件事,可以对他大讲这件事的坏处,这是辩论或游说中需要遵循的原则。

我们给脸蛋整容,但事实上,你的语言更需整容!

明星需要形象包装,迎合粉丝的口味,追求市场的接纳;说话亦如此,考虑对方的口味,也要思量说话方式被别人的接受程度。也就是说,我们要讲的话,很有必要进行一下漂亮的包装,以对方心理受用的方式出现!

鬼谷子告诉我们,说话要看对象,还要注意所谈话题。根据话题性质的不同,选择最正确的方式;根据对方的性格、需求,来精心设计和表达自己的观点。

八个字来说,就是“投其所好,因势利导”。他喜欢听什么我就说什么,然后根据势态的变化引导交谈的走向,最终向于我有利的方向发展!

常听有人在与人争吵时表明自己的立场是“对事不对人”,言外之意只谈问题,绝无针对对方之意。但在现实生活中,这其实起不到什么好的效果,“对事不对人”的美好出发点,没多少人会买帐,因为事是人计划的、人去做的,你批评事的同时也等于批评了人,对方至少是这么想的。所以,只对事的结果最后一定会发展成“对人”,事情没解决,你也跟对方结下了梁子!

因此鬼谷子强调,直话也要弯着说。拐个弯,变个方式,穿上好看的衣服,对方才容易接受。这就叫做“阴阳其和,终始其义”,言善为阴,言恶为阴,阴阳操纵,就可说人于无形。但是,只要紧扣我们的意图,何必在乎方式是阴是阳,或者是阴阳中和呢?所以阴阳操纵之术只是手段,直话弯话都是我们说服别人的工具。只要能达到目标,不必在乎将给嘴巴穿上什么颜色的衣服!

有位公司经理曾慨叹说,在管理中要纠正别人实在太难,对部属的缺陷,稍微提醒一下,他们不是置之不理,就是越变越坏,变本加厉地跟自己对抗。指出缺点并加以批评,这是管理者经常要做的事,显然这位经理遇到的麻烦不仅来自于那些部属,他自身也有问题。

如果他换一种方式,对部属提出批评,讲到对方的缺点时,先表扬一下对方的优点,然后再婉转提示对方,有些不足之处若再矫正过来会更好,情况会如何呢?或者干脆更隐晦一些,将批评包裹在另一种意图中,用对方足以意会到的方式传递过去,这种沟通方式会更受欢迎。

有位足球教练,他在纠正球员不符合要求的技术动作时,不说“不对”而说“大致上不错,但如果再纠正一下,结果会更好”。将批评以委婉的方式传达过去。先肯定再否定,在肯定的基础上进行批评和督促,对方接受起来就非常容易。

人们对于别人说过的话,总是对最后的结论印象最深刻,当你在进行批评时,附加赞美的话,对方便认为结论是赞美的,即使前面说过令人不愉快的话,也就不怎么会计较。反之,他可能觉得你在针对他,有意跟他做对,那就可惨了!好心好意却结下了一个仇人!

正确的方法是什么呢?比如你可以这么说:“你在整体创意方面很有才华,这正是你打动我的地方,所以在细节执行上的缺点瑕不掩瑜。”对方在高兴之余,马上意识到,啊,原来我在细节的执行方面,还有不足之处,这是需要改进的。尽管受到了一些批评,但他并不会有不悦的情绪。

说话技巧还体现在如何去公关或游说。怎样说服对方?鬼谷子说:“言善以始其事,言恶以终其谋。”以利去说人,以害去制人,没有办不成的事!

有个搞网站的朋友得到一个好的项目,但他没有资金,于是便去寻找风投公司的帮助。他详细列举了该项目的可行性,盈利前景,上市目标,等等,最终说服了风投公司,获得高达1000万美元的投资,成功地开创了事业。

这就是“言善以始其事”,当你需要说服别人做某件事,就必须让他看到这件事的好处和他可能得到的回报!

反之,当你需要阻止某件事的发生时,则要将此事的后果放大并用合理的方式传达给他,让他感觉如不及时停止,就会遭致不可估量的损失。此即“言恶以终其谋”,在战国时代,那些高明的说客,经常用这种方式阻止强国的进犯,为弱国寻找生存空间。

言善,我们极力宣传某种行为的利益,是因为我们可以提供这方面的利益,并从中获益。

言恶,我们极力宣传某种行为的危害,是因为我们不擅长这种行为的操作,并需要回避这种风险。

我们在说话时,总能用到鬼谷子的这些智慧。正话反说,硬话软说,好话先说,坏话后说,让自己的舌头打个弯再张嘴,在人与人之间才可游刃有余,得所需,弃所恶。这是成功处世的经验之谈。

阴阳之道,说人之法——交谈中的阴阳操纵术(2)

捭阖之道,以阴阳试之。故与阳言者,依崇高。与阴言者,依卑小。以下求小,以高求大。由此言之,无所不出,无所不入,无所不可。可以说人,可以说家,可以说国,可以说天下。为小无内,为大无外。益损、去就、倍反,皆以阴阳御其事。阳动而行,阴止而藏;阳动而出,阴隐而入;阳远终阴,阴极反阳。以阳动者,德相生也。以阴静者,形相成也。以阳求阴,苞以德也;以阴结阳,施以力也。阴阳相求,由捭阖也。此天地阴阳之道,而说人之法也。为万事之先,是谓圆方之门户。

捭阖之道,是从阴阳两方面试探对方,即是利与害。对积极进取的人,应该谈论崇高奋进之事;对消极保守的人,应该讲述求全保身的生存之道。这就是“以下求小,以高求大”。如果我们根据这个原则,依照人的这种心理去游说,则无所不出,无所不入,无所不可,达到无往而不胜的境界。依此,可以游说人,可以游说家,可以游说国,也可以游说天下。做小事可无限微妙,做大事可无限广大。这都是因为我们遵循了阴阳之道的基本规律,无论何事,都以阴阳法则来控制驾驭,不管做事还是暂时隐匿,都奉行阴阳对应的道理,做到对事物的深刻了解,既站在全局的角度,又能洞悉微妙,这即是天地之道,也是捭阖的真义。

对积极进取的人,应该谈论崇高奋进之事;

对消极保守的人,应该讲述求全保身的生存之道。

如果鬼谷子不是对人际关系细心观察之人,岂能总结出如此深刻到位言辞?!在这个欲望至上,人人如狼似虎的时代,不懂这些,实在太危险!

鬼谷子的捭阖之术,其基础就是阴阳变化之道。每个人都是阴阳对应的,有优点就有弱点,有崇高就有卑鄙,有阳光也有阴暗。世上没有完美的人,所以你会发现,不同的人,在不同的阶段,他所体现出来的“阴”或“阳”也不一样。

针对这些不断变化的“阴”和“阳”,我们采取的捭阖之策也不同。“与阳言者依崇高,以阴言者依卑小”。做事或交际,先分清事情本质,探察对方的志向,深刻了解对方,然后对症下药,若能做到这些,有什么事情是做不成的,什么人是说服不了的?

“与阳言者依崇高。”当我们与内心宽广、积极上进之人在一起时,应该尽量体现自己同样拥有高远的理想和宽阔的气魄。

“与阴言者依卑小。”当我们站在沉默寡言、心胸狭窄的人面前,则应该拿出谦虚谨慎的态度,以体现我们与他一样有着相似的性情和观点!

也就是说,在君子面前你要像个君子,在小人面前你也要体现出小人的一面。君子讨厌小人,而小人最喜欢算计君子!所以对君子可以展现出一种同样正直高远的情怀,甚至畅谈理想,但在小人面前,就要小心再小心,给嘴巴多上几把锁,稍有不慎,就不知哪块地方惹他不高兴,然后找机会阴你!

这是在洞察对方的本性之后,我们需要摆出的一种恰当姿态。“物以类聚,人以群分。”生存就是不断地寻找盟友,壮大自己阵营,然后一起去争夺资源。而交际作为生存的一种基本手段,尽可能多地取得他人的认可,是我们的目标。

在这个过程中,消除敌意,找到共同话题,从而打造共同利益,是我们所依据的方式和最终目的。所以,最大程度地了解对方十分重要,甚至是极端重要。无论他是阴阳,还是刚柔,乃至他是“圣人”,掌握其虚实,察清其志向,最好是如疱丁解牛,把控他的一切优点与弱点。

那时,“阴阳试之”才变得可行,“阴阳操纵”的目标实现起来就易如反掌。

战国中期,秦国老被东方六国欺负,秦孝公就想找几个能人帮他治理国家,让秦国强大起来。卫鞅听说后便赶到秦国,通过宠臣景监,见到了孝公。他当时尚不知孝公的脾味如何,需求点在哪里,有什么具体的目标。于是,他三见孝公,三次试探。一言帝道,孝公冷落;二言王道,孝公打起了瞌睡;三言霸道,孝公大喜,听得津津有味,甚至饭都忘了吃,坐到他跟前聚精会神。

卫鞅见此情形,立刻把准了秦孝公的脉络,献上了自己准备已久的强秦九论,以法家思想来对秦国进行根本性变革。秦孝公很满意,在他的大力支持下,卫鞅在秦国开展了长达二十余年的变法改革,为秦国统一天下打下了雄厚的根基。

从这个故事我们可以看到,“阴阳试之”的基础和目的,都是去了解游说对象的真实内心和最根本的需求,探察真相,以便量体裁衣,售卖我们的方略或目标,从而达到“阴阳操纵”的效果。

“了解”二字并不容易,许多人在一起几十年,或许也不知对方五分之二。但若就事论事,通过适当的方法,探知对方某些特定的意图,也并不算难!

方法就是鬼谷子所言:“阴阳相求,由捭阖也。”捭阖之术,遵阴阳,站全局,重细微,只要牢牢掌控“趋利避害”的人性本质,做人做事就不会太差!

天时之宜,以此先知——为什么别人一出手事情就做成,而你却迟迟不敢迈步

是以圣人居天地之间,立身、御世、施教、扬声、明名也;必因事物之会,观天时之宜,国之所多所少,以此先知之,与之转化。

圣人于天地之间,立身,御世,施教,扬声,明名,这是要做番事业,就必须把握事物的发展机遇,察天时是否合适,观国家的不足与有余,做到先知情,而后运用计谋,促进事物转化,达到自己的目标。

现实中,很多人都是好机会一大把,却不懂得抓住,机会来了也看不见,眼里空气一团,茫茫然像个傻子,结果就是一生碌碌无为,临了还在抱怨命运不公。

在鬼谷子看来,这其实全怨他自己,怪不得别人,因为他一不懂察天时,观损余,二不懂抓机遇。空有雄心壮志却坐失良机,又能奈何?所以这种人失败了谁也不要埋怨,还是得从自己身上找问题,为什么别人一出手事情就做成了,为什么你迟迟不敢迈步,有了想法但就是得不到落实?

善于抓住机会,这是成功的基本素质。比尔•盖茨发现良机,大学都不读了,立刻休学创业,这才有了微软这家IT界的世界一流企业。“即使将我剥光衣服一文不名地丢到沙漠里,只要有一个商队经过,我也可以很快变成亿万富翁。”比尔•盖茨少年时就很欣赏老洛克菲勒的这句名言,也正因此,他在十九岁发现自己人生最大的机会时,丝毫没有犹豫。鬼谷子所讲的“天时之宜”,盖茨一点也没错过。

从前有个猎人,他看到飞过来一行大雁,刚要张弓搭箭时,他说:“射下来就煮了吃。”他弟弟在旁边听了,表示不同意:“雁煮了吃味道不好,烤着吃味道才好。”兄弟俩争论不休,就把箭扔掉,回去找父亲评理,父亲不耐烦地说:将雁切成两半,一半煮,一半烤。争论完毕后,他们去找大雁,发现大雁早就没影了。

这兄弟俩蠢在不知大雁是运动的,从头顶经过的时间也不过是几十秒,稍做迟疑,就会丢掉射箭的最佳距离。他们在争吵应该怎么吃掉这些“猎物”时,岂不知“猎物”已经利用这段时间飞到弓箭的射程之外去了。

机会稍纵即逝,不会给你太多的时间进行思考,更不会让你争执不休再下决定。不管是做想做的事,说想说的话,机会都没有重放键,它只在你眼前经过一次,谁能创造这样的机会并及时地抓住,谁就容易成功。

英国亿万富翁查理•菲勒布斯是得利昂房产公司董事长,1937年,他建造了一座高达57层的国际贸易大厦,这是一个投资巨大的房产项目,他在报上连篇累牍地做广告,但购买者寥寥无几。

有一天,一名员工来向他报告,说楼内来了一群鸽子,真是烦死了,把卫生搞得一团糟。查理听了灵机一动,命人将鸽子都哄到房间内,还通知动物园来捉鸽子。在这一切准备好后,他又通知全市新闻媒介,说本公司将有重大事情发生,请媒体前来报导。

记者们纷纷赶来,发现竟然是一次规模惊人的捕鸽活动,轰轰烈烈地一共进行了3天。在这3天的时间内,电视台和电台,介绍捕鸽的同时也对大厦的地理位置、室内设施、商业用途作了报导。一个月后,大厦的房屋很快被抢购一空。

聪明人不但擅长解决问题,扩充实力,更善于捕捉机会,即使看似是麻烦的事情,他们也总能创造性地进行转化,从中抓到转危为安、化祸为祸的天赐良机。就像房产商查理,利用一次驱鸽活动,对公司的大楼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免费宣传,抓机会的能力让人叹服。

世无常贵,事无常师——切记,没有谁可以永远依附

世无常贵,事无常师;圣人常为无不为,所听无不听。成于事合于计谋,与之为主。合于彼而离于此,计谋不两忠,必有反忤;反于是,忤于彼;忤于此,反于彼。

世无永恒显贵之人,做事也无永恒效法的榜样;圣人总是顺乎规律,所以无所不为;圣人以真理为标准,所以无所不听。做好我们要做的事,重要的是不违背之前定好的策略。如果计谋合于彼方利益,则一定不合于此方利益。一个人献计,不可能同时效忠于两方,必然有合有忤。合于此方意愿,就要违背彼方意愿。这便是忤合之术。

鬼谷子说:“世无常贵,事无常师。”切记,没有谁是可以永远依附的!

无论他是权贵、君主,还是“圣人”,把自己绑在一根绳上,系一个解不开的死扣,结果就是你和这根绳一起烂掉!因此,鬼谷子的原则是:对贵人不要依附,而是借助。需要时借力,但给自己留下后路。保持借力而不依附的状态,但也不当随风倒的墙头草,而是要有基本立场,维护自己的根本做人原则。

从人的本性来言,人与人之间均是互利关系。鬼谷子的定位是:互相利用,利则趋,害则离。在这样的关系群体中,一个强者不可能永远依附于另一个人。鬼谷子说:“计谋不两忠,必有反忤。”一个人不能脚踏两条船,这是单项选择题。但他又言,忤合之术的目的是达到“常为无不为,所听无不听”的目的,而要至于此,就必须遵循前一句:世无常贵,事无常师。

无论怎么忤合,最后还是要做自己。只有自己才是最可靠的,做人的目标应该是超越强者,而不是做强者身上永远的寄生虫。所以,不管有求于谁,都要给自己留后路。因为强弱形势瞬息万变,今天的强者,或许就是明天的弱者,甚至会是阶下囚,流落街头的失败者。你依附过深,全无后路,到时难免跟着一起毁灭。

一个年轻人初入官场,上任前,向一位官场老前辈请教经验,问他自己该如何做,才能在凶险莫测的官场上生存。老前辈给他举了一个爬树的例子:

“爬树看上去简单,其实是世间最难的事情。一开始,你要有足够的力气夹住树杆,手脚并用向上爬,够到第一根树枝。当你能抓住第一根树枝时,意味着你在这棵树上有了第一个可以借力的地方。借着树枝的力量,你向上的速度就增快了。当前面有树枝挡你的路时,你要用一只手攀住更大的树枝,腾出另一只手来,毫不犹豫地将它折断。但是对树上的每一个分枝,你可以借助它,却不要把全身的力量都放上去,哪怕是最粗最大的枝杆,永远只放一半的重量。”

年轻人有些不解地问:“为什么呢?如何能用上更大的劲,为什么不全部放上去?”

“因为你不知道它什么时候会折断!”

当树枝折断时,如果全部的力量都靠在上面,那么这个人不管已爬了多高,都会一头栽下来摔个半死。老前辈通过这个比喻告诉年轻人,官场其实是一场借力游戏。你借我力,我借你力,互惠互利,互相借力。但是切记的是,不会有100%的朋友,依附可以,但不可攀附;做盟友行,却不要做死党。

盟友,有利则盟,无利则散,利反则成仇敌;死党,死了还是朋党。人在官场,寻找的应该是盟友,而不是朋党。再亲近的人,也要保持一定的距离,否则死会一起死,不一定什么时候就把你拽进河里!

清朝的皇帝康熙,年幼登基,四大辅臣和太皇太后辅政,其中尤以鳌拜权重,为人飞扬跋扈,要挟皇帝。康熙年纪尚轻时,不但没有能力跟他对抗,朝政之事还需借助于他,所以只得表面委曲求全,事事依靠,暗下却慢慢布局,悄悄准备,等到可以亲政之时,突然发力,蓄力许久的拳头一下打出来,将鳌拜一党全部铲除。

康熙与鳌拜之间关系的变化过程,正符合了鬼谷子所言的“合于彼而离于此”。随着年龄的增长,康熙想要的,越发不是鳌拜想给的。两个人的利益交集逐渐减少,最后直至于无,彻底走到了相反的阵营。

从依附,到借助,再到敌对和铲除,阴阳变化,利害转换,把握得准才能做得赢,哪怕一步走错,前功都会尽弃。现实中,我们很多人从不运用鬼谷子提供的这种重要思维来分析这个问题,盲目傍附领导,甚至以做马前卒为荣,鞍前马后,充当领导做事的忠实打手,丝毫不留后路。结果就是前面讲的,一旦形势有变,第一个倒霉的往往就是小鱼小虾,而不是你的保护伞。

用之有道,其道必隐——躲在暗处的幕后操纵者

摩者,揣之术也。内符者,揣之主也。用之有道,其道必隐。微摩之以其所欲,测而探之,内符必应;其索应也,必有为之。故微而去之,是谓塞窖、匿端、隐貌、逃情,而人不知,故能成其事而无患。摩之在此,符之在彼。从而用之,事无不可。

摩意是与“揣情”相类似的方法。“内符”是揣的对象。进行揣情时需要掌握揣的规律,而这些规律都是隐而不现的。这就需适当地去“摩”,投其所好进行测探,其内情就会通过外符反映出来。内心的感情要表现于外,就必然要做出一些行动。这就是我们进行摩意的作用。所以,在适当的时候离开对方,把动机隐藏起来,消除痕迹,伪装外表,回避实情,假装不知。因此,达到了目的,办成了事,我们又不留祸患。此时我们来“摩”对方,而对方的表现自己则是在那个时候,对我们没有危险。只要有办法让其顺应你的安排行事,就没有什么事情是办不成的。?

揣摩对方,应尽量使自己躲在暗处,让别人身在明处。

这样就能做好隐蔽的工作,隐藏自己的内心,不暴露自己,掌握绝对的主动权。这就是鬼谷子说的:“微而去之,是谓塞窖、匿端、隐貌、逃情,而人不知,故能成其事而无患。”

你一定要记住,人在明处从来都是危险的,在暗处才安全。暗处可以从容观察,揣摩,还可以选择合适时机,主动出击,收到出奇不意的效果。

作为竞争对手,如果能暗中发力,表面摆出软姿态,坐看他人争斗,最后我收渔利,这就将揣摩之术运用到了极致。

某科技集团跟客户谈一桩价值超过五千万元的大合同,俞总是负责人,他决定选一个副总给自己当助手,挑来挑去,选中了曹总。因为曹总这个人,平时就没主见,在单位十几年来,贪小利,不敢惹事,像条哈巴狗,几个高管都不把他放在眼里,这样的人,只要许以小利,一定铁心做事。

所以,俞总对他很放心,跟客户谈回扣的事,他也让曹总参与,并许诺给他三成。客户给的回扣高达五百万,三成就是一百五十万,曹总听了之后两眼直放光,受宠若惊地连声道谢,俞总看了,对他更放心了。

但到了关键时刻,就在双方既将达成协议时,集团董事长把俞总叫过去,一下将他收回扣的丑事揭穿了,还把证据拿了出来,对他厉声训斥。这事就是曹总做的,他暗暗搜集了俞总与客户谈话的录音,报告给了老板,把俞总从总经理的位置上挤掉了,将他取而代之,成为了这个项目的总负责人。

从这个故事我们可以看到,曹总为了等个好机会,竟可隐忍十几年,谁也不注意他,都拿他当傻瓜,但最精的恰恰是他。老板并不讨厌贪小利的人,无贪不官,最怕的是贪心不足,比如俞总,想吞掉这么一笔钱,才是老板不能容忍的,他栽在曹总手上,也只能感慨一声“明枪易躲,暗箭难防”。

人明我暗的形态,是人际诡道的最佳位置,努力使自己居于暗处,不引人注意,其实才是最聪明的做法。有个事实要记住:背后算计你的小人永远不会消失,所以为了对付这样的小人,你也要学会他们的处事之道,以彼之道,还治彼身。

军事上敌强我弱,正面相抗胜算不大,但我可以打伏击战、游击战,打一枪就走,总在暗处突然杀出来打击对手,出奇制胜,给敌人以重创。抗日战争,中国以羸弱的国力击败强大的工业国家日本,靠的便是这种不与敌正面消耗,多以敌后游击运动作战的谋略。如果盲目跟日本拼装备,中国或许真的如日本人所预言,只能抵抗三个月。但是八年后,中国人赢了,从此中国军队高超的游击战术能力被世界所认识,并在朝鲜战场上使美军停滞在三八线。

有人将鬼谷子的智慧总结为“奇谋秘术”,从这里来说,颇有几分道理。出奇即可以弱胜强,人明我暗,“塞窖、匿端、隐貌、逃情,而人不知,故能成其事而无患。”便可扭转强弱差距,事半功倍。

鬼谷子给世人的建议

饵而投之,必得鱼焉——盛气而不凌人是最顶级的成功之术

古之善摩者,如操钓而临深渊,饵而投之,必得鱼焉。故曰:主事日成而人不知,主兵日胜而人不畏也。

古代善于摩意的人,就像拿着鱼钩在水边钓鱼一样,只要把带着饵食的钩投入水中,不必声张,悄悄等待,就可以钓到鱼了。因此说:做的事情一天天成功,却无人察觉;带兵打仗胜利不断,却没人对你感到恐惧,这个境界才是最高明的。

国家日益强大,周边小国感受不到你的威胁,对你依然不恐,这是最高明的治国之术。事情做完了,别人还不知道,或者说觉得这是理所当然的,对你的成功并不感到惊奇,这也是最顶级的成功之术。就像钓鱼一样,你投下了合适的鱼饵,尽管你是在要它们的命,鱼儿照旧会上你的当,争先恐会地游过来上钩!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鬼谷子的谋略中有与儒家的中庸之道类似的思想,做事做人,须使自己合理而居中,用最恰当的方法达到水到渠成的境界,强大而不使人惧,富有而不惹人嫉,怒而不戾,盛气而不凌人。鬼谷子说,如果一个人达到了这个境界,对人情世故的揣摩之术就算学到家了。

有两则收礼的故事,我们可以看看什么样的处事方法才是最恰当的。

第一则:孔子的学生子路,有一次遇见一个孩子溺水,便急忙投水相救,被救的孩子家长送了一头牛给子路,子路毫不推辞地收了下来。有人说,子路救了人还收礼,似乎不符合“仁”的道理。孔子听到了却很高兴,说子路你做得对,从此鲁人必乐于拯救溺水之人了。得救的人有谢金,救人的人有回报,两全其美的事,大家不会对此感到有什么不满。

第二则:鲁国的法例规定,如果有人肯出钱去赎回被邻国捉去做奴隶的百姓,政府都依例付给一笔奖金,作为奖励。孔子的学生子贡很富有,他不缺钱,所以赎了人却不愿接受国家的奖金。孔子知道了就骂他说:“你错了,君子做事可以移风易俗,成为大众的规范,怎么可以只为了自己高兴,为了博得虚荣,就随意去做呢?现在鲁国人少,大都是穷人。你这样无形中创下了恶例,使大家都认为赎人接受赏金是一件丢脸的事,以后还有谁赎得起人,从此以后赎人回国的好风气,将慢慢消失了。”子贡大概很委屈,不过仔细想想就是这个理。

从这两个故事可以看到,收礼并非就一定是坏事,关键看你做了什么事,面对的是什么情况。若你居于高位,收礼为人办事,就是不恰当的;若你做了有功之事,收受谢礼则是理所当然,即便孔子也认为这很合理,而且不会有人对此说三道四。

明代万历年间,山东东平府两个在外地发了财的暴发户,带着金银财宝,风风光光地荣归故里。第一个富人到了家,大门一关,谁也不见,有好友就来给他出主意,说:“老兄,你现在发了财,应该适当请请客啊,不然你会有危险的。”富人把眼一斜:“钱都是我自己赚的,为什么要拿出来给别人免费吃喝?再说了,有官府呢,谁敢对我有不轨之举?”好友叹口气,没再说什么,掉头走了。没几天,这位富人家里就被抢了,窜进来一伙强盗,把富人全家绑起来杀掉灭口,卷走所有的钱财,走时一把火把房子给烧了,村民没有一个前来相救。

另一位富人回到家后,二话没说,马上请全村几百口人吃饭,并每人赠一两礼银。过了阵日子,他家也来了盗贼,但是周围的邻居很警觉,听到动静之后,立即有人敲起锣来,村民一起来帮忙,把欲行不轨的盗贼赶走了。

主动请客的这位富商,聪明之处就在于,他能深刻地体察世风民情,知道村民多嫉富仇官,对暴富之人尤其痛恨,所以他才掏腰包请客,让大家尽情吃喝一顿,还在酒席上摆出一副谦恭大方的样子,使村民对他的印象大为改观,他的安全当然就得到保证了。

可以说,这位富商的揣摩之术,做得就很到家。而另一个暴发户,就显得愚而无智,有了钱便高高在上,不考虑周围的人们是怎么想的,自然就会有内应引来盗贼,结果就导致了灭门之灾。

洞悉人心,对他人的心理做到准确把握,才可知最需要做的是什么,以及不同的事情应该采取什么方法。“主事日成而人不知,主兵日胜而人不畏也。”使自己的成功变得合乎情理,人皆叹服,这是我们应该追求的做人和做事的境界。

我不是教你玩阴的——鬼谷子的心理学诡计》

易读 整理版: http://www.yiread.com/art_10065_5572.html

无成功者,其用之非——你的优势和资本是什么

其摩者,有以平,有以正;有以喜,有以怒;有以名,有以行;有以廉,有以信;有以利,有以卑。平者,静也。正者,直也。喜者,悦也。怒者,动也。名者,发也。行者,成也。廉者,洁也。信者,期也。利者,求也。卑者,谄也。故圣人所以独用者,众人皆有之;然无成功者,其用之非也。

运用摩术的方法多样,有用和平进攻的,有用正义责难的,有用娱乐讨好的,有用愤怒激励的,有用名望威吓的,有用行为逼迫的,有用廉洁感化的,有用信誉说服的,有用利益诱惑的,还有用谦卑夺取的。和平就是安静,正义就是刚直,娱乐就是喜悦,愤怒就是激动,名望就是声誉,行为就是实施,廉洁就是清明,利益就是需求,谦卑就是委曲。因此,圣人所独用的摩术,平常人也都可以具有。若没能运用成功,一定是他们用错了。

在鬼谷子看来,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优势,“有以平,有以正;有以喜,有以怒;有以名,有以行;有以廉,有以信;有以利,有以卑。”不管采用哪一种手段,具备何种优势,只要所用对路,做人和做事的效果都不会差。

你一定得想清楚,自己可以依靠什么去打动别人?

对不同的目标,针对性地采取有效的手段,是获取成功的必备素质。比如鬼谷子提到的平、正、喜、怒、名、形、廉、信、利和卑这些不同的策略,运用得当,威力无穷。

有一个经商者,他刚开始创业时,为了找到一处合适的房子,托人找到房东,用很便宜的价格把房子租了下来,后来由于各种原因,他觉得这个地段不好,于是将房子又转租出去了,自己到另外一个路段开了一家饭馆。

三年之中,他开饭馆没有赚到钱,反而发现自己原来更适合做转租房子的生意,这位经商者反省自己,发现自己在与原房主讨价还价及对房产方面的事都很感兴趣,也表现了很强的能力。最终,他果断地决定放弃饭馆,专门做起了二手房出租业务。结果,他成了一个成功的房屋出租中介商,在这行如鱼得水,收入越来越高,后来还在当地城市开起了房产中介的连锁加盟店,将自己的牌子在整个城市打响。

这个商人打算做番事业,一开始选择的是餐饮业,但经过尝试之后才发现,自己的优势是在房地产。有些人遇到此事,为顾及面子或许仍会勉力支撑不景气的饭馆,在不擅长的事情上坚持到底,而这位商人则是立刻将精力转到自己最擅长的事情上去,所以他用最短的时间获得了成功。

要给自己一个良好的定位,寻找到优势和资本,就需要不断地自我反省,冷静分析和逆向的揣摩,深入了解自己的才能和事业的倾向。

比如,过去的生活及工作中,有哪些是我最乐意、而且取得较大成功的事?

检讨一下以往几年间性格和形象的转变,其中有哪些明显的优势,借以推断出以后的转变方向,以及自身的发展趋势。

重要的还有,对自己提出需要解决的问题:

1、我是谁?

我的人生观、价值观、满足需要次序、资质、兴趣、能力、学业背景、个人形象、动机、家庭背景和影响、其他性格特征等,发现自我的基本面。

2、我的优势是什么?

我目前从事的工作、专业特长、其他资格和技能、社交及与别人沟通的能力、可能发展的技能、社会活动、旅行经验、工作经验、喜爱的工作环境、推销产品的能力、是否喜欢冒险等等,从中发现自己的特长和可以倚仗的资本。

3、我所处的环境是什么样的?

当前工作的性质,我的理想目标,社交环境,人际关系的当前模型,朋友圈,主要领导,主要对手,同事和下属,亲人和朋友,寻找这些因素之间的联系,给自己一个明确的定位,然后找到我最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以及应该采取什么办法,我有哪些资本是可以信赖的,有哪些缺点需要及时的改进,从而有的放矢,按部就班地落实好每一步。

鬼谷子告诉我们,一个人不需要多么全面,只要有一点做得好,他就足够强大。比如说客,他们一人之辩,重于九鼎之宝,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还有剑客,凭一身好武艺,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成为王公诸侯的座上宾。每一样都做得出色,是不可能的,但我们却可以将其中一样做到最精细最专业,打造成自己的立业之本。“圣人所以独用者,众人皆有之;然无成功者,

鬼谷子给世人的建议抱薪趋火,燥者先燃——操纵人心者得天下

故物归类:抱薪趋火,燥者先燃;平地注水,湿者先濡;此物类相应,于事譬犹是也。此言内符之应外摩也如是,故曰:摩之以其类,焉有不相应者?乃摩之以其欲,焉有不听者。故曰:独行之道。夫几者不晚,成而不保,久而化成。

万事万物皆有属性。好比抱着柴草向烈火走去,干燥的柴草就首先着火燃烧;往平地倒水,低的地方要先进水。这些现象都是与各类事物的性质相适应的。以此类推,其他事物也是这样的。这也反映内符与外摩的道理。所以说:按着事物的不同特性来实施摩术,哪有不产生反应的呢?根据被游说者的喜好而施行摩术,哪有一个不听从游说的呢?要想能独往独来,就要注意事物的细微变化,把握好时机,有了成绩也不停止,时间久了,就一定能化育天下,实现自己的设想。

现在,很多人在讨论曹操,他是奸雄还是英雄?他成功在什么地方?尤其曹操的用人,出神入化,驭人得当。其实,对曹操而言,重要的不是他的驭人之术,而是用人之道。“道”就是人性,是人心。曹操的用人之道便是洞察人性,洞悉人心。

他太了解人是怎么回事了!他知道手下的谋士和将军跟着他出生入死是为了什么,无非是建功立业,获取功名和财利。如果曹操哪天实力衰弱了,不堪一击了,这些人有一多半是要拍拍屁股就走的,刘备和孙权都在长江南边虚位以待呢!

因此,曹操对部下“以功归人,以奖励人”,充分利用这些人趋利避害的特点,要什么给什么,立功赏,有过罚,赏罚分明,公正不阿。同时,他又懂得人性的弱点在哪里,每个人都免不了犯错误,而且还很要面子,如果犯了错误就杀,一点情面不留,做一个铁面无私的法家,那么这些人早晚也是留不住的,所以,他又有另一招:“以法治人,以宽容人”。大棒和胡萝卜两手并用,打一巴掌给个甜枣,由不得这些人不卖命。

最后,他也清楚人是有理性的动物,在多数情况下,人是愿意通情达理的,并不需要事事都拿条条杠杠来约束,而在某些时候,人又重视感情越过利益。所以,他还有最厉害的两招:“以理服人,以信取人;以诚待人,以情感人。”情理并用,把手下那帮文武人才全给锁住了,三国争霸时代,曹操的幕府最为庞大,是有理由的,因为曹操对于人心、人性有着极为透彻的把握和理解。

得人心者得天下;感人心者,可先乎情。只有真正俘获了下属的心灵,揣其心理,摩其本性,视具体需要采取恰如其分的管理策略,才能有效培养下属(或他人)对你的认同感和忠诚度。

在现代管理学上,这被称为南风法则,源自于一位法国作家写的一则寓言:北风和南风比威力,看谁能把行人身上的大衣脱掉。北风首先来一个冷风凛冽寒冷刺骨,结果行人为了抵御北风的侵袭,便把大衣裹得紧紧的。南风则徐徐吹动,顿时风和日丽,行人因为觉得春暖上身,始而解开纽扣,继而脱掉大衣,南风获得了胜利。

它告诉我们:温暖胜于严寒,来自正面的因素比负面的影响更能让人对你产生好感。对管理者来说,让下属感受到企业给予的温暖,享受送来的温情,能够满足他们得到爱和尊重的需要,才能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和聪明才智,增加他们对公司的忠诚。此外,尊重员工、关心员工、真诚待人、信任下属、体察下情;不要把员工当着自己的“仆人”,要注意沟通和交流;在处理矛盾要注意运用教育和说服的方法;不要把下属放在被人遗忘的角落,应当让他们感到自己存在的价值。这些都是把握下属心理需求后的正确手段。

对于员工的心理来说,积极的暗示将会带来正面的效果,自尊心和自信心是人的精神支柱,是成功的先决条件。人类本性中最深刻的渴求就是赞美,以及做事的成就感。曹操精通于此,所以曹操是用人大师,项羽不懂,所以他只能恨死于乌江。

有“经营之神”美誉的松下幸之助经常给下属,包括新招的员工打电话。每次他也没有什么特别的事,只是问一下员工的近况如何。当下属回答说还算顺利时,松下又会说:很好,希望你好好加油。在这种激励的作用下,松下公司的每名员工都勤奋工作,誓以全部才能作为对公司的报答。

站在现代的角度,我们可发现,这些都源于人们“趋利避害”的人性本质,对于利和害,人们分得很清楚,并且反应强烈。赞美是利,自信是利;岐视是害;自卑是害。对此把握得当,便是我们用人与驭人的第一推动力。善和恶的区分,恰恰是趋利避害的天性在环境作用下的结果,也因此,善和恶的标准是经常改变的,没有一个权威的解释,而只是取决于单个人的视角和所站的立场。

真正的管理者,三分做事,七分做人。鬼谷子一书,也是强调做人在先,做事在后,皆因事事都需先揣摩人的心理,然后才能视人不同,对症下药。如果明白了这一点,我们就真正理解了鬼谷之道的精髓。

鬼谷子给世人的建议近而不见,不察其辞——战战兢兢,如覆薄冰

物有自然,事有合离。有近而不可见,远而可知。近而不可见者,不察其辞也;远而可知者,反往以验来也。

万物有规律,万事也有其自然离合之道理。有的在近前却看不到,有的在远处却能感知;近前的之所以看不到,是因为习而不察,不明虚实;在远处的能得知,是因为做到了反观以往,推验未来。

任何一个事物,都有其多面性。鬼谷子说:“物有自然,事有合离。”人与事,都有其客观规律,而一个高明的管理者,总能从这些小处着眼,去判断一个人是否可靠,从这些小地方观察他能否值得信任。

老子说:“天下难事,必做于易;天下大事,必做于细。”每一件成功的大事,都是无数精益求精的细节组成的。许多人眼高手低,遇事只会空谈大道理,却不愿从点滴小事着手,总觉得“我是干大事的,这等小事应该旁人来做。”结果就是小事不肯做,大事却做不好。

法国银行家贾库·拉斐萨托年轻时曾一度失业,有一天,他到一家银行求职,又遭到了无情的拒绝。这已是他第52次碰壁了,听上去确实很无情。

当他垂头丧气地走出银行时,忽然发现门口的台阶上有一枚大头针,他想,这太危险了,进进出出的人这么多,万一谁不小踩在上面,肯定会扎到脚。于是,他弯腰捡了起来,把它放进垃圾箱。

第二天,正当他呆在家里看着招聘报纸,寻找新的求职目标时,昨天那家银行给他打来电话,问他找到工作了没有。他本能地说:“嗯,还没有,不过已经有了新的意向。”对方笑道:“您能再次来我们银行吗?我们董事长想见见您,这不会耽误您多长时间。”

这是一份录取通知,他被聘用了。原来,昨天他蹲身捡钉子的情景恰好被这家银行的董事长看见。在那位董事长看来,从事银行工作,需要的是拉斐萨托的这种精神。从此,拉斐萨托凭着自己的才干和努力,终于在法国银行界崭露头角,成就一番事业。

中国古代有个扫屋的故事,说的是一个人理想满腹但却庭院不扫,搞得自家卫生很差,每当有朋友劝他扫扫屋子,他便仰着头说:“我志在四方,岂能做这点小事。”朋友讥讽道:“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

没错,一屋都不想扫,又拿什么去扫天下?古之成大事者,无不从细微处做起,每个小节的积累,方才成就为“大节”,塑造个人事业的辉煌。我们判断一个人的真实能力,也往往要根据这些小节进行考量,因为人们总是重视那些光鲜亮丽的东西,容易忽视这些局部的细微之处。抵巇之术的精妙,便在于此,从缝隙寻找漏洞,从漏洞考察全局,然后反而观之,洞察一个人的本性。

北京一家公司举办人才招聘会,招聘品牌经理,总裁亲自上阵。一位三十来岁的年轻男子坐到了他的面前,经过一番交谈,年轻人展现出了很优秀的工作能力,对该行业的见解独到,而且重要的是,他还有在国际大公司工作两年的经验,在客户这方面的资源也很充足。不管从哪个方面看上去,他都非常合适。

但是总裁微笑着说:“对不起,您没能通过面试。”

年轻人惊讶地问:“为什么,您告诉我理由吗?”

总裁说:“在您自我介绍的过程中,我注意到,您一直是昂着头,眼神充满了自豪和骄傲。对于一个人来说,这是很好的优点,因为每个人都需要自信,但很遗憾,对我们公司来说,作为品牌推广经理,他应该是谦虚的,温和可亲的,而不是一副拒人于千里之外的样子。”

年轻人很失望地离开了,他绝没想到自己会因为不经意流露出来的表情,而被一家公司淘汰。这正体现了小节有多么重要,一个人面试时对于自己的过去充满骄傲的人,他怎么会在新的公司安心工作呢?一个细微的表情,被总裁捕捉到了他的内心,从而对他这个人是否可用,做出了正确的判断。

有些人走过无数的高山,趟过无数的河流,都安然无恙,最后却被一块香蕉皮摔个大跟头。工作和生活中一些不起眼的坏习惯,就是正在等待我们的那块香蕉皮,这便是阻碍我们成就大事的重要小节。

哪些“不起眼的小事”需要我们格外的注意呢?

同事之间,老把自己不当外人,乱翻别人桌上的档资料或抽屉,不经同意打开别人的计算机文档,站在别人后面看对方用QQ聊天;别人不在场而抽人家的香烟、倒人家的茶叶;夫妻家人之间,未经允许查看对方手机短信,不尊重对方基本的隐私空间,有些事情不商量着来,替对方做主;朋友之间,聚会穿衣不整,举止缺乏基本的尊重,当着旁人的面喊对方不好听的绰号,取笑或讥讽对方,吃饭从不主动买单,到处蹭饭吃;上下级之间,不分场合乱开上司玩笑,不给对方面子……等等不一而足。

这些都是小事,偶尔一次或许没什么,次数多了,就会让人厌烦,慢慢就会成为你经营自己人际关系的绊脚石。所以鬼谷子认为,小节影响大局。从小节,可以发现一个人的根本质量。抵巇之术就是利用这个规律,对人和事进行抵巇。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如果你想成功,不经营细节,不重视细节,是不可能有番作为的。海乐首席执行官张瑞敏,曾用“战战兢兢,如覆薄冰”来形容自己的工作态度,这位海尔的一号人物,正是意识到了小节乃“抵巇之本”,才发出了如此感慨。

能因能循,天地守神——做大事需因时而动

自天地之合离终始,必有巇隙,不可不察也。察之以捭阖,能用此道,圣人也。圣人者,天地之使也。世无可抵,则深隐而待时;时有可抵,则为之谋;可以上合,可以检下。能因能循,为天地守神。

天地有离合以来,事事皆有巇罅,不可不察。要发现巇罅,就要用捭阖之道,能用此道者为圣人。圣人者,是可以挽救天下苍生的人。世无可抵,则能隐居起来以待时机;若抵巇的时机已到,则挺身而出,为人为国谋划;他们可以上说服君主,下治理百姓,既根据实际情况,又遵循客观规律,堪称天地的守护之神。

鬼谷子借圣人之名,讲出了抵巇之术的运用原则:“世无可抵,则深隐而待时,时有可抵,则为之谋。”做事不但看环境,看问题大小,还要看时机。因时而动,把握建功立业的大好时机。能弥补则尽量弥补,不能,则果断放弃,躲避危险。所谓明哲保身,是因时机不合,即使努力也于事无补,才采取的无奈之举。

战国时代,法家掀起的变法大潮,把准了时势,才最终在当时大获成功,因为他们的努力,经过后世儒家的一些调和,在中国确立了儒法合流、外儒内法的治国策略。

秦国孝公求贤,卫鞅敏感地意识到,当前是变革的大好机会,谁变,谁就能掌握七国竞争的主动,强国强军,打破天下的平衡。于是,卫鞅果断投奔明主,君臣二人联手合作,做了一番大事业,使秦变成虎狼之狮,为后来统一中原打下了百年根基。

但卫鞅的不智在于,事已完成,功业已立,形势逐渐对他不利。作为变法的主持者,在变法成功后,他个人已成为秦国之法公正实行的最大阻碍,何况变法之时得罪的那些世族遗老,正伺机找他报复。此时,他却没有适时隐居,退出权力中心,依然贪恋手中的权力和二十年来的无上荣耀,被人抓住机会诬告谋反,新国君正愁没借口除掉他呢,于是立刻下令把他逮捕。卫鞅被逼无奈,只好跑到封地举兵造反,结果兵败被杀,死后被五牛分尸,又成了不知时宜的反面典型。

所以鬼谷子告诉我们,战乱之世,莫轻易出来,一定要选择明主。太平之世,做番作为之后,一定要懂得适时而退。如果遇不到明主,则宁愿隐居,也不要出来冒险,这是非常高明的保身之地。

落井下石也要看时机,如鬼谷子所言,“隐而待时。”对方强的时候,不要轻易站到他的对立面,该忍则忍。时机一到,就可因时而动,不要犹豫。

《三国演义》中,刘备恨死了吕布,但忌其勇力惊人,三英战吕布尚且不胜,真是急得没办法,不敢轻言对战。所以刘备一直忍,吕布来投靠,也成为了客大欺店,自己忍气吞声。不过,他隐而待时,也终于等到了机会。曹操率大军征徐州,吕布兵败,退入下邳城坚守。两个月后,吕布在睡觉时被手下人捆了送给曹操。

在白门楼上,曹操准备处置吕布及其随从。当曹操下楼时,吕布对刘备说:“公为座上客,布为阶下囚,何不发一言而相救呢?”刘备赶紧说我一定救你。不一会曹操上来了,吕布表示自己愿意投降,替曹操打天下。曹操就问刘备:“你觉得怎么样?”

刘备却回答:“公不见丁建阳、董卓之事乎?”言下之意,这家伙已经背叛过丁建阳、董卓俩人了,你曹操想成为第三个吗?于是曹操心领神会,下令缢死吕布,割下脑袋来示众。一代名将,就这么死在刘备的一句话下。

可以说刘备是借刀杀人,但根本上,刘备运用的却是鬼谷子的隐而待时之道。平时让吕布欺负惯了,不敢还击,现在曹操把他逮住了,那还等什么?赶紧落井下石,置他于死地,除去心头大患。

鬼谷子说,一个人只要懂得了因时而动,就“可以上合,可以检下。能因能循,为天地守神”。不管做什么事,说什么话,机会都是最重要的。一句相同之语,一件相同之事,在不同的时机说出来,做出来,效果就可能天差地别。

口可以食,不可以言——说错话比做错事更可怕

故无目者,不可示以五色,无耳者,不可告以五音。故不可以往者,无所开之也。不可以来者,无所受之也。物有不通者,故不事也。古人有言曰:“口可以食,不可以言”者,有讳忌也。众口铄金,言有曲故也。

没有眼睛的人,没有必要拿五色给他们看;没有耳朵的人,没必要让他们听五音;所以不可以去的地方,不必让他们去,不可以来的人,也没有必要接受他们。 有些行不通的事,就不要办。古人有言,说:“嘴可以吃饭,不可以说话。”说的是讲话是有忌讳的。警惕人言可畏,那是可以把事实歪曲的。

小孩子经常玩的一种“传话”游戏:由第1个人说出一句话,然后第2个、第3个……第N个,很多人把这句话传下去。当最后拿第一句话跟最后一句话来比较时,就发现它们要表达的意思已经天差地别。

一条信息每被传播周转1次,它的样子就会发生一次改变。你能想象谣言被重复和周转10次以后,会是什么样子?如果你加入这个传播者的行列,就等于在参与一场危险的游戏,当谣言最后被戳穿的时候,就是你付出代价之时。

鬼谷子说:“口可以食,不可以言。”嘴巴吃饭可以,但说话要小心。这是古人的经典忠告,对我们现代人仍然意义重大。

有时,话说错比做错事的后果更可怕。事情做得不对,还有弥补的机会;话说错了,却会失去一位朋友甚至一份重要的利益。任何一个人,都应努力成为利益的重心,而不是话题的中心。

当一个人被闲言非语所包围时,就相当于一艘小船置于海上巨浪之间,一具肉体凡胎被拥到了火山口。“众口铄金”,大家的嘴巴一起使劲,即便是金子,又能抵挡多长时间?“众口铄金,言有曲故”八个字,道出了人言可畏的现实。鬼谷子强调,无论在哪个场合,我们说话都须谨防忌语和谣言,不要随便讲不适合的话,也不要让自己成为谣言的中心,否则后果严重。

上海某知名公司,小北和同事小刘、小郭三个人共进午餐,相谈甚欢,最后开始聊到一些公司的八卦传闻。小刘说:“告诉你们一个消息,我听说公司要从上海搬到香港。”“为什么?”小北和小郭很惊讶,公司搬家可不是小事情,他们忙追问。小刘神秘兮兮地压低声音:“你们可别传出去呀!据说我们公司在证券市场搞投机行为,有关部门要来调查,所以老板才要撤离内地!”

吃完饭回到公司,小北越想越心焦,自己是本地人,去年刚大学毕业,连房子还没买,他可不想跟着公司去香港。下午工作时,他就把这个消息告诉了部门的业务员小李,小李也是非常吃惊,嘴巴好长时间合不上,然后匆匆忙忙出去跑业务了。下午还没过半,经理就来将小北叫到办公室,冷冷地问他:“公司被有关部门调查,要搬到香港去?这些谣言从哪里来的,谁编的?你的工作就是传播这种小道消息吗?”

小北顿时慌了,急忙解释,说自己无意传播谣言,只是与同事闲聊时得到的消息而已。经理摇摇头说:“现在整个部门的人都知道了,闹得人心惶惶,你让我怎么办?你去收拾一下自己的东西,明天不要来上班了。”小北做梦也不会想到,自己只是多了一下嘴,就失去了这份非常优越的工作!

君子有所为,有所不为。聪明人的嘴巴也一样,有所言,有所不言。但偏偏就有些人非常“热心”,喜欢捕风捉影,说些无根据的话,传来传去,就成了一把伤人的刀。一些人说话之前从来不经过仔细考虑,总是想到什么就说什么,这样就容易给别人带来无心的伤害,从而让自己跳进海上巨浪、扔进喷发的火山口。

比如,你与办公室的一个同事关系很好,而对另外一个同事很有意见,于是,你就口无遮拦地,在与你关系好的同事面前,极尽所能地说另外一个同事的诸多不是,肆无忌惮地搬弄口舌。

你会说:“哎,他太能巴结领导了,看他那副哈巴狗的样子,我就感到恶心。”或者说:“如果不是胡经理,他早被公司开除了,一点能力没有,就知道混日子。”“我从没见过这样的吝啬鬼,来公司四五年了,天天蹭别人的饭吃,自己从不买单……”

办公室就这么几个人,说不定哪天,你的话就传到了与你关系不好的同事那里。想想他会对你怎么样呢?也许会采取同样的方式报复你,如果他有点背景,也许会暗地里排挤你,总归你的日子不会好过。

当我们面对这样的人时,不管他是无心的还是有心的,你最好让他住嘴。如果他继续唠叨地说个不停,转身走开,躲得远远的,是你最好的选择。

对于性格豪爽,经常说些不该说的话的人,以下几点,或许是你们应该注意的:

一、不要在背后对别人的个人卫生状况或者家事乱加评论,比如头屑多而不常洗头发、香港脚、对方父母天天吵架等等,即使这些都是真的。

二、不要为了鸡毛蒜皮的小事和别人争辩,极尽冷嘲热讽之能事,无所顾忌地恶语相向,这些不但会伤害你们之间的感情,留下隐患,而且还有损你的自身形象。

三、没有得到对方的同意,不要向外人透露他的真实年龄或收入状况。对女人来说,年龄一般都是秘密,而对于男人来说,收入则是一种秘密。这些都不愿被人所提及,你逢人就把他们的这些隐私都给透露出去了,时间久了,谁还会和你打交道?

人与人之间的交谈是非常需要技巧的,什么样的话能说,什么样的不能说,你首先必须在意,因为这是最基本的一些准则。如果在这点上把不住门,不要说谈事了,你话一说出口就伤人,时间

言其有利,从其所长——扬长避短才能趋利避害

人之情,出言则欲听,举事则欲成。是故智者不用其所短,而用愚人之所长;不用其所拙,而用愚人之所工;故不困也。言其有利者,从其所长也;言其有害者,避其所短也。故介虫之捍也,必以坚厚;螫虫之动也,必以毒螫。故禽兽知用其长,而谈者知用其所用也。

人之常情,只要自己说出话,就希望有人听,只要办事情就希望能成功。所以一个聪明人不用自己的短处而用愚者的长处。不用自己的笨处而用愚人的擅长,这样就使自己永远不会陷于窘迫。说到有利的一面,就要发挥其长处,说到有害的一面,就要避其短处。因而,甲虫防卫,是用其坚硬的甲壳。而毒虫行动,一定用那有毒的螫子。连禽兽都知道用自己的长处,何况进谏的人,更应该懂得其中的游说术了。

世间本无绝对的智者和愚者,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长和短处,人人都有优点和弱点,也都有自己生存的法宝,智者在能力上,在思考方面,也会有笨拙处和短处。愚者也会有其精巧处和长处。只要善加利用,弥补弱项,扩大强项,都能达到自己特定的目的。

森林里住着各种各样的小动物,为了和人类一样聪明,动物们开办了一所学校。开学典礼的第一天,来了许多动物,有小鸟、小鸡、小鸭,小山羊、还有小兔、小松鼠。学校为它们一共开设了5门课程,有唱歌、跳舞、跑步、爬山和游泳。

当山羊老师宣布,今天上跑步课时,小兔子兴奋地一下从体育场跑了一个来回,并骄傲自豪地说:我能做好我天生就喜欢做的事!而再看看其他小动物,有噘着嘴的,有搭拉着脸的……第二天的一大早,小兔子蹦蹦跳跳来到学校。老师宣布,今天上游泳课,小鸭也兴奋地一下跳进了水里。天生恐水,祖上又从来没人能游泳的小兔傻了眼,不但是小兔子,其他小动物更没了招。

接下来,第三天是唱歌课,第四天是爬山课……以后发生的情况,便可以猜到了,学校里的每一天课程,小动物们总有喜欢的和不喜欢的。

这则寓言故事诠释了一个通俗的哲理,那就是“不能让猪去唱歌,让兔子学游泳”。要成功,小兔子就应跑步,小鸭子就该游泳,小松鼠就得爬树。每个人想要展现自己的优势,就千万不要拿自己不擅长的一面去和别人擅长的一面比,这样你只会一事无成,反而打击自己的自信心。

鬼谷子认为,扬长避短、取长补短非常重要。在对计谋的运用中,我们可以借用别人的精巧之处和优长之处,来为自己的成事服务。如果你能做到这些,便会无往而不胜。

古代成功的政治家、野心家,无不千方百计借用民力,借助别人之力来夺取江山。因为他们深知,利益之争乃术,民心之争乃道,欲行大道,必争民心。能够借助民心者,是最大的扬长避短,取长补短。

比如说刘邦,他虽读书不多,甚至堪称街头流氓出身,但在具体行事方面,却是对鬼谷子的谋略体现最为深刻的一位古代帝王。他自己不会领兵打仗,却能重用一些军事天才,取他们之“长”,补自己之“短”。在跟项羽的争夺中,他又能巧妙地利用民心,将滥杀无度的项羽在道德上进行矮化,可谓是擅于取长避短的典范式人物。

诸葛亮天天练武,恐怕也只能给关云长提鞋;爱迪生天天画蛋,他也成不了达芬奇,让姚明苦熬苦学几十年的数学,也许只能成为庸才一个。

懦夫可以派去站岗放哨,用的是他贪生怕死,一有动静就会逃回来报信的才能,而勇猛者过于恋战,反倒会贻误军机。

“人人是庸才,人人又是天才”。能做到扬长避短,才有资本趋利避害。长处可以带来利,短处只会有害。所以鬼谷子说:“智者不用其所短,而用愚人之所长;不用其所拙,而用愚人之所工。”辩论、交谈和做事,我们都需要扬长避短,如何来做,就是扬自己之长,借别人之长,避自己之短,打击别人之短。深刻体悟这段话,我们就能明白今后说话做事的要点。

精则用之,利则行之——情绪外露是怯懦和幼稚的表现

辞言有五:曰病、曰怨、曰忧、曰怒、曰喜。病者,感衰气而不神也。怨者,肠绝而无主也。忧者,闭塞而不泄也。怒者,妄动而不治也。喜者,宣散而无要也。此五者精则用之,利则行之。

在外交辞令中有五种情况:一是病态之言;二是幽怨之言;三是忧郁之言;四是愤怒之言;五是喜悦之言。一般地说来,病态之言是神气衰弱,说话没精神。幽怨之言是伤心痛苦,没有主见,忧郁之言是心情郁结,不能畅言,愤怒之言是轻举妄动,不能控制自己的话。所谓喜悦之言是说话自由散漫,没有重点。以上这五种外交辞令,需要才可使用,有利才可付之实行。

不管在什么场合,做什么事情,与什么人打交道,我们都要控制自己的情绪,做到喜怒不形于色,镇定自若。像病态、幽怨、忧郁、愤怒以及喜悦之语,严格控制,不轻易表露。因为情绪外露,往往是怯懦和幼稚的体现,而且容易让人猜到自己的内心,抓住自己的弱点,所以这是大忌。

有位华尔街的投资公司的老板迈克·希丁曾说:“愤怒只是自卑和胆怯的体现,所以不管发生什么事,哪怕下一秒我就会丢掉所有的财产,变成穷光蛋,我的表情也不会发生任何变化。”

金融危机中,希丁的公司损失了几乎超过90%的资产,全体员工都沉浸在倒闭的恐惧中,他的助手忐忑不安地推开办公室,准备听取他关于下一阶段的工作指令。让这位助手感到惊讶的是,老板正提了一桶水,兴味盎然地擦着办公室的桌子,一边擦还一边哼着歌曲。

“老板,您在做什么?”

“啊,菲利普,我在让我的桌子变得更光滑闪亮。”

“可是,股票的事情您听说了吗?我们公司损失了足有10亿美元。”

“这又有什么呢?”迈克·希丁耸耸肩,笑了笑,说:“如果非要我表示一下愤怒或者生气,你们才能安心工作,那我不得不说,我的公司真是活该倒闭,因为它的成员是这么的胆小。”

听完老板这番话,这位助手深信,公司一定会转危为安,因为它有一位如此优秀的老板,并不比巴菲特或者比尔·盖茨等任何一个传奇人物逊色。果然,该公司抓住金融危机股价下跌的机会,在接下来的日子频繁出击抄底,当股市回暖之后,公司的资产不但没有缩水,反而暴涨了280%。

迈克·希丁的冷静帮助他度过了难关,如果当初他轻易地展示自己的绝望和无助,公司也一定会跟随他的情绪深深地陷在危机的泥潭中苦苦挣扎,绝对不会有随后果断出击、逆市而上的大手笔。

钢铁大王卡内基说:“学会控制情绪是我们成功和快乐的要诀。”其实何止如此,控制情绪还是我们冷静分析任何一个问题的前提条件,包括看清事实的真相、对手隐藏的面孔和辩别谁是朋友,谁是敌人。

有一则关于佛陀的故事,说的是在一次旅途中,佛陀碰到了一个不喜欢他的人。连续有好多天,在很长的一段路上,那人用尽各种方法诬蔑、诋毁、折磨他。

在路的转弯处,佛陀问那人:“假如有人送你一份礼物,可是你拒绝接受,这时,这份礼物应该属于谁呢?”

那人答:“这还不简单,当然属于送礼的那个人。”

佛陀笑道:“没错,若我不接受你的谩骂,那你不就是在骂自己了吗?”

那人听了,只好摸摸鼻子走了。

“怨者,肠绝而无主也。忧者,闭塞而不泄也。怒者,妄动而不治。”埋怨、忧虑和愤怒,它们会带来什么呢?鬼谷子给了我们答案:肠绝而无主,闭塞而不港,妄动而不治。既然这样的情绪没什么好处,为何还要任着性子来,轻易将它们写在脸上?要知道,喜怒形于色,只会让人觉得你太浅薄,什么事都沉不住气。

所以,当你读完这一节就会懂得,为什么大人物不会随便改变自己的脸色?他站在那里,对方在心里已经敬畏三分了。无论别人如何咒骂、嘲讽、冷淡,他们都能默默忍受,连眉头都不皱一下,这种心理素质是非常强大的。

如果你修炼到了这种境界,即使你现在身为员工,上司也一定会提拔你;即使他与自己的敌人狭路相逢,他也不敢轻举妄动,因为他猜不透你到底在想什么

相关文章
让对方看到心疼的句子
让对方看到心疼的句子

鸟飞千山总归巢,人阅万里最想家!游子魂牵梦绕的永远是家乡,最让人心疼的永远....

于魁智的著名唱段大全
于魁智的著名唱段大全

于魁智还算努力!只是武的方面差距明显!作为著名京剧老生演员于魁智!天生好....

钓鯉鱼的打窝垂钓 垂钓如何打窝
钓鯉鱼的打窝垂钓 垂钓如何打窝

导读:钓鯉鱼的打窝垂钓 ,在野外水域进行垂钓时,几乎所有的钓友都喜欢在有草的....

如果生活不够慷慨 汪国真
如果生活不够慷慨 汪国真

人生在世不如意十之八九,如果生活不够慷慨,那就给心灵留白,请不要计较,更不要抱....

人心太假太虚伪的句子 朋友圈
人心太假太虚伪的句子 朋友圈

一泡尿憋久了,才能撒的远;一口憋久了,才能放大招!忍耐到一定程度,会爆花出无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