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8-08-04 11:30:54
导语:他是晚清的肱骨之臣,因一句王爷我来签字吧,成为卖国臣,为后人诟病!可是网上传闻李鸿章:王爷我来签字吧!怎么回事呢?最主要的原因是因为李鸿章代表清政府签下了很多丧权辱国的条约。尤其是七十多岁高龄的他,在生命的最后一刻,还签下了《辛丑条约》。其实这个条约原本不需要李鸿章来签的,当时李鸿章说王爷我来签字吧,他挡在了庆亲王的前面,他说王爷还年轻,至于这千古骂名,就让他来背吧。
李鸿章:王爷我来签字吧
李鸿章是晚清时期的肱骨重臣,如今人们对他的评价毁誉参半,喜欢他的人自然喜欢,而不喜欢他的人也是十分的唾弃他,最主要的原因是因为李鸿章代表清政府签下了很多丧权辱国的条约。尤其是七十多岁高龄的他,在生命的最后一刻,还签下了《辛丑条约》。其实这个条约原本不需要李鸿章来签的,当时李鸿章说王爷我来签字吧,他挡在了庆亲王的前面,他说王爷还年轻,至于这千古骂名,就让他来背吧。
李鸿章
1901年9月,李鸿章代表清政府在《辛丑条约》上签字,一时之间天底下对他的骂名四起,说他丧权辱国,骂他出卖了清政府。那个时候,李鸿章早已是风烛残年,他是拖着这一身破败的身躯,强打着最后一丝的精气神,跟西方列强签下了这个不平等条约的。
其实了解内情的人都知道,《辛丑条约》完全可以不用李鸿章签的。那个时候人人都知道,谁在这个条约上签字,也就意味着谁将会被扣上卖国贼的名义,死后被人口诛笔伐,背负千古骂名。李鸿章经历过,他深知这样的滋味,所以他更不忍心看别人重蹈他的覆辙。
庆亲王奕劻
所以李鸿章在生命的最后一刻,完成了他最后的使命,尽他最大的努力,给清政府争取来了一些苟延残喘的空间,三个月后,李鸿章溘然长逝,慈禧问讯失声痛哭。
一开始代表清政府跟各国议和谈判,一起代表清政府签订《辛丑条约》的,按理说是庆亲王奕劻,可是在签字的时候,李鸿章看出了奕劻的为难跟纠结,他几次拿笔又几次放下。
《辛丑条约》签订现场
此时是李鸿章站了出来,他挡在了奕劻的前面,他说王爷我来签字吧,当时李鸿章说了一句让在场所有人都心酸的话,他说这个天底下最难写的恐怕就是自己的名字了。
79岁高龄的李鸿章宁愿在生命的最后一刻,替庆亲王挡下这千古骂名,就算他明知这一签会给清政府带来怎样的打击。可是即便这样,也要有个人站出来承担,正所谓弱国无外交,饶是人人敬畏的李中堂,也再难去力挽狂澜了。
李鸿章:王爷我来签字吧
1900年10月,77岁的李鸿章迈着蹒跚的步伐走在北京的街头,残垣断壁,满目疮痍的景象让这位风烛残年的老人失声痛哭,内心无比悲凉的他将完成历史赋予的最后使命。
1900年5月,八国联军侵华,接着天津沦陷,北京告急,慈禧带着光绪一路西逃,在逃亡途中,慈禧害怕失去信任危机,不得已以皇帝名义发布“罪己诏”,随后命令两广总督李鸿章,庆亲王奕劻为全权大臣赴京同列强谈判。
垂暮之年的李鸿章将最后一次为风雨飘摇的大清朝擦屁股。梁启超曾劝他不要北上,可借此时机振臂一挥取而代之,李鸿章拍拍梁启超的肩膀无不悲凉的说:“卓如啊,一代人有一代人该干的事。”这位饱经风雨的老人何尝不知他这一去将会遭到更多的唾骂,可是信奉了一辈子忠义的他又怎能置太后及皇上于不顾?这到底是李鸿章的悲哀,还是整个大清帝国的悲哀?
签订《马关条约》背负的骂名还没退去,那颗为大清朝省了一亿的子弹还没取出,他又要重蹈覆辙了。谈判无疑是及其艰难的,八国联军提出的第一条“承办祸首”李鸿章就不能答应,大祸正是由慈禧引起,但太后怎么能错,错的是大臣。李鸿章提出,如果要惩办慈禧,大清帝国四万万臣民将会血战到底,列强迫于利益才放过慈禧。
列强刚开始提出要清政府赔偿10亿两白银,李鸿章表示日本人的银子还不知什么时候还清,在赔10亿必将导致大清国经济崩溃,到时你们一两也拿不走。列强没办法,当时中国有4.5亿人口,于是列强提出“人均一两,以示惩戒”,这是最后的让步,李鸿章无奈只得答应。
身为晚清重臣,他当然知道这些赔款对中国的伤害,可是弱国无外交,又有什么办法呢?最终,1901年9月,历时9个月的《辛丑条约》谈判完毕,当时庆亲王奕劻实为清朝总代表,最终应该奕劻签字,在签字的过程中,奕劻踌躇不定,几次拿起又放下,谁都明白,字一旦签了就是千古骂名,看到这里,李鸿章说了一句另中方代表心酸落泪的一句话:“天底下最难写的就是自己的名字,王爷,你还年轻,你的路还很长,这千古骂名就让我来背吧!”。话声刚落,李鸿章就在卖国条约上,又一次签上了自己的名字,但是,这字,李中堂本可以不签的。
不出所料,国内骂李鸿章的声音又起来了,而这位内心极其痛苦的老人在当天夜里开始大口吐血,医生诊断为胃血管破裂,随后的两个月,李鸿章病情加剧,11月7日,这位内心带着无限悲哀的老人溘然长逝,享年79岁。正在回銮途中的慈禧听闻噩耗竟然失声痛哭,被她称赞为“再造玄黄”之人去了,李鸿章在去世前保举了大清国最后一个可能力挽狂澜的人——袁世凯。
随后的大清朝又苟延残喘了11年,最后在历史的巨轮中轰然倒塌,那个将大清推到的人正是袁世凯。
李鸿章老泪纵横:这卖国条约...还是让我来签吧
说到“卖国贼、爱国贼”,有这么个故事:当年的义和团民众都很爱国,为了爱国,他们结伙屠杀手无寸铁的在华西方传教士、修女、西方商人、中国基督徒,还焚教堂、扒铁路、烧店铺、拔电杆...,于是引来了八国列强的联合反恐,最后京城沦陷。
真枪实弹的八国联军一来,三十万之众的义和团一仗未接就闻风而逃!倒是清军勉强接了几仗,却伤亡惨重,一屁股的烂污都由政府来擦。
政府替擦义和团屁股的结果,就是被迫与列国签订《辛丑条约》(类似今天的反恐协议),然后赔偿别人四亿五千万两白银,平摊到每个国民头上,平均每人赔偿一两。
1901年《辛丑条约》签字仪式上,洋务重臣李鸿章最后一次代表政府出场。庆王对李鸿章说:这个字由我来签吧。
李鸿章微微摆了摆手说:天下最难写的是自己的名字,庆王以后的路还长,你没必要把自己搭进去。这卖国条约,还是让我来签吧...。
——签完了这卖国条约,李鸿章老泪纵横,大口吐血。
这样的典故绝非个案,日本的神风敢死队、德国的纳粹党卫军,哪个不是响当当的爱国者?最后无一例外,分别把自己的祖国拖入到灾难的深渊,无不沦为祸国殃民的爱国贼。
说到这里,啥叫恐怖主义?联合国曾在成果性文件中下过明确定义,概括起来是两条:
1、抱有政治目的;2、暴力袭击非武装人员。
相信义和团很爱国,可干嘛只屠杀人家非武装侨民,却不敢和人家军队开战?所以从这层面来看,义和团完全符合恐怖主义的这两条基本特征,而八国联军打的却是反恐战。
历史告诉世人:爱国并非人性要素,也无法让流氓占领在道德的制高点。
谨记,当爱国高于一切,甚至凌驾在了人性之上时,那么就离邪恶不远了。
面对义和团,世人谨记:爱国,多少罪恶亦在假汝之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