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8-08-21 16:16:22
说起蒙娜丽莎的微笑,这一世界难题至今无解!蒙娜丽莎恐怖秘密是什么?近日有网友用180个镜子反射蒙娜丽莎,发现了什么?画左边手中拿着画笔的就是画家本人,我们再继续观察背景,后面有一面镜子,镜子中映出了两个人,是西班牙国王菲利浦四世和第二任王后玛丽安娜,这幅画就是国王委托画家所作,画中并没有出现国王与王后,其实他们就站在小公主对面,镜子反射出他们模糊的影子。
用180个镜子反射蒙娜丽莎
委拉斯凯兹-《宫娥》,布面油画,318×276厘米,1656年,普拉多美术馆
蒙娜丽莎的微笑是艺术界最难解的谜题,但今天我们要讲到的这幅画,比《蒙娜丽莎》还烧脑,不信?不信往下看。
这幅画叫《宫娥》,“世界三大名画”之一,作画人是委拉斯凯兹,我们曾经也分析过他的另一篇作品《镜前的维纳斯》。
《宫娥》是巴洛克时期的一幅宫廷生活画,提到巴洛克能想到的第一个词应该是“戏剧性”,委拉斯凯兹没有让我们失望,《宫娥》有3米长,画中人几乎与真人同样大小,在这幅画中画家展现了他全部的天才。
国王夫妇在哪里?
常见的宫廷画大多数都是国王的肖像,或者国王一家人站在一起的团体肖像,这幅画的特别之处就在于它打破了以往宫廷画的传统。
这幅画里总共有11个人加一条大狗,画最中心的是小公主玛格瑞特,她身旁有两个女随从,一个在给她递水,一个在给她行礼,画右边是一条狗和两个供小公主取笑的侏儒。
画左边手中拿着画笔的就是画家本人,我们再继续观察背景,后面有一面镜子,镜子中映出了两个人,是西班牙国王菲利浦四世和第二任王后玛丽安娜,这幅画就是国王委托画家所作,画中并没有出现国王与王后,其实他们就站在小公主对面,镜子反射出他们模糊的影子。
画家手持画笔站在画板后面,俨然是为自己作的肖像画,并且他特意突出了自己胸前所佩戴的徽章,委拉斯凯兹是西班牙艺术黄金时期最伟大的画家,他24岁时就被任命为皇室画师,常伴国王菲利普四世左右。
画家本来应该站在画外,画的主角应该在画内,但画家特意使空间倒置,交换了双方的位置。有人认为,把国王和王后放在这种角度,并通过镜子反射出他们的影子,使他们不仅存在于画的前面,也存在于画的背景中,这凸显了国王的地位,也是委拉斯凯兹像西班牙王廷致敬的一种方式。
你瞪我,我瞪他,他瞪你
这幅画要告诉我们的情节是:画家委拉斯凯兹正在给国王和王后作画,不巧小公主玛格瑞特闯了进来,随从们都有些惊慌,做出了哄小公主的动作,又是行礼又是递水。
这幅画中有四个主角,一个是小公主,因为她处在画中心;第二和第三是国王夫妇,虽然他们没有出现在画中,但这幅画本身就是为他们所作。第四个主角是门外的随从,因为只有借助他的视角,我们才能够看到国王夫妇,随从是这幅画的视角关系中不可或缺的一员。
分别站在他们的角度上来看。
小公主:小公主闯进来之后看到的景象是画家在给国王和王后作画,一个稀松平常的场景,她是看不到门外随从的。
画家:画家在给国王夫妇作画,小公主闯了进来,随从们在哄她,画家看到的是一个情节。
国王夫妇:在这幅画里,只有国王夫妇的视角是看得见门外随从的,所以从他们的角度上来说,一个随从经过,恰好看见了此时发生的这一切。
门外随从:他看到的东西要更完整一些,画家给国王夫妇作画、随从们哄公主。
不过萃花要提醒各位,要看懂这幅画,需要找到的视角可不止四个,想想看,如果不把《宫娥》当成一幅画,我们恰好路过这里,看到这个场景,那么以我们的视角,看到的场景是不是:门外有个随从路过这里,看到画家在给国王夫妇画画、随从们正在哄公主这一幕。
这是看画人的视角,也就是平时我们常说的上帝视角了。事实上有人分析出来的视角更多,画家向人们展示了一个“真实”的时间片段的塑像。《宫娥》被称为世界三大名画之一,的确名副其实。当我们能够找到并且代入的视角越多,也就说明我们能够看到的细节更多。
这就是《宫娥》最独特的一点,在传统的宫廷画中,画家的视角就是原始视角,显得非常单一,但在这幅画中,画家既在看我们,也在看国王夫妇,国王夫妇能看到公主一行人和门口的随从,也能通过镜子看到自己。
光和光的死角
不仅如此,委拉斯凯兹给这幅画开了一扇门,光线从门口射入,这让他画中的纵深感显得更为“高级”,我们的视线像门外延伸的同时,也向画的左边延伸。
这幅画在视觉上给人的第一感受应该是“暗”,看到这种色调比较暗的作品花粉们有没有马上能想起来的人?没错,就是卡拉瓦乔,委拉斯凯兹学到了卡拉瓦乔在光影与写实方面的精华,在《宫娥》之中有两处光源,一处明显的暗角。
画最右边的侧窗照亮了中央人物的脸。另一处是背景小门所散发的光源,我们能够看到远处地面上有斑驳的光影,连门外随从的影子都依稀可见。
这幅画色调虽暗,但人物都是清晰可见的,只有一个人,让萃花觉得他快要消失在阴影里了。
就是处于右后方的男随从,他的身体几乎要和暗角融为一体,脸部也模糊不清,他站着的位置正好是两处光源的死角,远远看去,我们很难发现他的存在,这体现出画家高超的处理技巧。正是这些相当精彩的光影运用,令整幅画显得层次分明。
《宫娥》值得挖掘的点不止这些,毕竟作为世界三大名画之一,它有它独特的魅力,如果大家有不一样的见解,欢迎在评论区留言与萃花讨论。
你可能还想知道
1。 毕加索和达利都曾画过《宫娥》,以寻求画中所存在的“真理”。
▲ 左毕加索,右达利
2。 镜子上方的背景墙上挂了两幅画作,均是鲁本斯的。
左侧是描写女神的作品——《密涅瓦惩罚阿拉克涅》,这幅作品挂在靠王后的一侧。
▲ 鲁本斯-《密涅瓦惩罚阿拉克涅》
而另一幅描写太阳神的《阿波罗战胜玛息阿》则放在国王一侧,这显然是画家精心安排用来恭维国王和王后的。
▲ 鲁本斯-《阿波罗战胜玛息阿》
用180个镜子反射蒙娜丽莎
纳多·达·芬奇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一位画家,也是整个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最完美的代表。他是一位思想深邃,学识渊博,多才多艺的画家、作家、雕塑家、发明家、哲学家、音乐家、医学家、生物学家、地理学家、建筑工程师和军事工程师。他一面热心于艺术创作和理论研究,研究如何用线条与立体造型去表现形体的各种问题,另一方面他也同时研究自然科学,为了真实感人的艺术形象,他广泛地研究与绘画有关的光学、数学、地质学、生物学等多种学科。他的艺术实践和科学探索精神对后世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其代表作有《岩间圣母》、《最后的晚餐》《安吉里之战》和肖像画《蒙娜丽莎》等。
在作家丹布朗的畅销小说《达芬奇密码》中,艺术史学家兰登藉由解开埋藏在达芬奇画作中的线索,侦破一起谋杀案。那么,真实的达芬奇画作中时是否也隐藏着一些不为人知的秘密呢?
达芬奇生前为了防止别人窥视自己的日记,使用了一种反过来书写的字体用来写日记,这样,只有通过镜子,人们才能看明白他的日记了写了些什么。受到这个启发,研究人员也用镜子对达芬奇的几幅作品重新进行了“研究”, 结果竟真的在其中发现了一些奇怪的图案。
现藏法国卢浮宫的《蒙娜丽莎》,是一幅享有盛誉的肖像画杰作,它代表了达芬奇的最高艺术成就,是达芬奇于1503年到1506年苦心创造的留世杰作。达芬奇创作此画时,把自己对人像典型的审美理想全部倾注于此,画中人物坐姿优雅,笑容微妙,背景山水幽深茫茫,可以说是淋漓尽致地发挥了达芬奇的艺术才能。但是就在这样一幅传世杰作中,研究人员通过镜相显示,竟惊奇地发现了一个人物头像,其轮廓酷似电影《星球大战》中的大反派黑爵士达斯·维达。
“蒙娜丽莎”中的神秘图像
巴黎卢浮宫所收藏的达芬奇另一幅名画《圣母子与圣安妮》是达芬奇的画板油画,作于1508年,描绘了圣安妮、圣母玛利亚和和刚刚出生不久的耶稣。画中圣母玛利亚坐在她母亲圣安妮的膝上,耶稣正想骑在一只祭祀用的羔羊上,表现出其激情;而玛利亚想拉紧耶稣。无独与偶,在这幅画作中,似乎也反射出类似影像。专家说,达芬奇打算藉画作表现出上帝本身,并且激发恐惧。
《最后的晚餐》是达芬奇于米兰的圣玛利亚感恩修道院的食堂墙壁上绘成的一幅广为人知的大型壁画,壁画取材自圣经马太福音第26章,描绘耶稣在遭罗马兵逮捕的前夕和十二门徒共进最后一餐时预言“你们其中一人将出卖我”后,门徒们显得困惑、哀伤与骚动,纷纷询问耶稣:“主啊,是我吗?”的瞬间情景。唯有坐在耶稣右侧(即画面正方左边第四位)的叛徒犹大惊慌地将身体往后倾,一手抓着出卖耶稣的酬劳、一个装有三十块银币的钱袋,脸部显得阴暗。隐藏在《最后的晚餐》中的图案则是倒置在桌上的圣杯。更为奇妙的是,达芬奇不但在画中留下了这些奇妙的图案,他还通过画中人物的眼神和动作指出了镜子应该摆放在什么位置才能反射出这些图案。
达芬奇创作于1481年的油画《三博士来朝》是描绘《圣经》中东方三博士朝拜耶稣基督的故事。研究者竟然发现在这幅名画之下竟然还隐藏着另外一幅绘画草图。隐藏在厚重油彩下面的草图描绘了骑士间血腥的战斗和人们重建被毁教堂等场面,此外画中还描绘了一头象。而在上层棕色为主调的画作中,马背上战斗的骑士以及摔倒在地的人都看不到了,人们所能看到的只有两匹倒在地上的马,背景中在废墟中重建的一些人也被遮盖。
画作“圣母子与圣安妮”中也反射出类似影像
“画中画”的发现者毛里齐奥·塞拉奇尼说:“被遮盖的画稿与上层画作的主要区别在于,它所表现的场面更加忙碌,有很多运动中的场景。半数人物在后来的画作中都消失了。”塞拉奇尼与艺术史学家安东尼奥·纳塔利都相信,达芬奇打算通过展现战争场面和在背景中描绘教堂的重建,来象征战争与和平。他们猜测,画上的小象很可能象征三博士的代步工具。
关于《三博士来朝》的草稿被遮盖原因,专家认为《三博士来朝》原是1481年达芬奇受佛罗伦萨一个修道士团体的委托所创作的绘画。但是,当修道士们看到当时只有29岁的达芬奇的作品时,他们并不满意。“几乎可以肯定,他们不愿看到离圣母玛利亚的头部不远的地方竟是血淋淋的战斗场面,”塞拉奇尼解释说。于是,原画中的某些部分是被有意掩盖起来的(有些地方被人用木炭涂抹),因为在15世纪的佛罗伦萨,用这样的图画内容不被认可。塞拉奇尼认为,画作上层的棕色绘画是在达芬奇完成画作大约二十年后由一个无名画家画上去的,以遮盖原先的底稿。
1、路易斯.利奥波德.布瓦伊——桌球
这可是人家1807年画的,看看两百年前欧洲人的生活吧。
2、列奥纳多·达·芬奇——蒙娜丽莎
成功地塑造了资本主义上升时期一位城市有产阶级的妇女形象。画中人物的丰富内心感情和美丽的外形达到巧妙的结合,对于人像面容中眼角唇边等表露感情的关键部位,也特别着重掌握精确与含蓄的辩证关系,达到神韵之境,从而使蒙娜丽莎的微笑具有一种神秘莫测的千古奇韵。
3、达维特——拿破仑穿越阿尔卑斯山
此幅作品是达维特第一次刻画现世的英雄,此前,作者只塑造和歌颂古代和已故的英雄,由此可以看出他对拿破仑的崇拜之情。
4、普基廖夫——不相称的婚姻
该画描绘了一青春少女与一老者结合的爱情悲剧。老者被画家描绘得苍老憔悴,而少女则面色红润,充满青春活力。画家以同情少女的笔调,鞭挞了不合理的社会现实。
5、安格尔——大宫女
这幅画在巴黎展出时,曾引起了极大的争议和抨击。评论家德·凯拉特里曾对安格尔的学生说:“他的这位宫女的背部至少多了三节脊椎骨。”然而安格尔的学生阿莫里·杜瓦尔则辩解说:“凯拉特里可能是对的,可是这又怎么样呢?也许正因为这段秀长的腰部才使她如此柔和,能一下子慑服住观众。
6、约翰.埃.密莱——盲女
两个相依为命的孩子,一个是盲女,另一个更小的女孩紧紧依偎在盲女怀里,一边抬头去观看天上的彩虹,一边在给盲女讲解大自然的美丽。云际彩带当空,原野一片金黄,空气是润湿的,在远景的小道上有几头走动着的牛羊,近处有飞鸟起落。盲女只能倾听小伙伴的讲解,她连停歇在她披肩上的蝴蝶也无从感受,但她似乎已嗅到了新鲜的空气,听到了原野里生灵的声音。
7、拉斐尔——雅典学院
全画以纵深展开的高大建筑拱门为背景,大厅上汇集着不同时代,不同地域和不同学派的著名学者。作者希望以回忆历史上黄金时代的形式,寄托他对美好未来的向往。
8、柯罗——珍珠女郎
有人知道这幅画的玄妙之处吗?该画在世界十大名画中名列第七,可不是浪得虚名哦……
9、泰奥多尔.居丹--肯特海滩
该画描绘的是在狂风暴雨的海浪中即将倾覆的帆船,人们纷纷逃离帆船,乘上救生船逃命,狂涛汹涌,人们在挣扎。在黑白两色的对比中,表达的是生命与意志的不可战胜。
10、伊凡.尼古拉耶维奇.克拉姆斯柯依——希什金肖像
这幅画和照片的感觉一样,太逼真了。
11、让-莱昂·热罗姆--后宫露台
曾轰动法国画坛的一幅画。该画描绘了阿拉伯王宫最隐秘的后宫生活,描绘了生活于后宫的王妃、宫女等女眷的闺阁生活,有的在洗浴,有的在清谈,有的在沉思......不过作者想表达的内容不止于此,你能体会得到吗?
12、伊丽莎白.路易丝.维瑞--画家与女儿像
这是作者最出色的代表作,画中的女子就是作者。
13、庚斯博罗--穿蓝装的小孩
新颖别致的蓝色调不但没有任何不适之感,反而使人感到眼前一亮;活泼、跳跃的蓝色绸缎,变幻莫测的衣纹、高光;不落俗套的蓝色与含蓄、变换丰富的黄灰、蓝灰、绿灰、红灰的背景形成了奇妙的和谐对比。
14、欧仁·德拉克罗瓦——自由引导人民
画家以奔放的热情歌颂了这次工人、小资产阶级和知识分子参加的革命运动。高举三色旗的象征自由神的妇女形象在这里突出地体现了浪漫主义特征。她健康、有力、坚决、美丽而朴素,正领导着工人、知识分子的革命队伍奋勇前进。强烈、紧张、激昂的气氛,使得这幅画具有生动活跃的激动人心的力量。
15、迭哥·德·席尔瓦·委拉斯开兹——英诺森十世肖像
该画或许是作者最为杰出的一幅肖像,画中人物是1644年登基的罗马教皇。在当时人的笔记中,这位教皇似乎并没有给人们留下好印象,他甚至被认为是全罗马最丑陋的人。据说,他脸长得左右不太对称,额头也秃秃的,看上去有点畸形,而且他的脾气也是暴躁易怒。然而就是这样一个难看而阴郁的人在委拉斯开兹笔下却成为一绝佳作品。
16、夏尔丹--吹肥皂泡的少年
一个衣着破旧但不失整洁的少年正从室内向室外吹着肥皂泡,他聚精会神小心翼翼地将肥皂泡越吹越大,越吹越大。还有一个孩子,看上去仅有3、4岁,正踮着脚扒着窗台使劲从室内向室外观看……题材非常普通,情境极为单纯,这是一种清闲、安逸的生活情趣,反映了下层平民的孩子们自然、俭朴的快乐生活。
17、弗朗索瓦·布歇--戴安娜的休息
画家竭力描绘的是裸女的形体美,纤小的手足,柔嫩白皙的肌肤,躯体坚实丰腴,裸体姿色性感而诱人。由颈项下延至肩臂胸部的曲线,圆润如珠,光彩夺目。有位评论家认为这幅画是布歇“最艺术性的裸体画”。
18、列宾--恐怖的伊凡和他的儿子
伊凡雷帝在一次与他儿子争执时,用笏杖猛掷过去,不幸击中儿子头部。这一偶然的暴烈冲动致使儿子送命,伊凡顿悟这绝后的可怕举动,立刻上前搂抱垂死的儿子,睁大恐怖、悔恨交加的双眼。他想求儿子饶恕,兽性和人性同时显在他身上。
19、苏里柯夫--近卫军临刑的早晨
该画以彼得大帝1698年镇压近卫军兵变这一历史事件为背景而创作的。画家选取了兵变失败的近卫军在莫斯科红场临刑前的悲壮时刻。
20、安格尔--土耳其玉女
该画具有浓厚的东方情调和异国风味。安格尔把抽象的古典美与具体的写实美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匠心独具地表现出女性的柔美和纯洁。从作者一生的绘画经历来看,他最高的成就就是女人体画。他对女色的嗜好是一贯而深刻的,当安格尔的天才同青春美丽妖娆的女性结合在一起时,创造力是空前的。肌肉、曲线、酒窝、柔韧的皮肤,一切的一切,都可以从他的油画上看到。
21、雅克·路易·大卫——马拉之死
马拉(Jean-PaulMarat,1743–1793),是法国大革命中雅各宾派的领导人之一,为了革命工作他常常躲在地窖里,染上了湿疹。为此他每天得花几个小时躺在浴缸里,一边治疗,一边处理公务或进行写作。在画面上表现的是马拉被刺杀在浴缸里的情景。匕首抛在地上,鲜血从马拉的胸口流出,他的左手仍握着便笺,脸上露出愤怒而痛苦的表情。
22、米勒最重要的代表作--拾穗者
作品无声地倾诉着农民的贫困与饥苦,焦虑与哀愁,隐含着强烈的社会批判意识。
23、鲁本斯.佛兰德斯--玛丽皇后在马赛港登陆
鲁本斯在1621年到1630年期间,应聘当了政府的外交顾问,参加了许多外事活动。在这一时期,他为法国皇后完成了以《玛丽·美第奇生平》为总标题的幅历史画巨作。这套历史画也是画家艺术生涯中最能显示其艺术影响的伟大巨构。
24、雷诺阿——红磨坊的舞会
这幅作品描绘出众多的人物,给人拥挤的感觉。人头攒动,色彩跳跃,热闹非凡,给人以愉快欢乐的强烈印象。
25、让.莱昂.热罗姆——拍卖奴隶
近东地区司空见惯的奴隶拍卖,引起了画家的注意。被剥去衣衫的女奴,裸体站在台上被拍卖,台下是争相竞价的商人,他们伸出手指,暗喻买奴隶的价格,女奴们茫然地望着这一切,听凭命运的摆布……
26、毕沙罗——蒙马特大街冬天的早晨
画于1897年,整幅画视角宽广、构图宏伟、透视准确。画中车马人流很小,粗笔带来,却仿佛在画中移动、生动形象。
27、莫奈——日出·印象
28、列奥纳多·达·芬奇——三王来拜
耶稣降生后,东方三个国家的国王看到天空有巨星高照,就特地来耶路撒冷行礼朝拜。历史上以三王来拜为名的画不计其数,但表达的意思都是这个,宗教意味较浓。
29、巴斯蒂昂·勒帕热——垛草
那因“垛草”而劳累过度躺在草地上酣睡的农夫,他好像刚刚吃过妻子送来的饭,用草帽盖着脸正在享受着这片刻的轻松;年轻体壮的少妇默默的坐在丈夫的身边,长期生活的艰难使她显得疲惫不堪,神色已变得象老年人一样呆滞而默然……
30、雷诺阿——包厢
画家成功地表现了剧院中包厢里的气氛,虽然只画了两个人,但画家明显地突出了那个贵妇人的形象,化了妆的贵妇人与身后的绅士形成鲜明对比。
31、米勒——晚钟
看到这对在田间默默祈祷的农民夫妇,我们仿佛也听到了远方依稀可见的教堂传来的钟声。这“钟声”好像越来越大,传得越来越远……
32、巴罗洛梅·埃斯特巴·穆立罗——吃葡萄与甜瓜的少年
光线从正斜面射来,穆立罗没有程式化地用更多华丽的色彩,一切以写实为主,破衣烂衫以及地上的瓜皮等物,展现得生动可信。这种朴实无华的笔触,使得人物脸部的心理语言揭示得明白易解,从而加强了画面的感伤气氛。
33、列宾——意外归来
这是画家创作鼎盛时期的一幅作品。列宾抓住流放者跨进门坎的一瞬间,他及每个家庭成员的表情、行为向人们展示惊喜、意外和各种复杂的感情。如果我不把故事背景讲给大家的话,一定有人会把这幅作品的含义想偏……
34、乔尔乔内——沉睡的维纳斯
这是乔尔乔内最成功的油画作品,最后由提香完成。作品中的维纳斯展示出造化之美,没有任何宗教女神的特征:在自然风景前入睡的维纳斯,躯体优美而温柔,形体匀称地舒展,起伏有致,与大自然互为呼应。这种艺术处理不是为了给人以肉感的官能刺激,而是为了表现人的具有生命力的肉体和纯洁心灵之间的美的统一。这副画在形体、色彩、柔和的线条和景色的层次上都达到了高度的统一。
35、泰奥多尔·籍里柯——梅杜萨之筏
画家以金字塔形的构图,把事件展开在筏上仅存者发现天边船影时的刹那景象,刻画了人物饥渴煎熬、痛苦呻吟等各种情状,充满了令人窒息的悲剧气氛。
1816年7月,法国政府派遣巡洋舰“梅杜萨号”,载着400多名官兵及少数贵族前往圣·路易斯港。率领舰队的是一名缺乏实际能力的舰长,由于他指挥错误,在途经西非海岸的布朗海岬南面时不慎搁浅,造成了惨重的灾祸。
36、菲利普·卢泰尔堡--阿尔卑斯山的雪崩
这是一幅以严谨的手法描绘阿尔卑斯山雪崩景象的风景画。画家十分注意造型与色彩的关系,近景的暖色与中、远景的冷灰形成对比,产生了纵深的空间感,块状的山岩造型及不同斜线的构图,造成了雪崩的动感与恐怖气氛。画家以写实的手法,再现了雪崩的奇异与壮观景象,形象地表现了山崩地裂、气势逼人的自然威力。
37、达·芬奇——抱银鼬的女子
这幅是达·芬奇四幅有关女性的作品中的一幅(其余三幅分别为《蒙娜丽莎》、《吉内芙拉·德本奇》和《拉贝勒·费罗尼埃》),画中的女主角是米兰公爵卢多维哥·史弗萨的情妇,备受宠幸。
38、克拉姆斯柯——无名女郎
画中的女郎是谁,至今仍是个谜,比蒙娜丽莎的身份还要神秘。
39、让·热尔曼·德鲁埃——被囚禁的马里尤斯
有人能说出这幅画的背景吗?
40、毕加索——哭泣的女人
刻画了一位极其悲伤的女人,悲凄的命运和感情由粗放的颜色和劲利的笔触反映出来。人物的眼睛、嘴唇、鼻子似乎杂乱无章,支离颠倒,具有常人难以理喻的特点。这幅人物画是毕加索不朽巨作之一。女人脸部扭曲和断裂的方式是立体派手法的一个发展。
41、高更——塔希堤妇女
1891年作者只身来到南太平洋的塔希堤岛去领略岛上那种远离城市喧嚣的独特风情。1895年作者返回巴黎后创作了此画。
42、梵高——第一步
这作品是梵高临摹自米勒的同名作品。画面是一个农村的耕地,背面是农民的房屋。画的右方一位农妇扶着小女儿帮助她学步。左方女婴的农民父亲蹲在地上张开双手鼓励她向前走。
这虽然是梵高临摹米勒的作品,但是整幅画都显露出梵高个人的风格。画面用色鲜明,多用蓝,黄和绿色。这些高明度及属于自然界的颜色,让人感受到活跃的生命力。他让画中的人和物框上厚实的黑色线条,这明显是受到日本艺术的影响,亦让画面增加实在的感觉。
43、雷诺阿——布吉瓦的舞会
这是雷诺阿舞会系列的三幅挂画中的一幅。三幅画中三对舞伴,三个场合,三场舞会,三段爱情的发生。
44、居斯塔夫·库尔贝--筛麦妇
库尔贝画过许多妇女形象,而以这幅画中的筛麦女子最朴实、最能体现他的美学思想。你能体会到吗?
45、这可是梵高的代表作--向日葵
对于梵高而言,向日葵这种花是表现他思想的最佳题材。夏季短暂,向日葵的花期更是不长,而梵高亦如向日葵般结束了自己短暂的一生。称他为向日葵画家,应该是恰如其分。
46、米开朗基罗--创造亚当
1508年他被迫接受了西斯廷礼拜堂屋顶壁画的任务,他当时的心情是悲愤的,不料此壁画后来成为他生平最大杰作。
47、马奈--吹笛子的少年
马奈是最早打破传统的棕褐色调,使画面明亮、有外光新鲜感的画家。这幅画在总的暗调子中,突出几块明亮鲜艳的色彩,使之更加响亮耀眼。
48、莫奈——打伞的女人
1892年,莫奈与爱丽丝·欧希德再婚,这幅画是以爱丽丝与前夫所生的女儿苏珊娜为模特儿所创作的。
49、毕加索——梦
毕加索用最简单的绘画表现出了一个在梦境和现实中的少女,他独特的表现手法给观者更多的想象空间和思维自由性!
50、达芬奇——岩间圣母
画中人物虽然被一团潮湿的空气所包围,但是人体的轮廓在昏暗山岩的衬托下还是能明显地辨析出来。奇怪形状的悬石从湿漉漉的岩体上垂下,具有植物学准确性的花草竟能辨别出鸢尾花,银莲花,紫罗兰和一些蕨类植物。年轻的母亲以温柔的手搂抱着下跪的幼婴约翰,她的另一只手则向儿子伸过去。天使面向着观众,把他们引向画中,用手指示着这个场面。一连串手势代表保护、指示、祝福等含义。
51、弗美尔——倒牛奶的女仆
该画作于1685年,构图不很复杂,轮廓较清晰,环境纯朴。将一个简朴的厨房画得很有感情,甚至能令不少观者产生不同的怀旧心理。女佣人是个非常健壮的村妇,她塞起了胸前围裙的一角,忙着准备早餐。所有人和物的质感都很强烈。
52、门采尔——腓特烈听桑索西长笛音乐会
写实手法体现于画面的每一处细节。幻妙的音乐,精致的灯盏,婉转的长笛,闪烁的烛光,每一种物象的和谐构置复原了一幅展现上层社会风貌的画面,朦胧的黄色调蕴含着几分诗的光华,将暖意聚焦于画面中心,暗褐色的背景逐步向外延伸,主体形象手持长笛,略带沉思,美妙的音符流淌着抒情的旋律,与豪华气派、雍容华贵的宫廷生活产生视觉与听觉的和谐之美。
53、列维坦——白桦丛
作者尝试描绘阳光照在桦树林中的光感和空气感,具有鲜明的印象派画风。
54、梵高——星空
作为表现性的后印象主义画家梵高的作品,这幅画有很强的笔触。油画中的主色调蓝色代表不开心、阴沉的感觉。很粗的笔触代表忧愁。画中景象是一个望出窗外的景象。画中的树是柏树,但画得像黑色火舌一般,直上云端,令人有不安之感。天空的纹理像涡状星系,并伴随众多星点,而月亮则是以昏黄的月蚀形式出现。整幅画中,底部的村落是以平直、粗短的线条绘画,表现出一种宁静;但与上部粗犷弯曲的线条却产生强烈的对比,在这种高度夸张变形和强烈视觉对比中体现出了画家躁动不安的情感和迷幻的意象世界。
55、列宾——伏尔加河上的纤夫
画中的纤夫共有11个人,约略分成三组。每一个形象都被列宾仔细推敲过,画过人物写生。他们的年龄、经历、性格、体力以及他们的精神气质各不相同。画家把这些性格作了高度的典型化,又都统一在主题之中。在画家本人的记述里,他对每一个人的背景都有详细介绍,各位有机会可以去看看。看来作画也要搞背景调查……
56、马奈晚年的代表作——福利·贝热尔的吧台
创作于1882年,这幅画是作者生前最后一次刻画他所熟悉和喜欢的巴黎喧嚣和豪华的生活。
57、委拉斯凯兹——宫娥
这是一幅超级有内涵的画,是应西班牙国王菲利普四世的要求画的。在画中,画家没有直接画出国王与王后,而是让画面中央部位(邻近景深处)的一面镜子反射他们的形象。福科在他的著名的《词与物》中解读这幅油画时指出,“我们要假装不知道景深处的镜子到底反射的是谁,并在其存在的概念上质问这反射为何”,如此就会看到,“当目光以直角穿越画面时,主体与客体、观众与模特,都在无数次交换角色”,这样,这幅画变成了“古典表象的表象”、它指向“一种本质性的虚无”、“相似性的基础的瓦解”、“主体的取消”,总之,这是一个无主体的开放的民主的空间。
58、鲁本斯——海伦娜.弗尔曼肖像
世界十大名画之一。佛兰德斯的鲁本斯、意大利的卡拉瓦乔、荷兰的伦勃朗和西班牙的委拉斯凯兹是17世纪欧洲大陆四位鼎立的大画家。
59、德加——女芭蕾演员
表现了舞女内心的孤独与寂寞。
60、拉斐尔——花园中的圣母
一天,拉斐尔在花园中散步,看见一位美丽的少女正在花丛中剪枝,艺术家被她那富于魅力的形象所吸引,立即敏捷地将这位姑娘的形象速写下来。不久,他用这位少女做模特儿,创作了这幅名画。
61、艾伊瓦佐夫斯基——九级浪
海上每次发生风暴总是以第九级浪头最险恶,最可怕。九级浪到来轻则摧帆断桅,重则船覆人亡。所以,要躲过它的巨大摧毁性威力几乎是不可能的。画家的立意就是要表现人们征服这九级风浪。它描绘了断桅上的人们战胜惊涛骇浪的无畏勇气和决心,表现了人与自然拼搏的顽强意志和壮观景象。这是一幅关于人和自然的颂歌,使人震动,也使人动情,给人以难忘的印象。
62、约瑟夫·玛丽·维安——贩卖孩子的商人
画中女主人被刻划得高贵而矜持,女商人则从提篮里抓出一个带翅膀的小男孩(无疑这是小天使),构成一个充满戏剧性的场面。如果说画家描绘的是当时社会现实的话,那么那个正在被贩卖的长着翅膀的孩子,无疑又给作品增添了扑朔迷离的色彩。
63、莫奈——睡莲组图
作者用20多年的时间养睡莲、画睡莲,让全世界都跟着他为这种植物着迷。他的《睡莲》系列画作一直是收藏家追捧的精品。
64、爱德华·蒙克——呐喊
非常有名的一幅画,它描绘了一个面容近似骷髅的人,双手捂住耳朵,站在一条看不见首尾的公路桥上,似乎由于惊吓而大声呐喊。画家以版画的方式,把红、蓝、绿、赭石的色线,组成流动的河水与天空的形状,造成—种游动与飘忽的动态,给人以不安感,似乎是一场“恶梦”的再现。它象征着“世纪末”人们的彷徨情绪。
65、乔尔乔内——女占卜师
这幅画是世界十大名画之一。
66、雷诺阿——伞
据说画面上左手提篮子的女人是以雷诺阿之妻阿林为模特的。
67、波提切利的代表作——维纳斯的诞生
画面上人物的体态和衣纹表现十分出色,人物与自然背景也达到巧妙的和谐统一。维纳斯是那样无动于衷地以羞怯和幽怨的感情在对待一切,她对于生活的未来不是充满乐观的信心,而是感到惆怅和迷惑,这也是波提切利矛盾世界观的反映。
68、路易斯·埃克托尔·勒鲁——维苏威火山爆发
画家以强烈的明暗对比手法,刻画了维苏威火山爆发瞬间人们的惊恐与绝望。
69、拉斐尔——西斯廷圣母
这幅画曾被网友PS得面目全非,罪过罪过……
70、毕加索成名作——亚威农少女
这幅画在以后的十几年中使法国的立体主义绘画得到空前的发展,甚而波及到其他领域。不仅在美术上,连芭蕾舞、舞台设计、文学、音乐上,都引起了共鸣……
71、梵高——鸢尾花
1892年,唐基(梵高的朋友)以300法郎的价格将这幅画卖给了评论家奥克塔夫·米尔博。他是梵高作品最早的赏识者之一,这幅画在他死后不断地买卖,1988年的拍卖会上,有人叫出了5300万美元的天价。我们由此可以看出人们对“价值”的认识及衡量。梵高就是梵高!
72、约翰内斯·维米尔——戴珍珠耳环的少女
美国女作家崔西·雪佛兰看到这幅作品时一下子被打动了,她将其改编为同名小说并立刻在美国图书排行榜上占据高位。导演彼得·韦伯看过这本根据名画改编的书后,又立刻将其改编为感人至深的爱情电影并大获好评。这张画超级神奇吧?
73、米开朗基罗--最后的审判
1535年末,教皇保罗三世不顾作者年事已高,要他为西斯庭教堂祭坛后面的大墙上绘制壁画。教皇这种疯狂的艺术剥削行为,使米开朗基罗身心俱悴。当时,米开朗基罗正经历着精神与信仰的危机,他选择《最后的审判》这一主题,展现了他的痛苦。
74、列奥纳多·达·芬奇——最后的晚餐
画面利用透视原理,使观众感觉房间随画面作了自然延伸。为了构图使图做得比正常就餐的距离更近,并且分成四组,在耶稣周围形成波浪状的层次。越靠近耶稣的门徒越显得激动。耶稣坐在正中间,他摊开双手镇定自若,和周围紧张的门徒形成鲜明的对比。耶稣背后的门外是祥和的外景,明亮的天空在他头上仿佛一道光环。他的双眼注视画外,仿佛看穿了世间的一切炎凉。
75、劳特累克——红磨坊舞会(法国 1890年 115.5x150cm 布油彩 费城艺术博物馆)
在以绿色为主调的环境衬托下红衣女子显得鲜明突出,一群绅士活跃其中。画面中心一对男女翩翩起舞,那舞男的身影随意屈伸跳动着,沉醉在半是幽默、半是纵情恣肆的状态中;舞女翘起腿,提起长裙踢踏着,扭摆着,充分展现出放浪形骸的姿情,但是他们的面部表情却十分呆板,好像疯狂的动作只是一种习惯反应或是一种下意识的需要。
76、罗赛蒂——白日梦(英国 1880年 157.5cm×92.7cm 布 油彩 伦敦维多利亚和阿尔伯特美术馆)
1872年,具有诗人气质的英国画家罗赛蒂,与珍妮.莫里斯产生了炽烈的爱情,这一幅《白日梦》即作于这段时期。在这幅以珍妮.莫里斯为模特儿的《白日梦》上,女人形象仍充满着某种神秘感。你看她那颓唐的形象,几乎遮住了半个脑袋的浓密的鬈发,修长的脖子,厚而富于性感的嘴唇,神情是那样感伤;右手无力地挽住树枝,左手搭落在膝间的书本上,掌心一枝摘下的海棠,象征着青春即将枯萎。
77、杜米埃——三等车厢(法国 约1863-1865年 65.4x90.2cm 布油彩 渥太华加拿大国家美术馆)
拥挤的狭小空间里,突出描绘前排三个人物,概括表现后面一群人,以坐椅靠背分隔前后,这是生活中极平常的现象,但揭示了法国社会的等级制,在这三等车厢里坐着的都是处于社会底层的公民。三个主体特写人物中,最突出的是位满脸皱纹的老妇人,人们从她的神态可见她的生活经历。靠着她左右的两个人,一个入睡的少年和一位带婴儿的母亲,他们的形象本身可明白表现出他们的社会地位,背后的人群可从不同面貌的头像中体现不同人物的地位和个性。
78、马蒂斯——舞蹈(法国 1910年 油画 269cm×391cm 圣彼得堡艾尔米塔什博物馆藏)
“舞蹈”是马蒂斯最为著名的代表作品之一,画面上,五个裸体的女子手拉着手兴奋地围成一圈,既保持着永久的动态,又给人以平和的静感。在这一作品中,纯净饱满的色彩和色彩间强烈的对比代替了一切阐释和言说,色块自己构成了画面上的舞蹈,他们的交界显得坚硬而紧张,节奏在某种意义上被切割、不连贯中却依然显得流畅,通过这种方式,马蒂斯把舞蹈、音乐等多种艺术元素融合起来。
79、佩宏诺——少女与猫(法国 1745年 粉彩 23×20厘米)
作品描绘的是一位身穿蓝色裙子的少女抱着一只黑色的花猫。作者以神秘的蓝色为主色调,舍弃了繁琐的背影,通过猫的灵动映衬出美丽少女的冰晶玉洁之美。佩宏诺(J-B.Perronneau)(1715-1783) ,法国画家。
80、死与火 克利 瑞士 1940 年 46 × 44cm 布面油画 瑞士伯尔尼克里基金会
《死与火》是画家在生命的最后岁月,身患重病的情况下创作的,画面上弥漫着一种浓厚的凄凉和哀愁的氛围,充满艺术的感染力。画中粗重的黑色线条隐藏着一种不堪负荷的沉重。中间由符号语言组成的苍白的人物形象,就像一个骷髅头一样,让人感受到一种死亡的预示。仔细观察会发现这个形象的眼睛和嘴巴是由“T”、“O”、“D”三个字母组成,而这三个字母组成的“tod”一词,在德语中正是死亡的意思。
82、亨利·卢梭——梦(法国 1910年 布面油画)
《梦》是卢梭逝世前最后一幅杰出的油画作品,代表了卢梭的的真实风格与追求。在画面左角,卢梭将他初恋时的情人画在沙发长椅上,置身于充满梦幻的热带丛林中。在这片森林里,奇花异草郁郁苍苍,两只狮子虎视眈眈,还有隐藏在森林深处的大象和禽鸟,以及惨淡月光下吹奏长笛的黑人,营造了一种异国情调和带有神秘意味的梦幻之境。画家在这幅画中所创造的奇妙而迷人的境界,正式借用梦境超脱于现实的那种神秘与荒诞,给众造成难以言状的激动。
89、红、白、蓝的菱形画 蒙德里安 荷兰
这幅《红、白、蓝的菱形画》是一幅最能代表蒙德里安艺术思想的作品。画面把一个正方形按菱形的样式放置,通过长短不同的水平线和竖直线把画面分割成了诸多的三角形、正方和长方形以及各种不规则图形。这时,当我们仔细分析时就会感觉到这其中富于变化,包罗万象的艺术特色,就如同我国传统文化中道教精美绝伦的“八卦图”一样,暗含玄机。画家进一步在这众多的图形中,填充了单纯的红、黄、蓝等原色。使画面在造型之外又增添了变化的因素。
90、库因芝——第聂伯河上的月夜(俄国 1880年 麻布油画 105cm×144cm 藏莫斯科特列恰科夫美术博物馆)
一般人的概念中,都已经熟悉了用黄色的或是银白色来画月光,但在这幅画中,库因芝却是选用了一种粉绿色来画出月光,看上去似乎不可思议,但在整幅画中这颜色却无比地谐调,又无可替代,第聂伯河静静地躺在深暗色的河床中,闪耀着粼粼的光波,伫立在画前的观众犹如听到了隐隐的涛声,嗅到了蒙蒙的水汽,它犹如一首抒情的诗篇,一下子就慑动了全体观众的心,这正是“人人心中所有,人人笔下所无”的情景。
91、塔德玛——埃拉加巴卢斯的玫瑰(荷兰 1888年 画布油画 132.70×214.40厘米)
这幅画是以罗马史上臭名昭著的皇帝埃拉加巴卢斯为依据创作的。清明亮丽的环境中,走动着绝色佳丽。而与这一切形成鲜明反差的是严酷的现实,通过布景与色彩把它表现了出来。塔德玛描述了埃拉加巴卢斯的一个表面娱乐大众而实质十分诡异的主意:往出席皇帝晚餐的客人身上洒玫瑰花瓣。但是花瓣洒得如此之多,甚至把一些食客埋在底下喘不过气来。画家把皇帝安置在宝座上,观察着受苦的食客,旁边坐着皇帝的母亲和宠臣。
92、达利——记忆的永恒(1931年,布上油画,24x33厘米,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藏)
画面展现的是一片空旷的海滩,海滩上躺着一只似马非马的怪物,它的前部又像是一个只有眼睫毛、鼻子和舌头荒诞地组合在一起的人头残部;怪物的一旁有一个平台,平台上长着一棵枯死的树;而最令人惊奇的是出现在这幅画中的好几只钟表都变成了柔软的有延展性的东西,它们显得软塌塌的,或挂在树枝上,或搭在平台上,或披在怪物的背上,好像这些用金属、玻璃等坚硬物质制成的钟表在太久的时间中已经疲惫不堪了,于是都松垮下来。
93、斯特拉德威克——无言的歌(英国 1875年画布油画,74.50×99.50厘米)
《无言的歌》是1876年斯特拉德威克唯一一幅获准在英国皇家学院画廊参展的作品。该画售出后,他得以购置了一间画室,并开始了独立的画家生涯。这件事,在当时的英国艺术界曾引起轰动。乔治·肖伯纳回忆说,斯特拉德威克是几经努力才将《无言的歌》放进皇家学院画廊的,不过参展之后,就获得巨大成功。《无言的歌》画的是位目光传递爱意的窈窕女性,而周围的鸟鸣声又似乎揭示了她的某种思乡之情。
94、朱尔斯·勒菲弗尔——真理(法国 1870年 265cm*112cm 布 油彩 巴黎奥赛博物馆藏)
这是具有象征意义的构思。画家以浪漫主义绘画的手法,描绘了身材修长的窈窕少女,少女纯净的眼睛凝视前方,体态匀称,曲线流畅,富于青春活力。无疑,美丽的裸体少女是真理的象征。她一手高举着“光明”,一手紧握一根绳索,形象地说明了真理既复杂又单纯。
95、杜普教授的解剖课 伦勃郎 荷兰 1632年 油画 169.5×216.5厘米 藏海牙博物馆
这幅画为画家26岁时的成名之作。画家应阿姆斯特丹外科医生行会委托,为他们的行会成员画团体肖像。画中人物全部是真实的,主讲人是著名的蒂尔普医生,他作为主要人物,占有画面的一侧主要位置,其余人物以各自专注神态,有变化地穿插安排在一个有深度的平面上,使每个人物所处的位置互不遮挡,并且不受透视影响,大小基本相同,否则订画人是不接受的。
96、波因特——出水芙蓉(1836-1919年,英国, 1900年,56x43cm 布油彩 私人藏)
这幅画表现了两个正在沐浴的青年女子,她们正在嬉闹,展示出胴体的娇美,也流露出天真无邪的品性。浴室内光线柔和,装饰华丽,侧光把侧身斜坐女子的丰满苗条渲染得淋漓尽致,而反光则将正在洗浴的女子丰满的身体突出出来。画面以写实为主,强调了光色、冷暖的关系与对比,营造了一个温馨的世界。
97、下楼梯的裸女 杜尚 1912年 布上油画 147.3×88.9厘米 现藏费城艺术博物馆
1912年,一个名叫杜尚的青年将一幅名叫《下楼梯的裸女》的油画交到了一个由“立体主义者”举办的独立沙龙画展。可是主办方看了这个作品后不满意,希望杜尚能把画作拿回去修改一下再来展览。可是杜尚一言不发地把画拿走了。到了第二年,美国有史以来第一次举办“国际现代艺术展”,《下楼梯的裸女》却成了整个展览中最引人注目的作品之一。但《华尔街日报》则是这么评价它的:“标题牛头不对马嘴,画布上没有裸体的人,不管你怎么用心看,也不管你从什么角度看,都只能看到一块画布。”
98、克里姆特——吻(奥地利 1908年 布面油画 180×180cm 奥地利维也纳奥地利美术馆)
这是一幅表现爱的抽象主题寓意的杰作。在开满鲜花的草地上,男人轻柔地抱起女人的头,富有激情地亲吻着女主人公的脸颊。男人身上的装饰都是方正色块,由黑白黄三色方块构成,象征了男人棱角分明,坚强的特质。女人身上是感性的圆形图案与流动的线条,代表了女性的柔媚和温柔圆润。女人一条手臂搂着男人的脖颈,一只手紧抓着男人的手,闭着眼睛尽情享受着幸福的感觉。她的表情是迷醉的、满足的,甚至似乎还有些害怕这幸福时刻的结束。
99、席勒——斜卧的女人
这是席勒重要的代表性作品。画面上的女人瘦骨嶙峋、皮包骨头,身上一根根突出的筋骨清晰可见,并且遍体鳞伤、血迹斑斑,好像是刚刚制作成的人体标本一般。她们病态地扭曲在一堆褶皱的烂布上,似乎是在病痛中的惊悸拥抱,或者是死亡之前的最后挣扎。一堆堆仿佛波浪一样的褶皱衬布,仿佛是坟墓上飞舞的祭纸,让人眼花缭乱,充满焦灼和窒息的烦躁,周边刺目的黄色更是让人眩晕和慌乱。
100、莫迪里阿尼——软垫上的裸女(意大利 1917~1918年 60×92cm 布面油画)
这是画家风格成熟后的一幅重要作品。画面上一个裸体的黑发女子仰面躺在一个软垫上,造型大胆而裸露。整体看上去面容憔悴,身体羸弱无力,软软地躺在那里,仿佛正患着大病一样。故意拉长的颈部把画中女子莫名的忧郁和悲伤表现的很充分、张扬。而夸张的细长身体有一种变形的和谐和匀称,给人一种打破常规的视觉美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