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怪人怪事

中国人最好别信耶稣

时间:2018-09-15 18:00:43

首先说明一下,本人十分尊重宗教信仰,从来没有诋毁的意思!但是作为一个中国人,已经习惯了无神主义!我们敬天敬地敬祖先!心怀天下,勤劳致富,个人觉得没有什么不好的!人生一世,何必要受所谓教义教条约束!所以说中国人最好别信耶稣,毕竟外来的宗教,不接地气!中国人,难道真的就像“某些人”说的那样没有自己的信仰吗?本期《超级中国》系列文之“信仰的力量”,

中国人最好别信耶稣

还在认为中国人没有信仰?留学生亲笔:中国人的信仰震撼了欧美人

你对自己民族的信仰了解有多少?是什么样的力量才能让中华民族屹立在世界之巅数千年而不倒?又是什么样的力量推动着中华民族从跌落的谷底中迅速爬起?中国人,难道真的就像“某些人”说的那样没有自己的信仰吗?

本期《超级中国》系列文之“信仰的力量”,我们将从心中的家国、千古的仁和、天地的感知、精神的传承、美好的展望等五个方面切入,结合海内外不同视角,纵贯古今,带给您一个别有韵味的、撼动世界的——超级中国!

1.【家国心中有,河川有情怀】

能让中华民族屹立千年却依旧“家国安在”的核心是什么?我们时常忽视了这一伟大的信仰——对家国的信仰。所谓的“家国”两个字,既是属于中国人柴米油盐的日子中的一种文化符号,也是中国人最根本的信仰载体。

中国人,带着这样的信仰,一路走过了数千年的风雨,也走向了世界各地。所以,从古至今,中国人就有“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胸怀,更有“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英勇胆魄,而即便是在更为多元化的今天,这样的信仰也支撑着中国人走向更遥远的地方,因为不管走到哪里,在中国人的身后,都有自己用生命和灵魂捍卫的家国。也因此,不管中国人走到哪里,都会被冠名“爱国者”的称号。

早前在我西方留学的课堂上,来自欧洲的教授曾经抛出了一张西方人眼中的世界地图,地图上,中国的那一块被用红色标注,而标注的内容就是“爱国者”的字样。这引发了不少西方人的疑惑,他们不解,甚至对此有深刻的误会。后来,在一次课题的测验中,教授直接问了我相关的问题,他表达了对于中国人“爱国”热情的不解,我告诉他:这就是中国人信仰的一种体现,是中国人“家国”信仰的力量所在——因为这样的信仰,中国人不管身在何方,都心系家国。所以,中国才能屹立几千年不倒,成为世界上唯一一个强大了数千年依旧生机勃勃的世界强国。

从现实的角度来说,对于中国人而言,与其信耶稣救世,不如信自己捍卫下来的家国;与其等待上帝救赎,不如用自己的力量创造更好的家国。就像西方人信仰耶稣而不容许任何人侮辱侵犯他一样,中国人也不容许任何人伤害自己的“家和国”。对于中国人来说,“家”和“国”是一体的,都是自己身后最强大的精神源泉。

而另一方面,对“家国”的信仰,也根深蒂固在了中国人的文化情怀中,以至于明月有泪,山河有血。从古至今,中国人的文化作品中有半壁江山是与家国相关的,甚至是老百姓茶余饭后的谈话,都会祈愿“国泰民安”。从孩童时期吟唱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到年长时心怀天下的“一寸丹心图报国,两行清泪为思亲”的百般愁情,所谓的中国式信仰,伴随中国人的一生,直至生命的终点。而依托着这样伟大的信仰所形成的强大的民族凝聚力与爆发力,也在不断书写着世人眼中的“不可思议”,以至于这个曾经落魄到一无所有的大国,竟在短短的几十年内迅速复苏,再一次撼动了世界,成为了又一个崭新的“超级中国”。

2.【祈愿天下和,信义天下知】

所谓强大,不是用自己的蛮力去征服与劫掠世界,而是用自己的友善去引领世界。因为真正的强大源自文明,而野蛮不是文明。

曾有不少中外学者公然讽刺说:“当西方人掌握了航海技术之后,利用中国人发明的指南针开启了殖民时代,还用中国人发明的炮火将中国人打得落花流水,而中国人却利用着自己曾领先世界的技术,出海宣扬自己的国力强盛,放烟花赏玩,真是可笑”。乍一听起来,说得似乎在理,但细思极恐,因为这样的思维,是“以野蛮为荣”的逆文明思维。

而在中国人的骨子里,由内而外的是“以和为贵”、“以仁为章”,对自己如此,对世界也如此。因为中国人的信仰里,“和”与“仁”是纽带,这也是中国人行事做人的“标榜”。古时的中国人用自己的强大文明来辐射世界,以至于在少有兵卒相见的情况下出现了“万朝来贺”盛况,从古长安出发,沿着丝路,将中国的发展成果同世界分享,引领着世界发展了数千年。而即便是到了今天,这个伟大的国度依旧如此——当中国人再次屹立在世界之巅,新时代的海上丝绸之路与陆上丝绸之路再次开启,中国人再次以雄厚的实力与世界分享自己的经济、文化与科技的发展成果。这个复兴的伟大国度,用自己的信仰,再次诠释了何为大国,何为文明的华夏民族。

从支援非洲的铁路建设,到派兵远赴战乱地区维和;从经济上援助拉美,到展望全球未来的亚投行和一带一路的建设,中国人用自己的信仰之力推动着世界的发展,也在不费兵卒与炮火的情况下,受到了世界的敬仰,成为了又一个新时代的领头羊。

以“和”为贵,以“仁”为章,所谓大国风度与大国子民之气魄,皆出于此。而所谓强大,也莫过于此。比起野蛮的强大,中国式的文明强大更显光彩。而这,也正是这个国家总能在不同的时代给世界留下浓墨重彩的重要原因。

所以,中国人,请坚守你的信仰,因为你信仰中的“仁”、“和”二字,正是这个民族的文明之根本。

3.【敬天也敬地,勤劳也抗争】

自古以来,中国人就有敬拜天地的习俗。上到古时帝王举国跪拜和祈愿,下到平民百姓烧香求福,不论是哪个时代,中国人都以天地为敬,不敢有稍许亵渎。从一个更深层次的角度来说,所谓的“天地”亦是中国人信仰的精神载体。

到西方之后,我发现了一个很明显的差异:西方人逢年过节,去的是教堂,拜的上帝,他们崇拜的是众神;而中国人,每到逢年过节,回的是家,去的是祠堂,拜的是天地。这从表面上看,似乎天地之于中国人,好比上帝之于西方人,但如果深入剖析,这二者便会出现根本性的区别——虽然敬拜天地,但中国人秉着的却是与天地斗的精神,人们之敬拜,祈求的不过是风调雨顺,好让劳动的成果更丰厚些,精神的根本还是“脚踏实地”,但西方人之信仰,是源自上帝的给予与救赎,更多的是索取。

曾有一个来自美国哈佛大学的大卫教授在一次课堂中说过下面这样一段话:

“在我们美国人的神话里,火是上帝赐予的;在希腊的神话里,火是普罗米修斯偷来的;可是在中国的神话里,火是他们的祖先钻木取火靠坚强与不屑努力得来的!这就是区别,中国人用这样的故事教育自己的后代要与自然作斗争。而面对末日洪水,我们西方人在诺亚方舟里躲避,但中国人的祖先战胜了洪水!如果你们去读一下中国神话,你会觉得他们的故事很不可思议,抛开故事情节,你就会发现只有两个字:抗争!假如有一座山挡在你的门前,你是选择搬家还是挖隧道?显而易见,搬家是最好的选择。然而在中国的故事里,他们却把山搬开了!可惜,这样的精神内核,我们的神话里却不存在,我们的神话是听从神的安排。每个国家都有太阳神的传说,在部落时代,太阳神有着绝对的权威。纵览所有太阳神的神话你会发现,只有中国人的神话里有敢于挑战太阳神的故事:有一个人因为太阳太热,就去追太阳,想要把太阳摘下来(夸父追日)。当然,最后他累死了。我听到很多人在笑,这太遗憾了,因为你们笑这个人不自量力,正是证明了你们没有挑战困难的意识。但是中国的神话里,人们把他当做英雄来传颂,因为他敢于和看起来难以战胜的力量作斗争。在另一个故事里,他们终于把太阳射下来了(后羿射日),中国人的祖先用这样的故事告诉后代:可以输,但不能屈服。中国人听着这样的神话故事长大,勇于抗争的精神已经成为遗传基因,他们自己意识不到,但会像祖先一样坚强。因此你们现在再想到中国人倔强的不服输精神,就容易理解多了,这是他们屹立至今的原因。”

很显然,这是一位对中国文化相当了解的西方学者。也正如他所言,中国人的精神信仰里,是与天地间自然万物斗争的强大力量,也正是这样的信仰力量,才催生出中国人“与天斗其乐无穷,与地斗其乐无穷”的豁达精神与奋斗精神。换一句话说就是:中国人信仰自然万物,敬拜天地风雨,一是源自敬畏,二是来自亘古不变的斗争精神。而中国人对天地万物信仰的根本——是勤劳与抗争。

无疑,曾经辉煌了五千年的超级中国,靠的就是这样的精神信仰一路走来的,而如今,重返辉煌的中国,靠的也正是这样的信仰之力,撼动世界的同时,也推动着自己朝着更美好的未来前进。

4.【百家虽久远,精华世代传】

中国人,你可知道,你和你的民族饱富生机的原因是什么?这个民族又为什么能强大数千年呢?原因有很多,但最重要的莫过于——传承的精神信仰。

和大多数国家不同的是,中国人的信仰不是一个被条条框框束缚住的“固定模式”,所以在中国人的社会发展中,始终没有出现全民性的宗教信仰。换一句话说就是:中国人的信仰是精神信仰,除了根本的原则性问题外,会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发展(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就比如,在我们中国人的不同时代中,都有着对祖先的信仰存在。从表面上看,似乎中国人信仰的是祖先,但实际上,中国人对祖先更多的是敬重,而人们真正信仰的是祖先身上优秀的精神。所以,如果一个无恶不作、臭名昭著的人去世了,那么他就少有子孙敬拜,甚至是孤坟无人问;但如果一个德高望重、饱有功业的人去世了,那就会连左邻右舍、甚至是全村的人都来敬拜——因为大家敬重与信仰的是精神。而在不少的中国江南地区,虽然随着时代的发展,曾经的家规和祖训已经渐渐没了实物载体的踪迹,但其中的精神却依旧在祖祖辈辈的口口相传中传达着,这样的精神信仰与传承,不仅有着时代的特色,更有着地方特色,人们在时代发展的潮流中,不断地寻找和发展着更符合自己的精神信仰。

曾有一个美国人评论说:“100多年前,我们的传教士到中国去,发现中国人不排斥基督教,但很快,他们又发现,中国人看耶稣和其他的神没有区别,他们就只是觉得这个东西很好玩”;而另一位美国人则发出了疑问:“很多民族的文化都消失或者改变了,但中国还是中国,这是为什么呢?”我想,如果他们懂得了中国人的信仰是时代优秀的精神传承,那么他们就能解答自己内心的疑惑了。

简单来说,所谓中国式信仰,是传承发展的,就像曾经的诸子百家一样,虽然已经远去,但各家的精神之精华,都已经融入到了中国人的社会起居之中,看似无形,却在世代相传。当越来越多的精髓被中国人以信仰的形式不断传承发展,所集聚起来的,就是愈发强大的、坚不可摧的中国精神,而所谓“超级中国”,大概也源自于此。

5.【斗了千百年,我们信未来】

千百年来,我们中国人一路风雨跌宕地走来,摔倒过,但从未趴下。与天地斗,与自己斗,我们用自己的精神信仰,闯荡出属于自己的道路。

如今,当这个泱泱大国再度复苏,沉睡了百年的中国人再度觉醒,又一个超级中国的时代也将再度开启。坚守你的信仰吧,伟大的中国人!从一带一路出发,从脚踏实地开始,坚守时代,捍卫家国,让世界看见,中国式伟大的民族信仰是如何诠释全新的“超级中国”的!

此刻,请举起一杯酒,一敬天地,二敬家国,三敬先祖;告诉他们,我们会秉承中国人的信仰,大气凛然地走下去的,用中国的信仰力量创造属于我们这一代人的超级中国!

中国人为什么不信基督教?

或者说中国人接受基督教的主要障碍是什么? 每个人可能都会有这样或那样的解释。但在今天这个时代,除了上帝,人人都需要用数据说话。大数据分析可以帮助我们精准了解很多事情。

2014年12月,在对经济学家赵晓新浪微博长达三个月的数据分析之后,中国第一份信仰类大数据报告诞生。笔者透过对这份报告的仔细研读,结合个人的一些经验判断,归纳出当代中国人特别是中国的社会精英、知识分子不信基督教的四大障碍:拒洋教,讲“政治”,图现实,缺共鸣。本文则援引报告的相关内容并作简要评论,同时介绍一些书籍文本以及网络上的超文本链接,供读者进一步研讨。

【图为:作者安平】

关于赵晓新浪微博大数据分析报告

《 一 》

所谓大数据,数据首先要大。关于国人对基督教信仰态度的大数据分析可以从何做起呢?2010-2014年是微博独大的日子,也是大V崛起的时代。经济学家赵晓于2010年4月9日在新浪开通了自己的微博。当天,他发布了21条微博,其中除了专业性和社会性内容外,另有5条涉及教堂与耶稣,这一特殊表达显明了他的特殊身份——基督徒经济学家,及其特殊的使命——通过新媒体来分享个人的专业见解以及信仰认知。2011年12月,赵晓做客新浪微访谈时预判说:当中国进入2012年,将不仅是进入一个新的年份,而将进入经济下行、社会震荡、政治风险的一个新的年代。2012年2月王立军夜奔美领馆后,接下来各类大事件频频发生,中国经济也进入了前所未有的考验期,充分印证了其专业研判。而在中国的各类大事件发生时,赵晓则经常抓住热点,在微博发表观点与感悟,引发讨论与思考,并适时将关注引向灵魂、信仰和永恒。到2014年9月,赵晓新浪微博粉丝已达880万,涵盖社会各阶层,其中更以精英、白领和学生居多;微博内容总量达到467页 ,每页50条左右,连带产生数以百万千万次的转发与评论,信息点过亿。大数据分析成为可能。

2014年9月,笔者所在机构委托专业团队对赵晓微博进行数据分析。同年12月完成初稿,2015年3月定稿。这份中国第一份信仰类大数据报告约4万字,共分5章,对赵晓2011-2014年间所发2万条微博、粉丝的180万条评论,以及与其经常互动的25个典型群体博主的微博、互动往来及其话语特征变化,总量过亿的数据点,做了全面详细的分析。这在过去以问卷调查为主要方式进行调查取证、统计分析的时代,单从成本上讲就几乎是一项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为保持报告的独立性与客观性,研究团队在报告定稿之前,未与赵晓做任何相关讨论;并始终以研究者的角度来分析呈现,而不做太多解读。甚至也没有预设的研究方向,而只求从数据中发现奥秘。

这份报告认为:“作为基督徒公知,(赵晓)其微博覆盖从政治、经济、历史、文化、 教会、国家、民主宪政、反腐败、 教育、教会、信仰等种类繁多的话题,这些微博帖子不仅体现了他个人的思想、视野、兴趣、态度、 观察、所喜所忧,同时是一个公开的观点分享与思想交锋的平台。读者、评论者,评论内容,内容的关键词使用,词频统计都为观察一般公众对待基督教的态度,提供了一个真实、自然的大规模语言样本库。”

中国人接受基督教的四大文化和心理障碍

《 二 》

正因如此,这份大数据分析报告也就直观而具体地揭示了当代中国人特别是中国的社会精英、知识分子对基督教的认知和态度,以及背后的原因和障碍。归纳起来有以下四个方面:

障碍一:拒洋教:基督教是洋教、是外来势力,宣教士往往“别有用心”

报告援引1:“洋教”这个关键词一共出现了571次 。赵晓微博上关于 “基督教”的微博,均引起很大争议。反对的人以“洋教”发表自己的拒斥观点,支持的人说基督教是普世宗教,但碰撞既没有形成焦点,更没有达成一致,最终双方不欢而散。看得出来,“洋教”仍然是多数国人对待基督教的印象认识,甚至认为基督教是外来势力的一部分,会侵蚀中国文化甚至颠覆中国。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崛起,“平等”、“开放”成为社会主流理念,人们倾向于用更开放的全球视角看问题,基督教题材的文章、影视作品也越来越成为生活中的一部分,在许多中国人热烈拥抱基督信仰的同时,基督教也还会长久困扰着更多的中国人,中国人将在试着了解这个宗教的时候,也将筑墙防范。

简要评论:在中国人早已不再把外来事务冠以洋这个洋那个,并以此区分好坏高下、决定亲疏远近的时代,传入中国至少已经1500年的基督教为什么还会被语带贬义地称为“洋教”呢?为什么同样源于中东的伊斯兰教、源于印度的佛教就不会被当作“洋教”?这是多方特别是中国的基督徒知识分子需要反思的问题,更足见当今社会对基督教的排斥仍然有一定的群众基础和文化基础,而对基督教一些显性的打压也并非只是出于某个人的宗教取向或政治投机,同样,也不要指望某领导人信主或若是政府宽容乃至背书基督教就会带来基督教在中国的生根与繁荣。从未来趋势看,一方面,中国老百姓离义和团有多远,基督教离“洋教”也就有多远;另一方面,中国基督徒尤其是精英基督徒离社会和民众有多远,基督教离“洋教”就有多近。基督教在中国的传播迫切需要中国式的保罗。

报告援引2:长期以来,中国的教会历史被政治、社会和学者涂上了厚厚的油彩。这些油彩自然而然地被带入到微博的公共讨论中来。非常遗憾,基督教(新教)入华的事实一直被片面和负面地书写,西方传教士的形象虽不再被完全妖魔化或刻意丑化,但其对中国现代文明的贡献仍被有意无意地忽略或刻意缩小,社会大众对此缺乏全面公允的认识;另外,教会(罗马天主教会)黑暗时期的一些作为,如宗教裁判所等被强烈放大,留给人们基督教专制腐败、束缚人性、阻碍科学进步的刻板印象,成为中国人特别是中国知识分子接受基督教的根深蒂固的心理、文化障碍。

简要评论:相比中国大陆,台湾、香港、新加坡的华人社会,从精英到普通百姓都充分肯定基督教传教士对当地的文明贡献。在中国,虽然大家对基督教的认识已经不再是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工具、传教士是其帮凶这样意识形态鲜明的程度,然而基督教是外来势力,传教士往往别有用心的观念仍占主流。新媒体带来了对所谓“主流偏见”的一定程度上的解构,但距离恢复真相和回归事实,依然任重道远。“历史虚无主义”一直以来都是中国社会向前发展的障碍。

推荐阅读《基督教对文明的影响》(阿尔文.施密特著,汪晓丹、赵巍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上海人民出版社,2013),本书以社会学家的严谨,从生命尊严、性道德、妇女地位、慈善、医疗保健、教育、经济、科学、政治、文学、艺术等各个方面,揭示了现代社会许多现行制度和价值观念的基督教渊源,一定会让你脑洞大开。

障碍二:讲“政治”:要保持“政治正确”,就得与基督教保持距离

报告援引:中国的公知们不分左右,对于制度腐败,他们一概深恶痛绝,因此在制度设计对比,权利制衡设计,民主宪政司法独立等问题上都很敢于发言。然而,从南到北看,凡涉及宗教话题,越是北方的公知越谨小慎微,甚至不敢提及。除了个人对基督教的认识和好恶之外,意识形态上的禁忌和保持“政治正确”恐怕是一个最为重要的原因。与此对比,北方的企业老总反倒更为大胆谈及信仰、上帝和基督。因为他们从经济发展中发现,有无教堂的市场经济的确有本质的不同,缺乏十字架的国家变革也就缺少了迈向现代的精神内核。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密不可分。值得一提的是一些学者型官员,他们对基督教的态度倒很值得玩味。微博中甚至偶然会提到基督教和基督徒,有时会主动@一些知名的基督徒,甚至也会分享基督教的诗歌。当然, 在与一些基督徒大V的往来互动中,他们会小心仔细地选择对象、回应内容和措辞。

简要评论:百度百科对“政治正确”有两个解释。解释一:在大部分语境中,“政治正确”一般是尊重、不侵犯弱势群体,因而要求(在公共场合)言辞要尽可能中立,以图不侵犯他人,保护弱势社群,但事实上其执行结果却一直富有争议。在一些自由意志主义者、保守主义者及不少评论员的观点中,政治正确一词本身“政治不正确”,属贬义词,与假道学的意义相类似;而支持者倾向采用中立语言、文明用语来形容政治正确的语句。解释二:在大多数社会主义国家,同样存在政治正确的情况。它的基本涵义是:“在涉及意识形态问题的事物中,要符合社会主义政治观念,即做到政治上的正确性。”在这里,“政治”其实是特指政治范畴中的“意识形态”。不过,与一般的“政治正确”相同,不同时期的“正确标准”也不尽相同,同样会出现完全相反的情况。

由此来看,这个原因其实也是第一个原因的作用体现,相信当历史进入不同时期,所谓的“正确标准”就会发生转换。从报告中看到随着商品经济在中国的高度发展,商人与知识分子的社会地位发生置换,其实际话语权日增,商人的价值观、道德素养、思想意识和社会行为正在对社会整体产生巨大而深远的影响。同时,商人比社会其它阶层更关心、关注、关切制度的变化和改革。他们也更具灵活性和“妥协精神”,相较不受意识形态捆绑,更能凝聚社会共识。现行公务员制度则吸引了很多优秀人才成为各级官员,他们的地位优势使其某种程度上同时具有信息和知识上的优势,是既得利益者,同时对制度利弊有更为深刻的体会。尽管商人与官员的社会观感一直不佳,但商人公知化、官员学者化将会从更深意义上积极促进中国社会的现代化,信仰或将随之走出政治藩篱。

障碍三:图现实:国人对金钱和科学的崇拜远胜对于灵魂及生命的关注

报告援引1:从经济主题的Top -100 的评论者的评论来看,大部分人是财经、产经、投资、金融方向的专业人士。他们关注赵晓微博的经济评论、时事评论、经济运行、发展预测,但是对于福音和信仰的信息,回应的程度非常低。他们令人惊讶地自动过滤了他传讲的福音和天国的信息。即使那些微博的转发和评论有的达到万次以上,这不得不令人感叹。

一切为了人民币,一切为了为现实工作和生活的福利;在偶像和上帝面前试图同时下注,代表了大部分的经济话题下关注赵晓的微博用户群体。

简要评论:在中国长期以来的大环境下,“灵魂”不是被政治化,就是被边缘化。特别当“不管白猫黑猫,抓住耗子就是好猫”这样的表述,从不强调意识形态斗争的初衷演变成为不分是非、不择手段,“闷声发大财”之惟利是图的代名词,金钱崇拜早已成了当今中国最大的信仰,社会则陷入了空前的信仰危机和道德危机。从这个角度上讲,“世俗化”不仅在西方,也成了在中国大陆基督信仰传播的主要障碍。但正如《圣经》所说,“人若赚得全世界,赔上自己的生命,有什么益处呢?人还能拿什么换生命呢?”(太15:26)“生命”这个词不只代表寿命与健康,更是指人的灵魂的归宿,代表着人对终极意义和价值的关怀(即孔子说的“天命”),代表着人对至高幸福的追求。推荐追求“天命人生”的朋友阅读一本好书:《一生的呼召》(葛尼斯,新世界出版社,2011年),赵晓博士为此书所写的中文版序也很到位

报告援引2:很多中国人会纠结于一个问题:基督教与科学的关系是什么?中国人倾向于从理性与科学的角度去思考和理解一切,难于进入超验及超理性的思维境界。中国人又深受进化论的影响,难于接受创造论的思想。然而,当今世界,互联网和科技创新以及最新的科学假设对于电影、人生观、世界观的影响越来越大,比如平行宇宙理论,比如刘慈欣的科幻小说三部曲 《三体》,其中包含的思维、世界观都已成为时下互联网圈子中流行的用语。在人工智慧、大数据、3D打印等当代科技快速发展的今天,基督教需要专业而通俗地诠释基督教与科学的关系的著作。

简要评论:推荐阅读《审判达尔文》(詹腓力,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年)。该书作者从各个方面对达尔文的进化论提出诘难,他所分析和引用的根据往往是既存的事实,指出了进化论所遇到的问题,本书因此支持和反对进化论两方面人士重要的参考工具。

障碍四:缺共鸣:基督教传播相对脱离社会,缺乏公共性;而社会对基督教信仰则缺乏深入了解

报告援引1:从搜索引擎为特征的 Web 1.0 时代开始,借助互联网的信息传播已经成为关键字的游戏。而关键字的选择和设计往往是需要换位思考。当人们寻求信仰的力量,思考人生意义的时候,当他们开始在网上搜寻的时候,他们使用的关键词是什么?哪些词会激起共鸣?哪些词又能吸引他们继续浏览?这些关键词会是下面基督徒最常使用、文章中最常出现的这些“专业术语”吗? 圣经、耶稣、 上帝、 基督 、基督徒、 重生 、见证、 圣礼 、宝血 、救赎 、十字架 ……但这些词是不是普通人特别是当今中国人最常使用的关键词呢?未必。

简要评论:在这个一切都可以上网找到答案的时代,基督教的话语体系与公共话语体系存在一定程度的不兼容现象,以致出现了寻找却寻不见的窘境。这固然有基督教传播手段相对落后的原因,但另一方面,也必须承认,有些词汇非“专业术语”不能准确表达,而且“专业术语”也有其魅力所在。比如基督徒用“喜乐”这个词所表达的感受,就不是“喜悦”、“快乐”、或者是“喜悦”+“快乐”所能充分表达的。但如何让基督徒的关键词走向公众传播、让大众关键词被基督徒们所关注,是一个值得探讨的大问题。

报告援引2:和大多公知一样,赵晓的微博关注时政、关注社会热点。话题主要集中在:社会公平(比如收入分配、住房问题)、社会道德(比如普遍 的道德沦丧)、信仰状况。由于社会话题的参与度高,社会话题往往是那些传播最广,被转发、评论最多的话题。另外,政府话题是今天中国精英知识分子的核心关注,无论是学界、商界、科技界。有意思的是,对时政话题参与积极的人,则更多对基督教持有较强的好感态度(比例为23%)。从社会问题、时政评论、美国、经济四个关键词评估参与评论的人群对福音的态度,报告发现:超过50%的人对基督教的态度是积极和正面的。

简要评论:那么,问题来了:百姓最关心的公共话题,基督徒、教会关心不关心?敢不敢关心,应不应该关心?在社会最为关注的公共议题上,基督徒们有没有可能提供足够的关怀、智慧的见解以及超越的出路?目前,基督徒明星等公众人物越来越多,但囿于多种原因不敢或不太懂得怎样在公共领域表达信仰。有些勇于表达的人士却又在一定程度上缺乏教会的支援。结果就是,灯没有被点在灯台上,基督教的思想、理念和文化仍然被边缘化,没有发挥应有的、积极正面的影响力。

报告援引3:谈基督教头头是道,但一般中国人其实分不清什么天主教、东正教、圣公会、新教,它们之间的关系究竟如何? 说到新教,又有改革宗、信义宗、福音派、自由派、灵恩派、宗派林立,就更令中国人眼花缭乱了。至于还有什么耶和华见证人、安息日会、巴哈伊、摩门教、耶稣青年会等等也在“传福音”,也很热情,也很有爱心,也说他们信的是基督……这些就更让不信的人感觉很混乱、很担心、很迷惑甚至很害怕。在崇尚宽容平等的后现代社会,基督教的排他性、与天主教、异端以及其他宗教的关系、各宗派之间究竟是什么样的关系,这需要有更为清楚全面、平衡而深入的阐述。

简要评论:正如判别假币固然需要认识了解假币,比对其与真币的差异,但最根本最有效方法首先就是认识熟悉真币。其实,历代基督教会都曾面对类似困扰,为帮助信徒进行分辨,教会对于到底什么是真正的基督信仰,早已做出了清楚的表白,一般称为信经、信条。

结语:果然求真务实,何惧四大障碍!

《 三 》

谈完中国人为什么不信基督教的四大原因或接受基督教的四大障碍,我想起了一个外国人麦道卫的故事。麦道卫曾是基督信仰的铁杆反对者,为免别人对他传福音,彻底推翻基督信仰而奔走世界各处,搜集资料及做研究,以图毕其功于一役,一举而致基督教于死地,从此耳根清净。但最后,面对基督信仰的铁证,热爱真理的他成了虔诚的基督徒,还写出巨著《铁证待判》,一经面世即震撼世界,后进一步修订为《新铁证待判》(麦道卫,宗教文化出版社,2006)。强烈推荐国人特别是知识精英阅读。

我还想起了已故著名华人经济学家杨小凯的故事。作为中国背景下的知识分子,前述四大障碍同样也是他曾经不信基督的原因所在。但杨小凯和麦道卫一样,也是一位热爱真理,不随波逐流、人云亦云的真正知识分子。杨小凯归信基督,既有理性思考层面的归信,他先是从经济学、社会学上看到了基督教对现代文明的独特贡献,逐渐开始克服对科学理性的迷信,更多客观地去理解基督教的本质;也有个人经历层面的确信,最终他凭信心接受了基督信仰。

信仰是一个人对人生终极意义,对真、善、美的探寻旅程,也是让一个人获得至高幸福的根本。什么是真、是善、是美?在我看来,真就是美,真理就是美好,否则不会引人苦苦追寻! 真就是善,真理就是良善,所以他一定会主动向人启示,否则以人的有限又怎可能寻见?只有引人追寻却愿向人启示的真理,才有可能成为我们真正的信仰。

孔子说,人最重要的敬畏上帝以及从上帝而来的天命(“君子畏天命”)。但人认识上帝的关键是经由耶稣这座桥梁,否则人不可能真正认识上帝。耶稣说:“我就是道路、真理、生命,若不藉着我,没有人能到父那里去。”(约14:6)这个宣告看似“霸气”,实为坦诚。因为虚幻的道路不可能通向真实,而不提供路径的目标不过是空中楼阁。耶稣的宣告则说明了他既是真理本身,也给予了人们得着真理的途径。好树才能结好果子,不能带来生命更新的改变只是换汤不换药。而也正因他就是真理本身,所以得着真理的人才能获得新的生命,才有可能脱胎换骨,活出美好!

所幸找到真理的旅程或许漫长,得到真理的方法却并不太难:“你若口里认耶稣为主,心里信神叫他从死里复活,就必得救。 因为人心里相信,就可以称义;口里承认,就可以得救。 经上说:凡信他的人必不至于羞愧。犹太人和希腊人并没有分别,因为众人同有一位主;他也厚待一切求告他的人。 因为凡求告主名的,就必得救。” (罗10:9-13)阿门!

中国人最好别信耶稣

最近网络上,基督教问题引发了一连串的争论,多数时候,多数中国人对基督教都有看法,都不特别喜欢这个宗教,而同样的,中国政府也对基督教保持着谨慎的态度,和梵帝冈的关系一直不能很好发展的原因也是因为对基督教的某种看法. 大家对于基督教为什么让人不舒服发表了很多意见,比如盲信说(只让信仰不让思考和探究),特殊习惯说(某些依据教义的特殊习惯不符合中国习惯),历史积怨说(主要是近代史上基督教在中国的恶行)等等. 大家说的都很对,事实上这也是很多中国人对基督教心存疑虑的原因,但是我个人认为,中国大部分普通公民和政府都对基督教抱有疑虑,就不是这么简单的,事实上,普通公民和政府拥有如此一致的看法,是有深层次原因的. “为什么”中国人对基督教有所排斥。

1、基督教基本教义违背了中国思考习惯。 这突出的表现在基督教坚持“一个神”的说法,并且把其他不同于自己的神明称为“邪神”。在中国传统看法中,神灵并不是只能生而为神的,高超的道德和行为可以让一个普通人成为神灵。这是中国作为“道德至上国度”的基本特色。在中国,决定一个人是否高贵,是否能得到“福报”的原因是高贵的品德和行为,而不是对某种宗教或者思想的信仰。在中国,一个善良佛教徒可以升天,一个善良的道教徒可以升天,同样的,善良的基督教徒和穆斯林,包括善良的无信仰人都可以升天。在中国,“善良”是一个人是否得到福报的首要准则。而根据基督教的说法,如果一个人不信仰基督教,那么不管他有多少善行,作多大的好事也一样要下地狱。这种说法让“道德至上”的中国人尤其不能忍受。当然,在中国的基督教现在吸收了某些佛教的说法,也说落地狱是因为“自己的问题”,但是依然抱住“信仰升天说”不放。结果造成这样一种结果:不信基督教的作好事落地狱,信基督教的作坏事有基督帮忙,至少能在最后的审判时获得永生。这严重违背了中国的道德观,是被中国人最厌恶的基础。

2、基督教习俗违背了中国传统风俗 众所周知,中国是有自己特殊风俗,而且把风俗持续了几千年的古老国家。在儒家思想基础上的“慎终追远”纪念祖宗的思想,和在道家基础上信仰“万物有灵”膜拜神明的思想,以及民间给著名人物封神膜拜的思想根深蒂固。而基督教进入中国后,却要求信徒不能祭拜祖宗,不能膜拜神灵,而且把这些习俗都称为“膜拜邪神”,这严重违背了中国的习俗,触动了中国人内心里最不可触碰的部分,理所当然的遭到了激烈的反对和抵

3、中国政府对基督教心存疑虑,则主要是基督教的“通知核心” 中国自古以来,都是政府占有绝对权威的国家。不论什么宗教,都不可能超越政府的政权。这首先由于中国古代神话的残缺性表现。中国古代,好像有一种特殊的力量,突然阻止了神话向信仰的过渡,同时,由于中国多数思想重视实际,轻视虚无飘渺的幻想,使得宗教始终只是作为政权的外在补充。从道教、佛教到后来的景教、摩尼教,始终只能起到“和乐百姓,稳定社会”的作用,和佛教在印度、基督教在欧洲不同,中国宗教不但不能对抗政府,一旦处于和政府对抗的情况下还很容易被政府强行阻止。历史上“灭佛”“灭道”多次出现,而因为消灭宗教被彻底毁灭的宗教门派更多。同时,教宗不但不能对世俗的统治者进行指挥,反而他本身的合法性要得到世俗统治者的认可才能算数。 但是基督教不理解中国的现实。由于基督教本来就是“半出世、半普世”的 宗教,在欧洲等地区玩弄政权,因此也希望到中国来玩弄一下。但是由于错误认识中国的现实,导致了康熙、雍正时代对基督教的禁止。

罗马教廷要求中国教徒不拜孔子、不敬祖宗、一切以欧洲的形势办。这引起了康熙的震怒。

首先,康熙是中华帝国的世俗领袖,在他的眼里,教皇不过是西方蛮夷小国的领袖,敢以一个蛮夷酋长的身份指挥天朝居民,对抗大皇帝的权威是一种不可忍受的挑衅。

其次,康熙是世俗领袖,而教皇不过是宗教领袖,在世俗没有承认其权威的时候就干预世俗是一种犯罪行为。

第三,这也引起了康熙的警惕,一个远在万里之外的小小教宗居然能遥控天朝上国的居民,基督教徒这种只忠于教宗而不忠于皇帝的思想很可能动摇中国的统治根基。

这三点造成了中国当时对基督教的禁止。实话说,中国算比较客气的,早在100多年以前,日本因为信仰问题,几乎杀掉了所有基督教徒。 实际上,现代中国政府始终对教廷保持这戒心也是这样的。中国的宗教,尤其是全国性宗教,从来没有受到外国的控制的。道教是土著宗教可以不论,而佛教只有最初的传法者是外国人,很快就本土化了,而且印度从来不能控制中国佛教。伊斯兰教虽然算比较“外国化”的,但是也没有一个统一的领袖,哈里发已经没有了,各地宗教领袖各自为政,而且伊斯兰教比较僵化,不太可能再宗教争夺信徒如此强烈的现代取得巨大发展。而基督教,不论是天主教的听命于罗马教廷,还是新教的听命于外国势力,都是对中国传统世俗挂帅的反动,在中国得不到政府的支持是可以肯定的。

相关文章
蒙娜丽莎的25个秘密
蒙娜丽莎的25个秘密

导语:一张百看不厌的笑脸,一副举世闻名的画卷,作为达芬奇的杰作蒙娜丽莎的眼睛....

民间传说故事大全300字嫦娥奔月
民间传说故事大全300字嫦娥奔月

中国古代有非常多的神话故事,有关于爱情的、亲情的或者是正能量的,嫦娥奔月便....

世界上最接近神的3个人
世界上最接近神的3个人

导语:聪明绝顶,无人匹敌,神一样存在!说的他就是三个人!网曝世界上最接近神的3....

禅语感悟人生的句子,每个人的人生都应该多姿多彩
禅语感悟人生的句子,每个人的人生都应该多姿多彩

禅语感悟人生的句子就像是摇篮曲一样,能安抚朋友们浮躁的心,越是感觉情绪要失....

床头放3样东西能救命
床头放3样东西能救命

导语:想长寿,要听话,别熬夜,早点睡!紧急关头,床头放3样东西能救命:一杯水,一根针,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