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8-10-07 19:18:50
生活中,我们常常称一些调皮捣蛋的小孩为“坏小孩”!可是坏小孩的定义是什么呢?网曝坏小孩定理 贝克尔怎么回事?坏小孩定理,也称贝克尔定理,是经济学家贝克尔在分析利己主义和利他主义的基础上提出来的。所谓的“坏小孩定理”,意谓为人父母者对于子女都具有“利他心”,都会为子女的利益和幸福着想,虽对不同的子女会有程度上的区别,但基本上都会为每个小孩的利益着想。
坏小孩定理 贝克尔
坏小孩定理,也称贝克尔定理,是经济学家贝克尔在分析利己主义和利他主义的基础上提出来的。所谓的“坏小孩定理”,意谓为人父母者对于子女都具有“利他心”,都会为子女的利益和幸福着想,虽对不同的子女会有程度上的区别,但基本上都会为每个小孩的利益着想。不过,为人子女者却往往有“自私自利”者,贝克尔就称这些只具“利己心”却没有“利他心”的子女为“坏小孩。
经济学解释
利己与利他都是“经济人”可能具有的两种行为特性和行为倾向,利己主义是一种以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为目的的行为,利他主义是一种以追求他人利益最大化为目的的行为。正是数千年的多种私有制支配了人类社会,才促使私有经济的活动主体逐渐驱散了利他心态,甚至见利忘义,唯利是图,损人利己。似乎那些不受提高他们自己物质福利欲望所驱使的个体,将被那些为自私的动机所驱使的个体所取代。然而也有经济学家声称,利他的个人也可能在这样一个严酷的物质世界里生存。在贝克尔那里,利他主义行为被认为是个体理性选择的结果。
启示坏小孩定理文化渊源
在拉丁语语源上,“文化”这个概念来自于乡间,起源于农民的世界,它的本意是指培植耕作自然作物,这一含义至今尚有残留;它的隐喻是价值观的培育过程。所谓“企业文化”,因为与“企业”这一范畴相联系,从而诞生了一个新的范畴。按照著名经济学家熊彼特的经济发展理论,就是从事创新的企业家为实现价值增值所做的资源重组的努力,以及在这一努力所规定的企业目的之下参与企业活动的人及其文化传统的相互作用与融合的过程。如果从文化的隐喻上来阐释,企业文化则是企业精神和价值观的培育过程。企业文化可以看做是在企业内的一个“纳什均衡”,这个均衡可能是最优的也可能是次优的,要取决于企业家和员工是利己的还是利他的。如何建立最优的企业文化,从坏小孩定理的分析结合企业文化人们可以得到以下启示:
企业家必须是利他主义者
在企业中员工可以被比作“坏小孩”,因为他们都是理性的利己主义者。在给定员工是利己主义者的前提下,如果企业家也是利己主义者,那么,在企业中就会陷入“囚徒困境”。通过合作或利他主义的行事,双方都能移动到A方框,这时结果对双方都会更好。这就需要企业家首先是一个利他主义者,作为企业的决策者从企业文化的角度来看,不仅仅要推动技术创新,更要扩展为制度创新和文化创新。在制度与文化创新中,企业家为每一种制度的每一次演变提供文化上的阐释,赋予其企业文化的意义。只有发挥企业家的个人魅力,利己主义的员工(坏小孩)才可能被企业家(大父亲)的利他主义所诱导,才可能达到方框A的均衡,形成一种最优的企业文化。企业家的利他主义可以看做一种敬业精神,作为企业家,必须突破“小富即安”的精神幻觉,永远追求出类拔萃,全身心地专注于塑造企业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最终形成企业前进的强大推动力。
韦伯早在《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一书中对企业家敬业精神做过阐述,即所谓的“天职”,是西方社会里企业家敬业精神的一个来源:“这种需要人们不停地工作的事业成为他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了。事实上,这是唯一可能的动机。但与此同时,从个人幸福的观点来看,它表述了这类生活是如此的不合理:在生活中,一个人是为了他的事业才生存,而不是为他的生存才经营事业。对于当前的中国企业家来说,迫切需要树立一种敬业精神,把经营企业当做自己的长远事业。企业文化一定程度上是领导人文化,成功的企业文化总是和卓越的领导人联系在一起。就像没有汤姆斯·约翰·沃森就没有IBM文化,没有克洛克就没有麦当劳文化,没有张瑞敏就没有海尔文化等等。领导人在企业文化中居于关键地位,企业员工是共同的奋斗者,领导人不同的个性造就了企业文化的缤纷异彩。领导人在企业文化担负着整合、变革、倡导、示范的作用,不但要建设,更要变革和创新。这可能会出现一个问题,如果企业家是利他主义者,员工是利己主义的,可能在C达到均衡,这就引出了第二个启示。
企业家和员工必须有建立企业文化的信念
第一个启示可能产生这样一个问题,给定企业家的利他主义员工可能并不一定是利他的。这就涉及到一个信念问题。为得出贝克尔的“坏小孩定理”,小孩不但必须首先行动,而且必须能正确地预期父亲的反应。例如,如果小孩低估了父亲利他主义的真实程度,他可能会做出一个非合作的决策,以至于两个人的景况将比小孩能发现父亲的真实利他主义程度的情况下更糟。这就要求企业内部要有建立优秀企业文化的信念,首先就像第一个启示:企业家必须是利他的,员工对企业家的利他主义的信念是正确的,有一个对优秀文化的信念,这样才可能达到坏小孩定理中的均衡。
信念的作用人们可以用“囚徒困境”博弈来说明。在这个博弈的标准分析中假定,由于利己是所有博弈者的占优策略,因此当所有的博弈者都选择利己时将达到次优的状态。如果他们彼此都认为对方是理性的,那么任一个博弈者实施利他的承诺对其他博弈者来说都是不可信的。就像赫什莱佛所指出的,如果一个博弈者最后行动,并且如果首先行动的博弈者是仁慈的这一信息是众所周知的,那么对这两个博弈者来说物质优势的状态将有所改变。从而,企业家的承诺,“如果你这样做,我就做利他”,可能会引导员工做利他行为。员工相信企业家是如此“不理性”,以至于用利他来对企业家做利他进行反应,这样可能会导致合作的结果。如果他们都有这样的信念,两个博弈者的物质状态就会较他们知道对方是理性时有更好的结果。弗兰克也指出人们“不理性”的承诺可能带来物质支付增加的奖赏。但是弗兰克的承诺只有当不能随意操作时才能诱导出合作的结果,他们最好被想象成消除了可能的有诱惑力的选择的行为倾向。弗兰克证明了甚至当博弈者同时选择时也有可能产生相互的合作。然而,就像弗兰克自己观察到的,只有当承诺(已经)确切地与观察到的信号向联系时才能产生这个结果。企业家和员工必须能探测承诺,否则,大门将向冒名顶替者敞开:即能够伪装忠于承诺者可观察到的特征的理性的机会主义者。
可见,信念对一个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作用,信念会决定和影响处于一定博弈安排中的每个博弈者对他人的行为和策略选择的预期。按照演化博弈论的经济分析思路,人们认为一个企业内企业家和员工所具有的信念与个人博弈策略选择中的“凝聚点”和“合作预期”密切相关,他直接影响社会博弈的均衡,对企业文化及其实施机制的形成产生作用。另外,不同的信念也会导致不同的企业文化。
企业家必须有最终决定权
这个启示好像有点多余,其实在国企改革以前,最终决定权不在企业,而由政府管理,政企不分是改制以前的一个普遍现象,在这样的企业中是不可能建立一种最优的企业文化。赫什莱佛(1976)强调指出,只有当“大父亲”(b)拥有最终的决定权时,贝克尔的定理才是正确的。也就是说,只有在大父亲(b)决定如何分配“家庭收入”前坏小孩不得不决定如何做,坏小孩才能被诱导采用一种合作的方式来行事。否则,如果坏小孩后作决定,他将简单地花掉他的钱,而不管父亲是否高兴,也不管父亲的收入是否增加。所以在改制以前,企业员工不可能被诱导采用一种合作的方式来行事,不会有一种利他主义行为,就不可能形成一种良好的企业文化。
坏小孩定理,“好父母”可以约束“坏小孩”!
坏小孩定理,经济学家贝克尔在分析“利己主义”和“利他主义”的基础上提出来的。
首先需要强调的是,这里的“坏小孩”并不是指:成绩差,或者经常干违法犯罪勾当的不良少年。
什么是“坏小孩定理”
龙生九子,各个不同,但为自己着想,是每个人的天性。
一对夫妻的众多子女中,有的孩子除了“利己”还会为他人着想;但有的孩子,则是完完全玩的“利己主义”,这样的“完全利己者”就是我们说的“坏小孩”。
坏小孩不但不会为其兄弟姐妹的利益着想,也甚至不会顾及父母的利益。
更有甚者,在自己的利益和兄弟姐妹、父母冲突时,他们还会侵害、夺取兄弟姐妹和父母之利。
怎么避免“坏小孩”的恶性竞争呢?
要避免“坏小孩”的恶性竞争,但但靠父母的睿智是远远不够的。
这是因为,有“利己心理”的小孩,往往比较早熟,即便相对成年人还显得幼稚,但完全可以碾压同龄人,更别说弟弟妹妹了。
在这种情况下,父母想依靠自己的智慧,分辨孩子的对错,从而给予相应的利益(比如资产分配、零花钱数量),很可能被早熟的“坏小孩”蒙蔽。
但如果父母是慈悲为怀的利他者,也就是为每个孩子的利益着想(不会亏待某个孩子、善待每个孩子),那“坏小孩”就无计可施了。
父母把全家庭的利得“分享”给众子女,而不是偏爱“表现好的孩子”,那早熟的“坏小孩”就没法利用智商压制,装圣母、扮可怜、显优秀、甚至污蔑他人来为自己夺取更大的利益。
如此一来,由于家庭所得愈多,子女所分到的也将愈多,于是纵然是坏小孩,也会努力提高家庭所得或总产出。
也就是说,其内心是自私自利的,但表现出来的行为却像是拥有利他情怀者。
你觉得父母应该按照懂事与否,偏爱某个孩子吗?
盖瑞·贝克:“坏孩子定理”创始人
盖瑞·贝克,199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瑞典皇家科学院决定将199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贝克,是因为表扬其“将微观经济学的分析视野拓展到非市场经济领域的人类行为之中”。贝克1951年得到普林斯顿大学硕士学位,1955年获得芝加哥大学博士学位。1957至1968年任教于哥伦比亚大学,1970年返回母校芝加哥大学执教。1967年获得美国经济学学会的“克拉克奖章”,2007年获得美国总统自由勋章。
贝克的父亲16岁时离开加拿大蒙特利尔的家到了美国。贝克生于宾夕法尼亚州波茨维尔,这是宾夕法尼亚州东部的一个小煤市镇。他的父母在那里有一家小企业。贝克的父亲常常阅读政治和金融的新闻报道。在他的父亲大部份视力丧失启贝克就担负了给他读股票行情和金融动态的事情,这个时期培养了贝克对经济学的兴趣。在大学三年级时贝克却突然对经济学失去兴趣,因为他觉得经济学似乎并不研究社会问题,而他对社会问题很感兴趣。他想转移到社会学,但是发现那个主题太难。很幸运,贝克后来成为芝加哥大学经济学专业的博士研究生,有机会学习弗里德曼的微观经济学课程。弗里德曼强调经济学不是聪明的学者玩的游戏,而是分析真实世界的强大工具。他的课程充满了对经济理论的结构及其在实际问题的应用和深刻见解。在听了弗里德曼的课程后,贝克开始恢复对经济学的兴趣。
贝克的研究计划建筑在一种思想上,即一个人在一些不同领域中的行为遵循同样的基本原理。因此按照贝克的原理,应当用同样的解释性模型来分析人类行为的不同方面,他曾将之用于一个又一个的领域。这个方法的特色是这样的事实:对于各个经济主体,不论是家庭、企业或其他组织,被假设为具有理性的和有目标的行为主体,并且可以这样描写其行为:他们使一个特定的目标函数最大化。贝克从萧伯纳借来一句格言以描写他的方法论哲学:“经济学是充分利用生命的艺术。”
贝克在他分析市场系统外个人之间的关系时,实现了一项经济理论的实用性,甚至更激进的扩展。他于19 81年写作《家庭论》中总结了他对家庭的分析。贝克对家庭分析的一个基本思想是:一个家庭可以被看成是一个“小工厂’。这个“小工厂,可以生产物品,如膳食、居住、娱乐等等,家庭利用时间在市场上购买的“半制造品”商品进行投入。在这种分析中,基本物品的价格有两个分量。第一分量是有市场上购买中间物品的直接成本。第二分量是生产和消费该物品的时间支出。这项时间支出等于工资乘以每单位家庭生产物品花费的时间。这意味着,家庭的一个成员工资提高不公由于在市场上工作的激励变化,而且也由于家庭生产中,也就是说,物品从多费时间的生产和消费转移到少费时间的生产和消费。贝克不用工作和闲暇之间的传统方法分析,他的模型提供一个家庭时间配置的一般理论。
贝克建立了一个家庭的模型,在模型中“乐善好施”(利他主义者)的双亲用金钱作为取悦孩子们的礼物。模型中的孩子里有一位性格自私,以破坏他兄弟姐妹的所有为乐的“坏孩子”。“坏孩子定理”假设坏孩子有避免伤害其兄弟姐妹的激励,并在实际中以这样的方式行事来提高自己的幸福感。因为他的幸福与他可以从父母那里得到的钱财有直接的关系。模型没有创造任何正式的激励结构,但具有利他主义者性格的家长可以通过将“坏孩子”的财富与他兄弟姐妹的财富水平挂钩的方式来端正他的行为,使“坏孩子”的表现也更加仁慈而慷慨。“坏孩子定理”是贝克研究中一个重要发现,这一发现打破了传统的思维模式。他将利他主义的分析向前推进,表明自私者的行为受利他主义的影响
自私的受益人被扑诱做出似乎对他们的恩人利他主义的行为,因为那样行动可以提高他们自己的自私福利。如果坏孩子不如此行动,来自他们恩人的赠予将减少到使他们生活降低的程度。
贝克指出家庭内的利他主义极大地改变了对于在成员之间重新分配资源的震荡的公共政策的响应。贝克表明,资源从一名利他主义者到受益人的重新分配可能不影响任何人的福利,因为利他主义者将设法按照重新分配的数额减少其赠予。贝克甚至走得更远,他构筑了家庭行为的一般理论
不仅包括家中工作的分配和时间的配置,而且也包括有关结婚、离婚及对儿童的决策。当实际工资增加后,以及在家务中用资本代替劳动增加时,劳动在家中被释放出来,所以让家庭的一个成员完全专门从事家庭生产(例如,看孩子)变得愈来愈不经济。结果是那些以前家庭的附属的经济功能被转移到其他组织,例如企业,学校和其他公共机构。贝克论证这些过程不仅说明已婚妇女在家庭之外参加工作的增多,而且也说明离婚增加的趋势。
贝克的研究如此惊世骇俗,所以常常是有争议的。在他最初发表成果时,他是常被同行怀疑和不信任的。虽然如此,他并未知难而退,而是坚持发展他的研究。于是渐渐的在经济学家中间,贝克的思想和方法日益赢得了他们的接受。在其他社会科学中,贝克也有着显著的影响。
偏爱带来的“偏头痛”
一个“孩子”挑水喝
两个“孩子”抬水喝
三个“孩子”没水喝
现在国家开放“二孩政策”,家长们都开始着手准备,努力生生生。孩子的降临使家庭的幸福快乐呈双倍的递增,但与此同时,关于每个孩子所要给予的关爱和教育,也变成了double(双倍)。
因此,把爱分享给每一个孩子,这成了“多孩儿”父母关注的话题。
家长们担心几个孩子里会出现自私自利的孩子。不但其中的谁不会为其兄弟姐妹的利益着想,甚至不会顾及父母心意,更有甚者,在自己的利益和兄弟姐妹、父母冲突时,他们还会侵害、夺取兄弟姐妹和父母之利。
这种“一个和尚挑水喝,两个和尚抬水喝,三个和尚没水喝”的故事,最怕出现在自己的家庭里。
坏 小 孩 定 理
坏小孩定理,也称贝克尔定理,是经济学家贝克尔在分析利己主义和利他主义的基础上提出来的。
首先需要强调的是,这里的“坏小孩”并不是指成绩差,或者经常干违法犯罪勾当的不良少年。
毕竟人之初性本善,但为自己着想是每个人的天性。所以一对夫妻的众多子女中,有的孩子除了“利己”还会为他人着想;但有的孩子,则是完完全全的“利己主义”,这样的“完全利己者”就是我们说的“坏小孩”。
“好 家 长” VS “坏 小 孩”
如果我们发现其中的一个孩子有这样的“坏小孩倾向”,我们应当如何积极规避呢?
想要避免这样的“恶性竞争”,仅靠父母的睿智是不够的。
你觉得和小孩子斗智斗勇靠谱吗?
拥有“利己心理”的儿童,其心理发育远远早熟于同龄小孩,虽然比不上成年大人,但是碾压弟弟妹妹哥哥姐姐什么的,不在话下。
我们和他争,指不定弄出来什么后果嘞,所以可别“硬碰硬”。什么“谁做的好就更偏谁”这样分辨对错来给予的方式,小心“坏小孩”蒙蔽你的智商!
但如果父母学着去做一个“利他者”,说不定还会起到积极的作用。
家长为每个孩子的利益着想,不会亏待某个孩子,善待每个孩子,那“坏小孩”就无计可施了。
父母把全家庭的爱“均享”给众子女,而不是偏爱“表现好的孩子”,那早熟的“坏小孩”就没法利用智商再获得什么“多出来的爱”了。
所有什么“假装好孩子”,甚至用污蔑他人来为自己夺取更大利益的行为,也失去了意义。
如此一来,“坏小孩”明白家庭获得是“共享的”,家庭积累越多,每个人所分到的也将越多,纵然是想多多获取的,他也会努力提高家庭的获得和积累。也就是说,其内心是虽然还是相对自私了一些,但表现出来的行为却更多了利他的意图和成分。
所以你还以“好坏”取“孩儿”吗?
那些非常有趣的心理效应
目录:
一、零和博弈
二、坏小孩定理
三、鸟笼效应
四、墨菲定律
五、霍桑效应
六、瓦伦达心态
七、时间悖论
八、二八定律
九、破窗效应
十、责任分散效应
十一、帕金森定律
十二、暗示效应
十三、踢猫效应
十四、晕轮效应
注:黄低红字多为个人见解,仅供参考。
一、零和博弈
零和博弈(zero-sum game),又零和游戏,与非零和博弈相对,是博弈论的一个概念,属非零和博弈。指参与博弈的各方,在严格竞争下,一方的收益必然意味着另一方的损失,博弈各方的收益和损失相加总和永远为“零”,双方不存在合作的可能。
也可以说:自己的幸福是建立在他人的痛苦之上的,二者的大小完全相等,因而双方都想尽一切办法以实现“损人利己”。零和博弈的结果是一方吃掉另一方,一方的所得正是另一方的所失,整个社会的利益并不会因此而增加一分。
零和游戏又被称为游戏理论或零和博弈,源于博弈论(game theory)。是指一项游戏中,游戏者有输有赢,一方所赢正是另一方所输,而游戏的总成绩永远为零。 早在2000多年前这种零和游戏就广泛用于有赢家必有输家的竞争与对抗。“零和游戏规则”越来越受到重视,因为人类社会中有许多与“零和游戏”相类似的局面。与“零和”对应,“双赢”的基本理论就是“利己”不“损人”,通过谈判、合作达到皆大欢喜的结果。
二、坏小孩定理
坏小孩定理,也称贝克尔定理,是经济学家贝克尔在分析利己主义和利他主义的基础上提出来的。所谓的“坏小孩定理”,意谓为人父母者对于子女都具有“利他心”,都会为子女的利益和幸福着想,虽对不同的子女会有程度上的区别,但基本上都会为每个小孩的利益着想。不过,为人子女者却往往有“自私自利”者,贝克尔就称这些只具“私利”却没有“利他心”的子女为“坏小孩”。
在企业中员工可以被比作“坏小孩”,因为他们都是理性的利己主义者。在给定员工是利己主义者的前提下,如果企业家也是利己主义者,那么,在企业中就会陷入“囚徒困境”。通过合作或利他主义的行事,双方都能移动到A方框,这时结果对双方都会更好。这就需要企业家首先是一个利他主义者,作为企业的决策者从企业文化的角度来看,不仅仅要推动技术创新,更要扩展为制度创新和文化创新。在制度与文化创新中,企业家为每一种制度的每一次演变提供文化上的阐释,赋予其企业文化的意义。只有发挥企业家的个人魅力,利己主义的员工(坏小孩)才可能被企业家(大父亲)的利他主义所诱导,才可能达到方框A的均衡,形成一种最优的企业文化。企业家的利他主义可以看做一种敬业精神,作为企业家,必须突破“小富即安”的精神幻觉,永远追求出类拔萃,全身心地专注于塑造企业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最终形成企业前进的强大推动力。
三、鸟笼效应
鸟笼效应:假如一个人买了一只空鸟笼放在家里,那么一段时间后,他一般会为了用这只笼子再买一只鸟回来养而不会把笼子丢掉,也就是这个人反而被笼子给异化掉了,成为笼子的俘虏
。
鸟笼效应是一个著名的心理现象,又称“鸟笼逻辑”,是人类难以摆脱的十大心理之一,其发现者是近代杰出的心理学家詹姆斯。“鸟笼效应”是一个很有意思的规律,人们会在偶然获得一件原本不需要的物品的基础上,自觉不自觉的继续添加更多自己不需要的东西。人们绝大部分的时候是采取惯性思维。
1907年,詹姆斯从哈佛大学退休,同时退休的还有他的好友物理学家卡尔森。一天,两人打赌。詹姆斯说:“我一定会让你不久就养上一只鸟的。”卡尔森不以为然:“我不信!因为我从来就没有想过要养一只鸟。”没过几天,恰逢卡尔森生日,詹姆斯送上了礼物——一只精致的鸟笼。卡尔森笑了:“我只当它是一件漂亮的工艺品。你就别费劲了。”从此以后,只要客人来访,看见书桌旁那只空荡荡的鸟笼,他们几乎都会无一例外地问:“教授,你养的鸟什么时候死了?”卡尔森只好一次次地向客人解释:“我从来就没有养过鸟。”然而,这种回答每每换来的却是客人困惑而有些不信任的目光。无奈之下,卡尔森教授只好买了一只鸟,詹姆斯的“鸟笼效应”奏效了。实际上,在我们的身边,包括我们自己,很多时候不是先在自己的心里挂上一只笼子,然后再不由自主地朝其中填满一些什么东西吗?
四、墨菲定律
“墨菲定律”是一种心理学效应,是由爱德华.墨菲(Edward A. Murphy)提出的。
主要内容:
1、任何事都没有表面看起来那么简单;
2、所有的事都会比你预计的时间长;
3、会出错的事总会出错;
4、如果你担心某种情况发生,那么它就更有可能发生。
墨菲定律的原句是这样的:如果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方式去做某件事情,而其中一种选择方式将导致灾难,则必定有人会做出这种选择。
“墨菲定律”的根本内容是“凡是可能出错的事有很大几率会出错”,指的是任何一个事件,只要具有大于零的机率,就不能够假设它不会发生。
成立条件:
1)事件有大于零的概率;
2)样本足够大(比如时间足够长,人数足够多等)
在科学和算法方面,它与英文所谓的“worst-case scenario(最劣情形)”同义,数学上用大O符号来表示。例如,对插入排序来说,最劣情形即是要排序的阵列完全倒置,必须进行 n*(n-1) 次的置换才能完成排序。在实验上,证明了最劣情形不会发生,并不代表比它轻微的情形就不可能,除非能够很有信心的推论事件的概率分布是线型的。换种说法:假定你把一片干面包掉在地毯上,这片面包的两面均可能着地。但假定你把一片一面涂有一层果酱的面包不小心掉在地毯上,常常是带有果酱的一面落在地毯上。
在事后的一次记者招待会上,斯塔普将其称为“墨菲法则”,并以极为简洁的方式作了重新表述:凡事可能出岔子,就一定会出岔子。墨菲法则在技术界不胫而走,因为它道出了一个铁的事实:技术风险能够由可能性变为突发性的事实。If anything can go wrong,it will.(会出错的,终将会出错。)被认为是对“墨菲定理”最好的模仿和阐述。
墨菲定律主要内容是:事情如果有变坏的可能,不管这种可能性有多小,它总会发生。
五、 霍桑效应
“霍桑效应”就是当人们在意识到自己正在被关注或者观察的时候,会刻意去改变一些行为或者是言语表达的效应。
所谓“霍桑效应”,是指那些意识到自己正在被别人观察的个人具有改变自己行为的倾向。心理学上的一种要求特征。20世纪20-30年代,美国研究人员在芝加哥西方电力公司霍桑工厂进行的工作条件、社会因素和生产效益关系实验中发现了实验者效应,称霍桑效应。比如让员工将自己心中的不满发泄出来;由于受到额外的关注而引起绩效或努力上升。霍桑效应的基本条件是,重要的工作环境属性能够被大量捕获,没有暗藏的或隐晦的信息。
为了更好地理解霍桑效应,有必要掌握两个概念:Yerkes-Dodson法则与边际效用递减法则(the Law of Diminishing Marginal Utility)。尽管刺激因素确实能够将生产效率提高到一定程度,但是任何刺激因素(如薪水)都不是非常有效的,因为它总有效用饱和的那一刻。所以,不能够完全指望霍桑效应提高生产效率,此外,还应该辅以其他技术性办法,如工作再设计、工作扩大,以及培育学习型组织,等等。社会心理学家所说的“霍桑效应”也就是所谓“宣泄效应”。
霍桑实验最初的研究是探讨一系列控制条件(薪水、车间照明度、湿度、休息间隔,等)对员工工作表现的影响。研究中意外发现,各种试验处理对生产效率都有促进作用,甚至当控制条件回归初始状态时,促进作用仍然存在。这一现象发生在每一名受试验者身上,对于受试验者整体而言,促进作用的结论亦为真。
很显然,实验假设的各项条件并非是唯一的或决定性的生产效率影响因素。 对此,乔治·埃尔顿·梅奥(George Elton Mayo)以及他的助手们所做的解释是,受试者对于新的实验测试会产生正向反应,即由于环境改变(研究者的出现)而改变行为。所以绩效的提高,并非由实验条件造成,而是自身的反应。
“霍桑效应”给我们的启示是:人在一生中会产生数不清的意愿和情绪,但最终能实现、能满足的却为数不多。对那些未能实现的意愿和未能满足的情绪,切莫压制下去,而要千方百计地让它宣泄出来,这对人的身心和工作效率都非常有利。这个效应告诉我们,当同学或自己受到公众的关注或注视时,学习和交往的效率就会大大增加。因此,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要学会与他人友好相处,明白什么样的行为才是同学和老师所接受和赞赏的,我们只有在生活和学习中不断地增加自己的良好行为,才可能受到更多人的关注和赞赏,也才可能让我们的学习不断进步,充满自信。
六、瓦伦达心态
瓦伦达心态是心理学上的一个著名论断。它缘自一个真实的事件。瓦伦达是美国一个著名的钢索表演艺术家,以精彩而稳健的高超演技闻名。他从来没有出过事故,因此,当演技团这一次要为重要的客人献技时,决定派他上场。瓦伦达知道这一次上场的重要性:全场都是美国知名的人物,这一次成功不仅仅将奠定自己在演技界的地位,还会给演技团带来前所未有的支持和利益。因而他从前一天开始就一直在仔细琢磨,每一个动作、每一个细节都想了无数次。
演出开始了,这一次他没有用保险绳。因为许多年以来他没有出过错误,他有100%的把握不会出错。但是,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当他刚刚走到钢索中间,仅仅做了两个难度并不大的动作之后,就从10米高的空中摔了下来,一命呜呼。事后,他的妻子说:“我知道这次一定要出事。因为他在出场前就这样不断的说,‘这次太重要了,不能失败’。在以前每次成功的表演,他只是想着走好钢丝这事的本身,不去管这件事可能带来的一切。瓦伦达太想成功,太不专注于事情本身,太患得患失了。如果他不去想这么多走钢索之外的事情,以他的经验和技能是不会出事的。心理学家把这种为了达到一种目的总是患得患失的心态命名为“瓦伦达心态”。
一种心理暗示,会间接造成人某些生理上微妙的变化,比如瓦伦达手脚变笨。
七、时间悖论
时间悖论通常是指因时间旅行或穿梭时空而导致的逻辑上可以推导出互相矛盾的结论,同时假定两个或更多不能同时成立的前提,是一切悖论问题的共同特征。所以时间悖论通常不会出现在现实中,它将会被时间禁止。
A喝了杯有毒的咖啡,并随着时间的推移,咖啡中的毒起了作用,他向过去的自己发了条消息告诉过去的自己不要喝那杯咖啡,过去的你没喝那杯咖啡。那么问题来了,你既然没喝那杯咖啡那你怎会发出那条消息?
所以我们可以得出:已经发生的事情不可能得到改变。
八、二八定律
巴莱多定律(也叫二八定律)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意大利经济学家巴莱多发现的。他认为,在任何一组东西中,最重要的只占其中一小部分,约20%,其余80%尽管是多数,却是次要的,因此又称二八定律。
1897年,意大利经济学家帕列托在对19世纪英国社会各阶层的财富和收益统计分析时发现:80%的社会财富集中在20%的人手里,而80%的人只拥有社会财富的20%,这就是“二八法则”。“二八法则”反应了一种不平衡性,但它却在社会、经济及生活中无处不在。附:破窗理论等在商品营销中,商家往往会认为所有顾客一样重要;所有生意、每一种产品都必须付出相同的努力,所有机会都必须抓住。而“二八法则”恰恰指出了在原因和结果、投入和产出、努力和报酬之间存在这样一种典型的不平衡现象:80%的成绩,归功于20%的努力;市场上80%的产品可能是20%的企业生产的;20%的顾客可能给商家带来80%的利润。遵循“二八法则”的企业在经营和管理中往往能抓住关键的少数顾客,精确定位,加强服务,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美国的普尔斯马特会员店始终坚持会员制,就是基于这一经营理念。“二八法则”同样适用于我们的生活,如一个人应该选择在几件事上追求卓越,而不必强求在每件事上都有好的表现;锁定少数能完成的人生目标,而不必追求所有的机会。
九、破窗效应
心理学的研究上有个现象叫做“破窗效应”,就是说,一个房子如果窗户破了,没有人去修补,隔不久,其它的窗户也会莫名其妙的被人打破; 一面墙,如果出现一些涂鸦没有清洗掉,很快的,墙上就布满了乱七八糟,不堪入目的东西。一个很干净的地方,人会不好意思丢垃圾,但是一旦地上有垃圾出现之后,人就会毫不犹疑的抛,丝毫不觉羞愧。这真是很奇怪的现象。
心理学家研究的就是这个“引爆点”,地上究竟要有多脏, 人们才会觉得反正这么脏,再脏一点无所谓,情况究竟要坏到什么程度,人们才会自暴自弃,让它烂到底。任何坏事,如果在开始时没有阻拦掉,形成风气,改也改不掉,就好象河堤,一个小缺口没有及时修补,可以崩坝,造成千百万倍的损失。
犯罪其实就是失序的结果,纽约市在80年代的时候,真是无处不抢,无日不杀,大白天走在马路上也会害怕。地铁更不用说了,车厢脏乱,到处涂满了秽句,坐在地铁里,人人自危。有位教授被人在光天化日之下,敲了一记闷棍,眼睛失明,从此结束他的研究生涯。纽约市运用破窗效应的理论,先改善犯罪的环境,使人们不易犯罪, 再慢慢缉凶捕盗,回归秩序,一个已经向下沉沦的城市,竟能死而复生,向上提升。
纽约市这种做法曾被人骂为缓不济急,“船都要沉了还在洗甲板”,但是纽约市还是从维护地铁车厢干净着手,并将不买车票白搭车的人用手铐铐住排成一列站在月台上,公开向民众宣示政府整顿的决心,结果发现非常有效。警察发现人们果然比较不会在干净的场合犯罪,又发现抓逃票很有收获,因为每七名逃票的人中就有一名是通缉犯,二十名中就有一名携带武器,因此警察愿意很认真地去抓逃票,这使得歹徒不敢逃票,出门不敢带武器,以免得不偿失、因小失大。这样纽约市就从最小、最容易的地方着手,打破了犯罪环结(chain),使这个恶性循环无法继续下去。比如工厂的6S,有着不战而屈人之兵的功效。
十、责任分散效应
1964年3月13日夜3时20分,在美国纽约郊外某公寓前,一位叫朱诺比白的年轻女子在结束酒巴间工作回家的路上遇刺。当她绝望地喊叫:“有人要杀人啦!救命!救命!”听到喊叫声,附近住户亮起了灯,打开了窗户,凶手吓跑了。当一切恢复平静后,凶手又返回作案。当她又叫喊时,附近的住户又打开了电灯,凶手又逃跑了。当她认为已经无事,回到自己家上楼时,凶手又一次出现在她面前,将她杀死在楼梯上。在这个过程中,尽管她大声呼救,她的邻居中至少有38位到窗前观看,但无一人来救她,甚至无一人打电话报警。这件事引起纽约社会的轰动,也引起了社会心理学工作者的重视和思考。人们把这种众多的旁观者见死不救的现象称为责任分散效应。
对于责任分散效应形成的原因,心理学家进行了大量的实验和调查,结果发现:这种现象不能仅仅说是众人的冷酷无情,或道德日益沦丧的表现。因为在不同的场合,人们的援助行为确实是不同的。当一个人遇到紧急情境时,如果只有他一个人能提供帮助,他会清醒地意识到自己的责任,对受难者给予帮助。如果他见死不救会产生罪恶感、内疚感,这需要付出很高的心理代价。而如果有许多人在场的话,帮助求助者的责任就由大家来分担,造成责任分散,每个人分担的责任很少,旁观者甚至可能连他自己的那一份责任也意识不到,从而产生一种“我不去救,由别人去救”的心理,造成“集体冷漠”的局面。如何打破这种局面,这是心理学家正在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十一、帕金森定律
帕金森定律(Parkinson'sLaw)是官僚主义或官僚主义现象的一种别称,被称为二十世纪西方文化三大发现之一。也可称之为“官场病”、“组织麻痹病”或者“大企业病”,源于英国著名历史学家诺斯古德·帕金森1958年出版的《帕金森定律》一书的标题。他在书中阐述了机构人员膨胀的原因及后果:一个不称职的官员,可能有三条出路,第一是申请退职,把位子让给能干的人;第二是让一位能干的人来协助自己工作;第三是任用两个水平比自己更低的人当助手。这第一条路是万万走不得的,因为那样会丧失许多权利;第二条路也不能走,因为那个能干的人会成为自己的对手;看来只有第三条路最适宜。于是,两个平庸的助手分担了他的工作,他自己则高高在上发号施令,他们不会对自己的权利构成威胁。两个助手既然无能,他们就上行下效,再为自己找两个更加无能的助手。如此类推,就形成了一个机构臃肿,人浮于事,相互扯皮,效率低下的领导体系。
十二、暗示效应
暗示效应是指在无对抗的条件下,用含蓄、抽象诱导的间接方法对人们的心理和行为产生影响,从而诱导人们按照一定的方式去行动或接受一定的意见,使其思想、行为与暗示者期望的目标相符合。
一个慢性失眠患者,每天靠药物入睡。前些天,从报纸上看了几则“改善睡眠”的药物广告后,失眠更严重了。每天入睡时,广告上的语句便浮现于眼前:“失眠会引起内分泌紊乱,血压升高,甚至引起精神分裂和心脑血管疾病……”愈想愈害怕,愈害怕愈睡不着,只好加倍服用安眠药。
无奈,到精神病院找到心理医生进行咨询。我说,我每天只能入睡四五个小时,医生回答说,够了,不少了。盖世英雄拿破仑,每天只睡四个小时,他领导了法国的资产阶级革命;发明大王爱迪生,每天只睡四至五个小时,他一生取得一千多项发明专利……我说,我中午躺在床上,就不合眼。医生回答说,欧洲和美国人中午从不睡午觉……最后医生又告诉我,人和人需要的睡眠时间是有差异的,有的人只需要三四个小时,有的人则需要七八个小时,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每天要睡十个小时……
心理医生的话,对我起到了极大的治疗作用,当天晚上的睡眠便有了好转。中午躺在床上看书,决心不睡午觉,想不到反而入睡了……惊喜之余,我有两个发现:一、前些时为什么失眠加重?原因是“改善睡眠”广告中的“吓人”词句,起到了暗示效应,失眠要得“心血管病”啊,愈想愈睡不着;二、这些天睡眠为何有了改善?是心理医生的渊博知识,在我身上起了暗示效应,睡多睡少,因人而异,不能要求人人都睡八小时。精神放松了,于是,睡眠有了好转……
暗示效应极为普遍,有积极的暗示效应,比如望梅止渴;也有消极的暗示效应,比如卖拐。当我们一旦陷进某种消极的暗示效应而不能自拔之时,最好的办法,就是去请教在某些方面有专业知识的人们,比如找心理医生等。
消费者在一个购物环境中,如果之前看到的价格都是很高的,那么在消费者的潜意识里会认为,在这个购物环境里都是高价商品,之后碰到的商品价格也会很高;这样可以提高他们心目中打算购买的产品的参考价格。于是,较高的参考价格或者价格预期,就会增加消费者之后的购买可能性。比如在餐饮店内置放汽车销售的广告等。
十三、踢猫效应
“踢猫效应”,描绘的是一种典型的坏情绪的传染。人的不满情绪和糟糕心情,一般会沿着等级和强弱组成的社会关系链条依次传递。由金字塔尖一直扩散到最底层,无处发泄的最弱小的那一个元素,则成为最终的受害者。其实,这是一种心理疾病的传染。
一父亲在公司受到了老板的批评,回到家就把沙发上跳来跳去的孩子臭骂了一顿。孩子心里窝火,狠狠去踹身边打滚的猫。猫逃到街上,正好一辆卡车开过来,司机赶紧避让,却把路边的老板撞伤了。
这就是心理学上著名的“踢猫效应”,描绘的是一种典型的坏情绪的传染所导致的恶性循环,网络上称这种人叫做“垃圾人”。
十四、晕轮效应
所谓晕轮效应, 就是在人际交往中,人身上表现出的某一方面的特征,掩盖了其他特征,从而造成人际认知的障碍。晕轮效应是一种以偏概全的主观心理臆测,其错误在于:第一,它容易抓住事物的个别特征,习惯以个别推及一般,就像盲人摸象一样,以点代面;第二,它把并无内在联系的一些个性或外貌特征联系在一起,断言有这种特征必然会有另一种特征;第三,它说好就全都肯定,说坏就全部否定,这是一种受主观偏见支配的绝对化倾向。总之,晕轮效应是人际交往中对人的心理影响很大的认知障碍,我们在交往中要尽量地避免和克服晕轮效应的副作用。
在日常生活中,“晕轮效应”往往在悄悄地影响着我们对别人的认知和评价。比如有的老年人对青年人的个别缺点,或衣着打扮、生活习惯看不顺眼,就认为他们一定没出息;有的青年人由于倾慕朋友的某一可爱之处,就会把他看得处处可爱,真所谓“一俊遮百丑”。俄国著名的大文豪普希金曾因晕轮效应的作用吃了大苦头,自以为一个漂亮的女人也必然有非凡的智慧和高贵的品格,然而事实并非如此,弄得债台高筑,最后还为她决斗而死,使一颗文学巨星过早地陨落。类似于成语“爱屋及乌”
只具“私利”却没有“利他心”的子女为“坏小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