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8-10-16 20:34:32
从远古一只凶猛熊变成现在吃素的萌娃子,大熊猫到底经历了什么?作为远古华夏文明始祖之一的蚩尤坐骑是什么?蚩尤的坐骑是熊猫吗?有人说他的坐骑是貔貅,说大熊猫就是貔貅,想想蚩尤骑大熊猫的画风是不是有些萌。但古籍记载的却不是这样。蚩尤被称为是中国神话当中的武战神。一想到黄帝和蚩尤骑着大熊猫上战场杀敌,大熊猫的屁股一扭一扭的,画面感真是十足啊。
蚩尤的坐骑是熊猫吗
大熊猫的祖先是蚩尤坐骑,上古六神兽排名第一,从巨凶变卖萌的原因
阪泉之战是历史上有记载的第一次大规模的氏族部落的斗争,黄帝和炎帝在打败蚩尤之后,各部落为争夺土地和财富冲突不断,终于促成了阪泉之战。交战双方为了扩张势力可谓用尽了手段,不仅联合了周围的族群,还组织了猛兽大军。《列子·黄帝》中记载:黄帝与炎帝战于阪泉之野,帅熊、罴、狼、豹、貙、虎为前驱,雕、鶡、鹰、鸢为旗帜。
大熊猫祖先是蚩尤坐骑, 六神兽排名第一, 从巨凶变卖萌的原因
小规模的战役不计其数,大规模的战役共三次,最终炎帝战败,确认了黄帝的领导地位,形成了超越亲属部落联盟的新型联合体的雏形。
最近看了一些关于阪泉之战的资料,发现了一个不得了的事情,就是下图这个萌物!
由于参战的两个部落都有很强的实力,战争的规模颇为壮观。汉代贾谊《新书》云:“炎帝者,黄帝同母异父兄弟也,各有天下之半。黄帝行道而炎帝不听,故战于涿鹿之野,血流漂杵。”《吕氏春秋·荡兵》也记述云:“兵所自来者久矣,黄、炎故用水火矣。”《列子·黄帝》曰:“黄帝与炎帝战于阪泉之野,帅熊、罴、狼、豹、貙、虎为前驱,雕、鶡、鹰、鸢为旗帜。”《大戴礼·五帝德》则云:“(黄帝)与赤帝(炎帝)战于阪泉之野,三战,然后得行其志。”从上述文献记载来看,黄帝部落和炎帝部落为了取得这次战争胜利,做了相当充分的准备,他们不仅调动了本部落的全部力量,而且也联合了其他部落作为盟军,在这方面黄帝表现得更为出色。文献中所记述的熊、罴、豹、貙、虎和雕、鶡、鹰、鸢并非猛兽飞禽,而是各部落图腾的名称。大规模的战役一共三次,厮杀地非常激烈。
开战后,黄帝率领“熊、罴、狼、豹、貙、虎”六部军队在阪泉之野与炎帝摆开战场,六部军队各持自己的崇拜物为标志的大旗,黄帝作为六部统帅也持一面类似“大纛”之旗,列开了阵势。首先,炎帝在黄帝没有防范的情况下,先发制人,以火围攻,使得轩辕城外经常浓烟滚滚,遮天蔽日,应龙用水熄灭火焰,黄帝帅兵将炎帝赶回阪泉之谷,嘱手下士兵只和炎帝斗智斗勇,不伤其性命。在阪泉河谷中,竖起七面大旗,摆开了星斗七旗战法。炎帝火战失利后,面对星斗七旗战法,无计可使,一败涂地,躲回营内不敢挑衅。黄帝仰慕炎帝的医药和农耕技术,决心与他携手创建文明国家。他在炎帝营外摆阵练兵,千变万化的阵法层出不穷,星斗七旗阵,让炎帝的士兵看的眼花缭乱,在长达三年多的操练中,使各部的战斗力逐渐增强,而炎帝利用崖头作屏障,只能观望阵势。然而,黄帝在这三年多的时间内,一边以星斗七旗战法练兵做掩护,一边派人兵日夜掘进,早将洞穴挖到炎帝营的后方。忽一日,黄帝兵将突然窜出,偷袭了炎帝阵营,活捉了炎帝。
大熊猫祖先是蚩尤坐骑, 六神兽排名第一, 从巨凶变卖萌的原因
这不就是食铁兽吗!根据最后的胜负关系推测食铁兽大军应该是黄帝方的,也就是说除了奇袭之外黄帝也能很好的利用猛兽的战斗力,使得在冷兵器时代的地面战争将优势发挥到最大化。炎帝军在正在作战,发现黄帝派了一群黑眼圈的白熊来攻城,这景象,啧啧。
但是反过来想啊,相传蚩尤的坐骑也是食铁兽啊,蚩尤战败和它有没有关系呢,我的脑海里总会出现一个画面,蚩尤骑着食铁兽去作战,黄帝扔了根竹子在地上,蚩尤卒。
大熊猫祖先是蚩尤坐骑, 六神兽排名第一, 从巨凶变卖萌的原因
结论出来了,上古凶兽食铁兽,自从跟随蚩尤战败后,就被黄帝封印了基因,从此改名为大熊猫,以卖萌为生,细思极恐!
大熊猫祖先是蚩尤坐骑, 六神兽排名第一, 从巨凶变卖萌的原因
据在云南禄丰晚中新世古猿地层中发现的大熊猫化石研究分析,[1] 早在800万年前的晚中新世,中国云南禄丰等地的热带潮湿森林的边缘,就生活着大熊猫的祖先――始熊猫(ailuaractos lufengensis),这是一种由拟熊类演变而成的以食肉为主的最早的熊猫,个体犹如一只较肥胖的狐狸。如果“始熊猫”被认为是中国大地上的第一只大熊猫,则大熊猫比中国土地上人类出现还要早。
大熊猫的系统演化关系:大约在2600万年前的渐新世,它们从一个共同的古食肉类动物的祖先,分化成早期的似熊类和古烷熊类。在中新世晚期古烷熊类直接演化为现今美洲的似熊类。早期的似熊类动物,大约在1200万年前的中新世晚期开始分化出始熊类、始熊猫类和早期的小熊猫类。另一旁支演化为半熊,并由它发展为橄熊。始熊类进步的一支在更新世时就已演化成为今天的真熊类,即熊科动物,包括现今两个亚科:一个是延续至今的眼镜熊,属于眼镜熊亚科;熊亚科则包括黑熊、棕熊、美洲黑熊、北极熊、灰熊和马来熊等6种。早期的小熊猫,直接演化成现今小熊猫残留下来。
始熊猫朝着特殊的生活领域演化为独特的大熊猫科。它的旁支郊熊猫属分布于欧洲,于中新世晚期绝灭,主支演化为大熊猫属,其中仅大熊猫一种孑遗于高山深谷密林竹丛中保存至今。
大熊猫自晚中新世起,大致经历了始发期、成长期、鼎盛期和衰败期这样的进化过程。
大熊猫祖先是蚩尤坐骑, 六神兽排名第一, 从巨凶变卖萌的原因
在整个更新世,化石亚种大熊猫分布相当广泛,几乎遍布中国东部和南部,北至北京周口店,南至台湾岛及缅甸、越南、泰国北部。当时的大熊猫与剑齿虎、剑齿象以及北京猿人、南方猿人一起生活,构成典型的更新世大熊猫――剑齿象动物化石群。就在更新世中晚期,秦岭及其以南山脉出现大面积冰川等自然环境的剧烈变化,特别是在距今约1万8千年前的第四纪冰期之后,大熊猫――剑齿象动物群衰落,大部分动物灭绝,仅留下无数化石表明它们曾经存在。北方的大熊猫绝迹,南方的大熊猫分布区也骤然缩小,进入历史的衰退期。
四川省的《北川县志》把大熊猫称之为“食铁兽”。早在古籍中也有不少这么的记载。汉东方朔(公元前153年至前93年)在《神异经》中说:“南边有兽,名曰啮铁。”晋朝郭璞注释的《尔雅·释兽》中,对大熊猫这么描绘:“似熊、小头、痹脚、对错驳,能舐食铜铁及竹骨。”明代袁牧的《新齐谐初集》,有更详细的记叙:“房县有貘兽,好食铜铁而不伤人,凡民间犁锄刀斧之类,见则涎流,食之如腐。城门上所包铁皮,尽为所啖。”
大熊猫在动物分类中属食肉目动物,在几百万年的进化过程中,因为环境和食料资源的联系,它挑选了食竹为主。在旺盛的箭竹林里,生活着一种小肥猪似的竹鼠,专吃地下竹茎,损坏竹林,惹得大熊猫十分生气。它若发现竹鼠洞时,就喘着粗气,用前爪使劲地拍打地上,逼竹鼠出来。假如竹鼠不出来,它就挖洞“抄家”,吓得竹鼠夺路而出,被守在洞口的大熊猫一把捉住,美餐一顿。
每到冬季,大雪封山时,大熊猫也会捡食一些冻死的野生动物尸身,或下河谷走村访舍,捡食乡民扔掉的猪骨、羊蹄或牛头,所以有人称它为吃肉的“素和尚”
蚩尤的坐骑是熊猫吗
古人大熊猫的地位如何,最早曾做过蚩尤坐骑,怪不得蚩尤被干掉了
从中国云南禄丰和元谋两地所出土的始熊猫化石可以得知;早在800万年前中新世晚期,熊猫就已经出现了。在漫长的环境下,许多熊猫同代的动物都已经灭绝了,但是大熊猫却存活了下来成为了活化石。大熊猫的别名还有竹熊、华雄、银狗、大棕熊等,除此之外大熊猫还有许多有趣的古代名--食铁兽、貔貅、驺虞、执夷、貘(mò)、洞尕(gǎ)等。
蚩尤是上古时代九黎氏族部落联盟的首领,十分骁勇善战。蚩尤被称为是中国神话当中的武战神。传说蚩尤曾打败过炎帝,后来炎帝与黄帝一起联合对付蚩尤。有的人说蚩尤当时的坐骑是貔貅,而貔貅就是大熊猫。蚩尤最终是被黄帝所击败的,随后黄帝就收了貔貅为自己所用,在《史记·五帝本纪》记载道:“教熊罴貔貅貙虎,以与炎帝战于阪泉之野”。也就是说黄帝驯养虎、豹、貔貅(大熊猫)等威猛动物为军队冲锋陷阵,在阪泉战败了炎帝。一想到黄帝和蚩尤骑着大熊猫上战场杀敌,大熊猫的屁股一扭一扭的,画面感真是十足啊。
大熊猫也被称为是“食铁兽”。直到现在,大熊猫也确实还有着啃食铁器的习惯。在国内饲养的大熊猫确实有过啃食铁盆,还消化掉的事件,这是因为大熊猫需要某种微量元素才会这样做的。古代就记载过有大熊猫到村庄村民家中寻找食盐,舔舐锅盆中残留的盐分,所以大熊猫才会被称为是“食铁兽”。
大熊猫的地位,其实在古代就早已定下了。据史书记载,大熊猫的数量在古代也不是很多,早就被皇室贵族认为是奇珍异兽。在汉武帝时期,大熊猫就被作为市皇族饲养的宠物,供皇帝狩猎。西晋时期,古人认为大熊猫只吃竹子,温顺而不伤害人,于是称呼其为“驺虞”,象征着和平;把它画在军旗上可用作求和或者停战之用。到了唐朝,大熊猫就被作为“外交官”,由武则天送给了日本。如今大熊猫的卖萌技术,已经征服了全世界人民的心,世界各国人们就希望目睹大熊猫可爱的一面。
蚩尤的坐骑是熊猫吗
远古蚩尤真的骑大熊猫上战场吗?大熊猫真的是食铁兽吗?如今大熊猫在国内和国际上的地位很高,大熊猫已经在华夏大地上生活了几百万年了,曾与剑齿虎在一个时代生活,当然也和我们的古代祖先在一起生活,那大熊猫在古代又有怎样的称谓和地位呢?
大熊猫的古代名
大熊猫通常被当地人叫做竹熊、猫熊、花熊,这些名字还算容易理解,但古代给大熊猫取的名字就太奇葩了,比如银狗、貊、貘(mò)、洞尕(gǎ)、驺虞、执夷、猛豹、食铁兽,也有人认为貔貅就是大熊猫。
根据云南出土的始熊猫化石,在800万年大熊猫就已经生活在地球上,曾在我国多个省地广泛分布,而我们对古代的大熊猫知之甚少,根据古人的记载,传说中的“食铁兽”、“貔貅”、“貘”,这几种名字真的是指大熊猫吗?
远古蚩尤的坐骑是大熊猫吗?古代大熊猫真的叫“貔貅”?
蚩尤也是华夏文明的人文始祖之一,有人说他的坐骑是貔貅,说大熊猫就是貔貅,想想蚩尤骑大熊猫的画风是不是有些萌。但古籍记载的却不是这样。
《史记·五帝本纪》:“教熊罴貔貅貙虎,以与炎帝战於阪泉之野”。而貔、貅分别为两种不同的猛兽,可能只是两种战旗上的标志,是军队的一个称谓而已,而并不是真正的动物。
而传说中的貔貅是只吃不拉的龙之九子之一,但现实中的大熊猫每天要拉几十次呢,大熊猫的幼崽刚出生时,倒和貔貅的工艺品有几分相似呢。
大熊猫在古代叫“食铁兽”?
呲铁,又被称作“食铁兽”,古代记载的食铁兽在南方出现。《神异经》中有记载说:“南方有兽焉,角足大小形状如水牛,皮毛黑如漆,食铁饮水,其粪可为兵器,其利如刚,名曰啮铁。有人说学术考证这种动物应该是貘,但貘的样子不可能像牛一样啊,貘没有角。
《尔雅注》描述:“似熊,小头庳脚,黑白驳,能舐食铜铁及竹骨。骨节强直...”这个版本说的形象应该是大熊猫了。
而大熊猫现在也有啃食铁器的习惯,比如国内饲养的一只大熊猫啃烂了铁盆,吃掉了一块铁,但确实消化了,它们可能需要一些微量元素,古代也有记载大熊猫到当地居民家中寻找食盐,会舔食铁锅内的残留盐分,被人们看到认为是大熊猫在吃铁,把它们称为“食铁兽”。
所以随着时代的变迁,古代的食铁兽已经有了许多转变,不再是最早古籍记载的那样了,而在后来人们把大熊猫也叫做了食铁兽,毕竟“吃铁”的都可以叫食铁兽啊。
古代大熊猫被称作“貘”?
明代的记载说,许多铁器都被一种貘兽啃食,它们见到那些许多犁锄刀斧之类铁器就会流口水,吭铁的时候就像啃食腐肉一样,许多城门上的铁皮都被它们啃食得一干二净。
白居易的《貘屏赞并序》记载:“貘者,象鼻、犀目、牛尾、虎足,生南方山谷中。按山海经,此兽食铁与铜,不食他物...生于南国。其名曰貘,非铁不食。”不管这种动物吃不吃铁,这很形象的记载了貘这种动物,“象鼻”一词就说明貘,不可能是大熊猫。
而在我国古代贵州一带也出土了大量貘化石,也有西周和春秋时期的貘尊青铜器,证明我国古代可能存在亚洲貘,但貘这种动物可能并不是大熊猫。
大熊猫在古代的地位
根据古典文献记载,大熊猫数量并不多,也被贵族认为是奇珍异兽,记载汉武帝时,大熊猫被人送给皇族饲养当作宠物,也供皇帝狩猎。而古代山野的当地猎人也会狩猎大熊猫,获取它们的皮毛,和普通的熊无异。
西晋人称大熊猫为“驺虞”,认为大熊猫只吃竹子,温顺而不伤害别人,象征和平,把它画在旗帜上,用作求和和停战。在唐朝时期,大熊猫就已经被当作“外交使者”,被武则天送给日本。
三峡地区的官庄坪遗址考古发掘找到了大熊猫骸骨,距今4000年前的古人曾拿大熊猫作为陪葬品的。
我们就按现在人们说的大熊猫是蚩尤的坐骑吧,滚滚二世,你说你这猫样,像蚩尤这样的大汉骑上去,你能扛得住?你确定不是卖萌导致蚩尤战败的?
虽然现在的大熊猫吃竹子偶尔食腐,但它们的祖先可是吃肉的,可能几千年前大熊猫的祖先真的是无比威武神勇的第一神兽,呼啸堪比狮虎,战斗力惊人,无比凶悍,在战场一吼吓破敌胆,二吼军心涣散,三吼“喵”卖个萌,蚩尤全军崩溃,卒。
最好的解释是大熊猫原本凶猛野兽,被黄帝封印基因而化作萌物,隐居山林吃素,不与世争,成就了一代卖萌神兽,称霸地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