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8-07-12 14:54:42
导语:看那些稀奇古怪有意思的书,构建你的奇思妙想!开拓你的脑筋,它们绝对是最好的帮手!下面是稀奇古怪有意思的书:1、《万物既伟大又渺小》2、《猎人们》3、《万物的签名》4、《电车难题》5、《家的模样》6、《破茧成蝶》7、《姑娘,欢迎降落在这残酷世界》……“万物”系列的书名都是美而动听,代表作是《万物有灵且美》。与名字散发的幽谷兰香相比,书中的文字倒是更加朴实而富有生活气息,
稀奇古怪有意思的书
1、《S.》
作者:J·J·艾布拉姆斯/道格·道斯特
原名:S.-Ship of Theseus
相信很多人在去年年中的时候都或多或少地看到了这本书的身影,实在是太多人安利了,不过我觉得买了这本书的人可能有一半并没有看完第一遍,还有一小部分是看了一个开篇就放弃了,另一小部分可能买完就扔在书架上再也没打开过一次。
我不否认这是一部形式大于内容的书,作者的脑洞之大,的确是前无古人的。他把整本书当做了道具,而读者只是参与推理游戏的另一个玩家,至于真相如何,就看读者的脑洞跟作者挖的坑相比哪个更大……
这本书虽然封面标有一个大大的字母《S》,但是在封皮里面,有一本旧旧的馆藏书,封面书名是《忒休斯之船》。这个书名比《S》更加有寓意,忒休斯之船亦被称为忒休斯悖论,是一种同一性的悖论。假定某物体的构成要素被置换后,但它依旧是原来的物体吗?公元1世纪的时候普鲁塔克提出一个问题:如果忒修斯的船上的木头被逐渐替换,直到所有的木头都不是原来的木头,那这艘船还是原来的那艘船吗?因此这类问题现在被称作“忒修斯之船”的问题。
好了,现在咱们可以装逼的来分析一下,或许作者的用意就是这样的:这本书讲的是一个失忆的怪蜀黍被劫持到一搜怪里怪气的船上的故事,然后他遭遇了一系列斗争和屠杀。看完第一遍估计就是这样一本奇特冒险之旅,这是第一次构架了一个“忒休斯之船”,接下来你需要通过借阅这本书的两个人的笔记以及众多小道具中把你脑中构架出来的东西一点点替换掉,或许这就是作者想要体现出来的另一种阅读的趣味性,哪怕它略显恶意……
2、2666
作者:罗贝托·波拉尼奥
罗贝托·波拉尼奥是另一个充满了恶意的作者,或许大家都适应了本格推理的节奏,开篇出现尸体或者案件,中间会有曲折复杂的破案过程,之后真相大白。但是《2666》的开篇是作者絮絮叨叨不停地讲述四个翻译的日常琐事,期间我一度怀疑我到底在读什么……
这本书可谓是长篇小说中的长篇小说,真正的大部头作品,前后分为五个部分,关键是看起来这五个部分并没有什么明显的内容关联,如果没有强大的耐心和充裕的时间,我个人倒是建议不如放弃这本书去看看《战争与和平》(笑),既然如此,为什么它还在我的推荐书单上,是因为《2666》第三部分记者的故事和第四部分“罪行”中犹如警察卷宗一样罗列的案件读起来的确还有点爽……但是如果让我再来第二遍,我可能真的要咬牙跺脚加闲得无聊才能有勇气再来它一遍800多页……
《2666》的作者是罗贝托·波拉尼奥,或许大家对他的作品《荒野侦探》更为熟悉 ,相比起有些“不知所云”的《2666》,《荒野侦探》真是的好看更多。波拉尼奥虽然是一位多产的作家,但是他并非是少年天才,他四十岁的时候才开始写小说,看来是金子总会发光的这句话还是正确的。
3、XYZ系列
在推理小说里,很多作者偏好写系列作品,比较有名的像《沉默的羔羊》“汉尼拔”系列;京极夏彦的“京极堂”系列;斯蒂芬·金的“黑暗塔”系列等等……今天我像大家推荐的或许不是那么出名,但是作品却同样很好看的“XYZ系列”。没错,书名还是这么奇怪~
“XYZ系列”一共有三本小说,分别是《X的悲剧》,《Y的悲剧》与《Z的悲剧》。或许正是由于作者独特的起名方式,日本的一些推理小说作者也有一些相似的作品,比如日本的法月纶太郎创作过一本名为《一的悲剧》的本格推理小说,日本女性推理小说作家夏树静子女士写过一本《W的悲剧》,虽然命名很像“XYZ系列”,但其实并非是这个系列中的作品,讲述的主题和主人公也都不一样,《W的悲剧》还曾经被翻拍过电视剧。
“XYZ系列”的作者是埃勒里·奎恩,这并不是一个人,而是两个表兄弟合用的笔名,曼弗雷德·班宁顿·李和弗雷德里克·丹奈堪称侦探推理小说史上承前启后的作者,埃勒里·奎恩也几乎可以说是美国推理小说的代名词。
《X的悲剧》
作者:埃勒里·奎恩
故事发生在一辆拥挤的电车上。一个男人在车上被杀,所有人都看到男人死去的经过,却没人发现凶手。很多人都有理由憎恨死者,包括死者的合伙人,然而,萨姆巡官得到的线索都指向了死胡同。受邀参与调查的哲瑞·雷恩,一名专以饰演莎士比亚剧作的老演员,宣称知道凶手是谁,却拒绝在没得到确切的证据前指认凶手的身份。一案未解,一案又起:电车上的售票员在回家的渡轮上遇害了!
《X的悲剧》作为“悲剧”系列的开篇作,可以说是奎恩的巅峰之作,也是很难超越的一部作品,他被欧美读者称为“完美的典型”,甚至推理女王阿加莎·克里斯蒂曾说“奎恩唯一一部超越《希腊棺材之谜》的作品就是《X的悲剧》。”可见这部小说在推理小说史上的完美地位。
《Y的悲剧》
作者:埃勒里·奎恩
哈特家族以疯狂、恶毒著称,在邻居眼中是“可恶”的人。所以,当有一天这个家族的代表人物,专制、暴戾的哈特老太太被谋杀时,没人感到特别的不安、伤心,除了她在第一次婚姻中生下的女儿,又聋又哑又瞎的女儿路易莎。同时,路易莎又遭遇两次毒杀阴谋,只是侥幸脱险。案件中的诸多线索都指向哈特老太太的第二任丈夫,约克,然而,约克早在几个月前就已自杀。陷入困境的萨姆巡官只得求助于老演员哲瑞•雷恩,一起名副其实的悲剧渐渐浮出水面。
《Z的悲剧》
作者:埃勒里·奎恩
血案发生在阿冈昆监狱所在的提尔登郡。一天晚上,树敌无数的福塞特参议员被人刺杀于自己的书房内,当天,一个矮小的男人正好从阿冈昆监狱刑满释放。书房内的一封信将线索指向了这个男人。事情的真相到底如何?受邀参与调查的萨姆巡官及他的女儿佩辛斯在雷恩的帮助下,没有被证据缺乏的困境击垮,最终将真正的罪犯送上了审判席。
4、嫌疑人X的献身
作者:东野奎吾
原名:容疑者Xの献身
对于东野圭吾的小说,我基本上可以说是一个脑残粉……他写的每一本小说我都看过,在所有作品中其实我本人并不是最推崇这一本,相反我个人更加喜欢他早期的作品《宿命》,情节安排来看,我觉得《宿命》并不亚于《嫌疑人X的献身》。
其实这本《献身》除了设计的巧妙的犯罪情节,我觉得作者更想要向读者表达的是一种对爱情的一种毫无保留的“献身”,就像小说中描写的那样,数学天才石神从头到底并没有对他爱慕的靖子女士告白过,但是他却用自己的方式替失手杀了前夫的靖子料理善后,并设下一个匪夷所思的局,令警方没有办法找到真凶,他这不就是一种不求回报的对爱情的一种“献身”吗……但是我觉得石神的献身比起《白夜行》中桐原亮司的献身要有温度的多,起码靖子并非是雪穗那样冷酷到残忍的女性形象。如果是那样的话,也真的就太悲惨了,或许正是因为雪穗的残忍,才让《白夜行》更加受到读者们的喜爱。
5、全部成为F
作者:森博嗣
原名:すべてがFになる The Perfect Insider
关于森博嗣这位日本推理小说作者,似乎大家觉得他一直都是不温不火的,如果不是特别喜欢推理小说的读者,可能初见他的名字都想不起来他的代表作(笑)。其实我看他的作品,感觉跟其他推理小说作者最大的不同是,森博嗣是一个非常较真和系统性的作者,他并没有后期的东野圭吾对人性那么多的拷问,也不像西方推理小说作者那样喜欢剖析性格的阴暗面。或许跟森博嗣工科博士的教育背景有关,他的作品总是以科学和数学为主题,比如《不会笑的科学家》,比如《诗般的杀意》等等(这两本书还是我在逛书店的时候无意中淘来的台版书,结果一发不可收拾,笑)。
《全部成为F》这个书名看起来很奇怪,其实是作品中的一段遗言。
拥有多重性格的天才少女真贺田四季,十四岁时杀死了自己的双亲,此后就一直被禁闭在孤岛的研究所内。十五年后,慕名而来的犀川和萌绘却在密室里发现了被截掉四肢的四具尸体。所长及副所长相继被人杀死。凶手究竟是谁呢?而真贺田博士在计算机里留下的最后遗言“全部成为F”又隐藏着怎样的讯息?
在2014年的时候这部小说也被翻拍了日剧,还被制作过动画,只是动画的内容并不如日剧好看。绫行迁人曾评价《全部成为F》这本书里有日本本格派推理的精髓。至于究竟能体会多少,就交给大家慢慢阅读啦!
今天推荐给大家好玩又有趣的推理小说就是这些,如果大家也有想推荐的推理小说,不妨留言给我们,我们会继续给大家推荐好看又好读的小说呐~
稀奇古怪有意思的书
那些名字古怪又有趣的图书盘点,不要“以名取书”啊!
前段时间在《 世界上会存在两个你吗?哪一个才是真实的你?》中表示要对拥有奇怪书名的图书做一篇盘点。因为是由哲学书《 如果没有今天,明天会不会有昨天?》引发的,所以主要还是集中搜集了哲学、科普类的图书,最后才放了几本小说。
很多书没有读过,评价不一定准确,主要还是集中欣赏书名,哈哈
《禅与摩托车维修艺术》
一本知名度相当大的书,估计有很多朋友第一个想到的怪名书就是它了,重庆出版社2011年版的豆瓣评价有5千之多。内容和书名一样神奇的一本书,虎嗅有一篇文章形容其内容:既像是游记,又像小说,当然最主要的,它其实是一本哲学书。
著名物理学家 史蒂芬·霍金对这本书的评价非常中肯:
我因为写了一部人们把它和《禅与摩托车维修艺术》相比较的书而感到甚受恭维。我希望拙作(《时间简史》)和本书一样使人们觉得,他们不必自处于伟大的智慧及哲学的问题之外。
禅与摩托车维修艺术
8.3(美)罗伯特·M.波西格 / 2011 / 重庆出版社
《 是高跟鞋还是高尔夫修改了我的大脑?》
看起来很怪的名字,看过简介后大致可以猜测,其高跟鞋和高尔夫应该是分别指代男、女两个性别。
有评论称本书从两性差异的主要原因,分析、揭示了社会环境对人的心理、行为所造成的巨大影响,而这种影响力远远超出我们的预期。
意外发现本书是由果壳出品,这里埋伏一下,后面再说。
是高跟鞋还是高尔夫修改了我的大脑?
7.2[英]科迪莉亚�6�1法恩 / 2014 / 浙江大学出版社
《如果没有今天,明天会不会有昨天?》
前段时间推荐过的 《如果没有今天,明天会不会有昨天?》 ,名字怪到编辑特意开会讨论要不要更改书名。现在聊这书,我们都简称它叫“今天、明天、昨天”,这样就好记多了。
也是一本哲学书,特点是包含了苏格拉底、柏拉图、萨特、加缪、尼采等众多伟大的哲学家设计过的思想实验,共有55个之多,分别划归“幸福”“知识”“道德”“美与艺术”“自由”“法理与公平正义”“心智与大脑”“上帝与信仰”“逻辑与语言”“空间与时间”“自我”这十一个重要的主题。
每个“思想实验”先叙述“实验”内容,再介绍出处与背景,然后一方面对以此为代表的哲学理论的发展流变做一简单梳理,另一方面用通俗的语言,提炼出理论中与现实生活密切相关的要点,使得“实验”所得可以延伸到现实问题当中。
之前的推荐:《 世界上会存在两个你吗?哪一个才是真实的你?》
如果没有今天,明天会不会有昨天?
8.1[瑞士] 伊夫·博萨尔特 / 2017 / 民主与建设出版社·读行者品牌
《本书书名无法描述本书内容》
第一次看到这个书名确实也是惊呆了,应该说它比《禅与摩托车维修艺术》给我的印象更深。
本书从圣诞老人存在与否的疑问出发,用逻辑、宗教神秘主义、心理学和神经科学等知识,将形而上的哲学探讨演绎成一场通俗易懂、幽默欢脱的思维探险。从罗素和维特根斯坦的分析哲学,到佛教、道教、犹太教卡巴拉学者的神秘主义,卡普兰总结出,唯有幽默才是解决生活中基本矛盾的最佳良药。
由我个人比较喜欢的一个文化品牌“未读”出品,作者身份也很有卖点,是 《生活大爆炸》的编剧兼执行制片人。与 《如果没有今天,明天会不会有昨天?》 一样,都算是不错的哲学入门读物。 第一次见到实体书的时候,未读的妹子还特意让我看了封面,问我看出什么没有,结果发现其封面上貌似杂乱的白色线条是一个圣诞老人的形象,顿感有趣。
另外,“本书书名无法描述本书心情”这个梗也是玩的可以,哈哈
本书书名无法描述本书内容
6.5[美] 埃里克·卡普兰 / 2016 /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未读
《人的脑洞略大于整个宇宙》
怪异问题+冷知识合集? 一本令人脑洞大开的书,在这一点上确实对得起它的名字 。
这本书来源于生活中的平常小细节,比如英文字母里其实还有“&”等。作者将它们汇集在一本书里,对资料进行探究和分析,并附上延伸阅读板块,让读者从中获得新知。大量冷知识呈现,主要是人文历史,也有很多名人掌故,西文语境,看点十足。
作者有网站匹配,还从读者群中搜集大量信息,扩充内容。本书得到维基百科创始人之一吉米·威尔士、《国家地理旅行者》首席研究员玛丽莲·特勒尔等人推荐。
人的脑洞略大于整个宇宙
6.4(美)丹·刘易斯(Dan Lewis) / 2017 / 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当彩色的声音尝起来是甜的》
一个书名把视觉、听觉、味觉全占了。
【内容简介】全书54篇文章,精选自百位松鼠近三年创作的上千篇文章,从口腔溃疡到国际空间站,从玫瑰花到数学思想实验,内容天马行空,文字灵动活泼,一改传统科普的严肃面孔。
科学松鼠会编著,从这里看出跟果壳有一些关系,已经是第二本果壳怪名书了,或许这个时候你已经隐隐感觉不妙了,果不其然后面还有……
当彩色的声音尝起来是甜的
8.2科学松鼠会 编著 / 2009 / 上海三联书店
《一头想要被吃掉的猪》
【简介1】上海三联书店 2008年版
英国哲学普及作家巴吉尼精心设计了100种思想实验场景,引导出100个哲学问题。与其说这些问题是逻辑难题,不如说是邀请书,邀请读者认真思考具有挑战性的100个问题。相应地,巴吉尼并不向读者提供或对或错的答案,而是探索某些方式,来梳理它们提出的实际议题。
【简介2】中信出版社 2016年版
挖掘思想漏洞,颠覆认知,脑洞大开。
思想实验是真实场景的简化浓缩,现在甚至未来都难以真实发生。实验中剔除复杂变量,将唯一变量引向极端,旨在让我们的注意力集中在某个核心概念或问题上,挖掘我们的真实想法和思想漏洞。这既不是一本参考书,也不是古老谜题的解答合集,看完并不能直接得到答案。这只是个开始,你不只会爱不释手,还会抑制不住地思考。
一天一个故事,锻炼思维,发人思考,通勤路上的不二选择。
在这里任性地贴出了本书两个版本的简介,想稍微吐槽一下。说实话我个人还是喜欢第一个版本,好歹一眼能看出是讲什么的,现在很多出版同仁在撰写内容简介时,总感觉在藏着掖着,就是让你一下看不到重点(尤其是小说)。
一头想要被吃掉的猪
7.1[英]朱利安·巴吉尼 (Julian Baggini) / 2016 / 中信出版社
《冒烟的耳朵和尖叫的牙齿》
升上万米高空,潜下最深海沟;给自己注射患恶性病患者的血液,往心脏送导管,在后背做伤口;吞下血吸虫、霍乱弧菌、盐酸以及各种各样简直没法说的东西…… 一群探寻真理的科学家用自己亲测危险实验的奇闻轶事。
本来以为是一本愚蠢科学史,结果没想到全是一群为知识为科学为理想为探索真理而献身的科学家,在看得瞠目结舌的同时也被他们所感动。疯子与天才有时就是同体的。 ——豆友 mOco
冒烟的耳朵和尖叫的牙齿
8.6[英]特雷弗·诺顿 / 2011 / 科学出版社
《 你以为你以为的就是你以为的吗》
【简介】
《哲学家杂志》共同创办人朱利安�6�1巴吉尼与杰里米�6�1斯唐鲁姆共同撰写的哲学普及著作。在书中,作者精心设计了12道检测思考清晰度的逻辑谜题,涵盖哲学、逻辑推理、信仰、思想一致性、禁忌底线、道德标准、艺术、身心灵、自由、终极逻辑常识等多个有趣话题。
你以为你以为的就是你以为的吗
6.7[英] 朱利安�6�1巴吉尼, 杰里米�6�1斯唐鲁姆 / 2012 /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枪与玫瑰的使用方法》
简介中这样写道: 果壳网性情主题站出品,国内第一本实用派性知识读本。 “爱”和“做”,这两个字既离不开身体力行,也不能缺了理论指导。
不得不佩服果壳网,除了这一本外还有:
《 我知道你不知道的自己在想什么》
《 把恐龙做成大餐》
《 鸟与兽的通俗生活》
《 人类尸体的奇异生活》
《 彬彬有礼地离开吧,不要和地球人谈恋爱》
等……
详情可查看果壳出版豆列:果壳出品
好吧,论给书起怪名我只服果壳。
小说类也贡献了很多奇怪的书名,比如下面这些:
乌克兰拖拉机简史
7.6[英] 玛琳娜·柳薇卡 / 2011 / 吉林出版集团
自杀俱乐部
7.6[英] 尼克·霍恩比 / 2007 / 人民文学出版社
反自杀俱乐部
7.8[日] 石田衣良 / 2009 / 上海人民出版社
而河马被煮死在水槽里
7.5(美)杰克·凯鲁亚克 (美)威廉·巴勒斯 / 2012 / 人民文学出版社
木乃伊防腐指南
7.2magasa 谋杀电视机 大旗虎皮 云中 / 2013 / 上海三联书店
一个自行发完病毒的病例
8.5[英] 格雷厄姆·格林 / 2008 / 上海译文出版社
当然拥有奇怪书名的书远远不止这么多,从前会有,以后还会有。
虽然它们的名字确实很怪,但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好书也不能光凭名字去评价,这些有趣的书名的背后往往充满了作者或出版人的智慧,希望感兴趣的读者可以去读一读,没准会得到不一样的体验与收获。
最后,其实我只想再推荐一下 《如果没有今天,明天会不会有昨天?》
稀奇古怪有意思的书
介绍好书大概是一件时间成本比较高的事。推荐一个APP,你顺手在App Store里下载下来,把玩也不过几分钟;推荐一部电影,你沉浸在两小时的荧幕世界里或笑或哭(快去看好小气和Dorothy推荐的电影,都超超超棒!)。但是推荐一本书呢…从感兴趣到购买,再从购买到阅读,每一步都是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不过我还是愿意跟你们介绍这些有趣的书们。它们既不沉重晦涩,翻上两页就治好了失眠症;也不轻浮讨巧,灌满鸡汤冲向畅销榜单。它们类型各异,涉及科幻、随笔、理财、家居、哲学和情感(瞎归类),也投射着我个人的喜好与思考。
红着脸告诉大家,我去年读的书不多,一共44本,没有达到预期的50本。不过最让我满意的,是在这些看过的书中,被我评了四星以上的好书占了70%。以前读书不分好坏,不喜欢也硬着头皮要读完。现在终于越来越任性,挑书慎而又慎,拿出了在淘宝买衣服的货比三家精神。大概一是没有了大学时最爱的图书馆,买书对于金牛女而言也要追求最优性价比,二是也没有了大学时挥霍不尽的闲余时间,以往宅图书馆里两三小时就能看完的书,现在说不定一周下来也没有翻动几页,哪能不把这稀少的机会留给好书呢?
今年的阅读愿望,就是读完去年买的新书们,和今年即将买的新书们。好书会继续跟你分享,也希望你跟我分享哦。
希望这份好书list,能让你的“想读”清单更丰富一点。(眨半边眼~)
1、《万物既伟大又渺小》
[英] 吉米·哈利(James Herriot)
“万物”系列的书名都是美而动听,代表作是《万物有灵且美》。与名字散发的幽谷兰香相比,书中的文字倒是更加朴实而富有生活气息,讲述了作者自己作为一个英国乡村兽医,为他稀奇古怪的顾客们治疗牲口(……)的有趣故事。可以在这本书里体会到淋漓尽致的英国式幽默,我最喜欢在上下班坐地铁时掏出来看,看着看着就笑裂了嘴。这本书里的每个小故事都非常迷人,就是那种,你愿意靠在火炉边喝着热酒,听他说上一天一夜,时不时会心一笑的冬日暖洋洋读物。
这本书常常让我想起李娟(我最爱的作家之一),他们都是居住在远离现代都市的偏僻乡村,因为工作环境或生活经历的独特而使得他们的日常生活并不“日常”。他们写自己倒霉的遭遇,譬如兽医在给一条倔强的壮牛做绝育时被一蹄子踢飞,譬如李娟在下雨时被帐篷里接漏水的塑料袋直接砸到头上,平铺直述却能把人逗得笑出眼泪。并没有粉饰生活,他们的生活实实在在,却与自然、动物和人情世故紧密联结,对我们而言因为稀罕而珍贵,对他们而言因为常见却懂得稀罕而更珍贵。
2、《猎人们》
朱天心
提到关于猫的书,我一定会摇旗呐喊举起两本,一本是顾湘的《好小猫》,另一本就是《猎人们》。前者是一猫一人的绵长静谧,后者是一大家子猫与人的热闹喧嚣。朱天文家里的猫多是散养的流浪者,来来往往,每只都颇有一番个性,从第一篇起就把我逗笑。最喜欢的猫是李家宝,却也是最伤心的一只。尤是这句:「现在是什么样的世情,能让我全心而终相待的人实没几个,何况是猫儿更妄想奢求,你若真是之聪明的猫儿就该早明白才是。」
朱天心笔下的猫多是还保有着野性与野心的,大约由于不是家中从小圈养,领养后依然不变习性,行踪无影,做地盘老大的几只猫经常负伤而归,包扎好后又昂着头颅出门巡视疆土。大约又由于家中猫狗众多,猫猫与猫狗之间也有着社会关系与阶层等级,故事的焦点聚集在四脚兽们的互动与社交上,两脚兽只作为故事的观察者与记录者存在,不再是与猫发生联系的唯一种族。拥有作为独立象征的自由,拥有作为身份象征的社交,这些猫们终于在一本写猫的书里摆脱了宠物的桎梏,宣示猫格主权归己所有了。
3、《万物的签名》
[美]伊丽莎白·吉尔伯特(Elizabeth Gilbert)
这是《美食、祈祷与恋爱》作者的第二本长篇小说。故事的前半段细致详尽得像一本家族传记,女孩在富裕的庄园里出生,和她父亲一样对植物充满探寻的好奇与热情,沉浸在自家庞大的植物园里。她对苔藓产生了研究兴趣,一年一年,像上帝俯视地球研究人类社会一样,俯视着每一块石头背面潮湿的苔藓如何扩充边界,如何吞噬其他种族的苔藓———当然小说里是有爱情故事的,但是比这更让我着迷的,是一个女性在当时的庄园时代,没有按照固有路线去做那些如参加舞会、挑选夫婿等一系列“女性应该做的事”,而是纯纯粹粹地投入在自己的兴趣志向中。
与《美食、祈祷与恋爱》内核一致的,是女性作为个体也在寻求自我的认可与定位。她本来无忧无虑,在父母收养了一个妹妹后开始了同性间的比较,在某些对比项上产生自卑(比如外貌、比如男性更关注她妹妹而不是她),也在某些对比项上自豪(比如学识,比如在宴会聚餐上她比妹妹更善言辞)。这本书跨幅很长,刻画了女孩(包括她父亲)一生的故事,她的成长、成熟与衰老。故事的最后,她也是孤零一人,那又如何呢?“你的一生真是多姿多彩!”华莱士也是这么说。
4、《电车难题》
[美] 托马斯�6�1卡思卡特
这个难题你一定也听过:一辆电车失去了控制,前方的轨道上有五个人,如果电车继续直行就会把这五个人撞死;也可以将电车转向开到另一条岔道上,但是会撞死另一个人。如果你站在电车的道岔开关旁边,你会不会扳动开关?
这种伦理问题听着就让人兴奋地起鸡皮疙瘩呀。不同于呆板无趣的说教,书中将这个伦理问题作为了一个法庭案件进行审理,各路人等(如警方、检察官、辩方和路人甲们)轮流上场发表见解。可能你刚刚认同了一个教授的观点,觉得扳动电车虽然撞死了一个人但也是无罪的,马上又被接下来的心理学家给说服,投给了有罪一票。这些各路人等的观点,也是根源于古往今来各大哲学派系的核心思想。最后真正说服我并给予醍醐灌顶大启示的观点是天主教会的双效原则,因为太掉书袋就不在这里展开了。“思考问题的方式比答案重要”,或许这本书中纷呈上演的辩论也会让你深深地感叹这一点。
5、《家的模样》
叶怡兰
小时候家里有一本家居设计画册,每页都是装修完美的样板间。我可以乐此不疲看其中的某页纸看上几小时,幻想自己居住在这个美好的房间里,这大概就是我最早的家居启蒙了。父母辈的装修风格总是千篇一律,但是现在,大家越来越关注一个真正符合自己生活方式与审美趣味的家会是什么样子。
我关注了一个叫“好好住”的公众号,每一个介绍装修经验的房主们,都会在文章末尾苦口婆心地说:“一定要坚持自己的想法,不要向父母和装修队妥协,因为最后住在这里的人是你。”而这本书的作者叶怡兰,就是非常彻底地坚持了自己的设计理念。她详尽分享了自己96㎡的私宅装修经验,大到每个区域的布局,小到每个抽屉的收纳,都是基于家人的实际生活习惯与场景来设定。有很多处的小细节小亮点,会让你忍不住也想立马运用到自己的生活里。(譬如我这个体寒患者就深深地爱上了地暖和壁炉…)
6、《破茧成蝶》
刘津 / 李月
对于一个喜爱APP的人而言,最开心的事情就是可以设计自己的产品吧。原本以为可能要再过好几年才能实现的愿望——在AppStore上有自己的APP,今年却意外地成真了。和团队小伙伴们从无到有地创作出一个产品,细细地打磨、完善、迭代、更新,走入正轨。好的产品,要满足用户的需求,让用户产生黏性,并有良好的体验。这也是我希望在2016年继续努力的方向。
看过一些产品设计相关的书籍,这本书我最为推荐,非常适合刚入互联网行业的产品汪和设计湿们。里面介绍的都是作者在设计网易系产品的实践经验,方法论实用而接地气,理论体系也搭建得比较完善。比起《结网》和《人人都是产品汪》,这本书更具有实操性,也不瞎哔哔。交互体验是件多么好玩的事情啊,其实画原型是我最喜欢的工作呢(BOSS你看到了吗?新的一年请继续给我涨工资好嘛!)
7、《姑娘,欢迎降落在这残酷世界》
黄佟佟
即使这书名散发着浓浓的鸡汤味,也不能阻止我把这本书安利给身边所有受感情困扰的女盆友们。不要被这个白莲花一样的书名迷糊到,其实它内里的三观正到不行,犀利地戳破了所有笼罩在女性头上的紧箍咒一般的执念。记得好小气同学曾在《如何避免恋爱关系中的受害者心态》里夸奖爷是个谈恋爱一点也不拧巴的姑娘。不拧巴多难啊,这本书里有20个拧巴的恋爱故事,黄佟佟都能用她手术刀一样精密的文字剖析得淋漓尽致。
恋爱中的很多问题,是来自于原生家庭带给我们的影响。受武志红的影响很深(推荐他的《为何爱会伤人》和《为何家会伤人》),黄佟佟在分析问题时也会追溯回当事人的父母辈家庭关系。我们在成年后如何与过去达成和解,如何从中解脱,这本书或许也会给你一些参考。当然最值得一说的是,我爱的姑娘们,如果你现在正因为单身而被父母/社会逼着相亲找对象,请一定要看这本书。2016年我们会成为更好的自己,而这,和我们有没有男朋友无关。
8、《下乡养儿》
冯丽丽
在大学时,我就开始忧心忡忡地担忧对孩子的教育问题。作为一个坚定的晚婚晚育者(国家还我假!还我假!),我希望自己能够在具备更为成熟的精神状态和物质条件时,再去考虑这两件事(尤其是后者)。中国父母在教育子女的问题上还很稚嫩,从我的童年回忆与成长经历而言,我并不觉得自己是幸福的小孩。(恩,这句话很大逆不道,把这句话说出口也很艰难,但治疗心病的第一步是要承认它,不是吗?)它也在警醒我,我们都想做一个好父母,但这件事并不容易。
市面上有很多如何成功教育子女的书籍,但《下乡养儿》太特别了,它就是一本反成功学。一对略显得怯懦的父母,和他们敏感、同样怯懦的女儿。女儿无法适应小学生活,最后只能辍学在家,每晚噩梦连连,要玩到第二天天亮才肯睡,导致全家的生活都黑白颠倒一片混乱。他们后来搬到了乡下,在一位乔老师的帮助下开始另一段生活。这段生活也是奇特的,女儿每天买菜做饭、洗衣放羊,像农村老妇一样干着家务活。母亲冯丽丽用流水账的平淡口吻记述了这段日子,真实而不加修饰。故事的结尾自然是好的,但它更重要的,是向我们展示了另一种可能:抛开成功的标准,如何才能做一个好的父母。
9、《家庭日记》
[日] 森友治
温情脉脉的治愈系摄影集,森友治用照片记录了家庭的故事。场景变化不多,基本都是在原木色家具围绕的家里,自然而然发生的事情。如果你看完《下乡养儿》后内心有些阴郁,那么一定要看看这本。大概也是受这本书的影响,让我非常执着地想要把以后的家装修成原木色……
直接甩一张截图,来表达这本书的气质吧!
2004年4月9日(星期五)
“阿森,先给你看看我的绝技!”小海说完之后,便一本正经地表演了这个节目。还真是了不起啊!
2004年4月9日(星期五)
绝技表演完毕,小海一脸安心的表情。
10、《你一生的故事》
[美] 特德·姜
一个伪科幻迷的最大遗憾就是,在看完三体后,很难再找到一本让我浑身起鸡皮疙瘩的科幻小说了。不过这本短篇科幻小说集倒也非常值得一读,每篇故事都脑洞大开。忘了谁说过,写短篇小说需要更强的情节把控与文字精简能力,在有限的字数里引申无限的遐思。这本书绝对做到了。第一篇故事是最迷人也最悲伤的,理论架构也很烧脑,因为我还没有彻底读懂,也就不好意思瞎哔哔什么了。
读科幻小说带来的幻觉,就是:天哪,亿万年不过一瞬,人类终将消亡为星尘,为嘛还要担心明天吃啥?
恢弘巨作上下篇终于完结,撒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