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8-09-07 22:04:13
如果你在一个人面前再无秘密,仿佛就是透明!无论你想什么,她都能猜到!是不是很恐怖?有些女人却是这样的!太别是学心理学的女人!所以很多人都说学心理学的女人很可怕!更不敢和她们过多的接触!谈恋爱千万别找这样的女朋友!不然你会死的很惨!男人最怕女人学习两样东西,第一个就是法律,第二个就是心理学。人们只觉得“学心理学的女人很可怕”,不觉得“学心理学的男人很可怕”。
学心理学的女人很可怕
为什么说学心理学的女人很可怕?1、尽管社会发展,但是还是有诸多人认为女子的职责更多的在相夫教子,因而并不需要有过多的学识,尤其是在通识学科,诸如法律,诸如心理学。掌握了心理学的女孩子势必会看问题通透一些,也更机敏一些,因而驾驭起来也便更难一些。
2、除去对女人的刻板印象,这里还有一个对心理学的刻板印象。一男性朋友曾和我说,坚决不娶学法律和学心理学的女孩子,问其原因,他和我说,学法律的女孩子太可怕了,若在亲密期对她动动手脚,说不定落下个猥亵的罪名,这学心理学就更可怕了,连个私房钱都藏不得。
女生学心理学到底好不好
就教育而言,学习心理学的女人,可以准确的把握孩子发展的“关键期”,正确的看待孩子在每一阶段出现的问题和特征,不揠苗助长,不急于求成,也不错过每一次能力提高的最佳时期,她们懂得如何经营亲子关系,也懂得如何安抚情绪。同样,她也懂得每一个孩子的不同,不至于在苛责中让孩子习得性无助。
就亲密关系而言,学习过心理学的女人,她能明白自己在亲密关系中存在的问题,能正视并尝试改变幼年阴影带给她的不可逆的影响,能够更好的去对待出现的问题,不会被之前的自己所绑架。
心理学视为读心术,再肆意的脑部女人的第六感,然后给一个学心理学的女人太可怕的罪名实在是太荒谬了。事实上,心理学的学习,会让一个女人更好的在家庭、工作、教育等等领域协调自己,变得出色。
学心理学的女人很可怕
1说学心理学的女人很可怕的原因这个世界上,男人最怕女人学习两样东西,第一个就是法律,第二个就是心理学。
女子无才便是德
自古以来,自从母系社会以后,男人占了社会的主导地位之后,权利地位以后,其实在知识领域,男人一直对女人都是封闭的,即使有的时候开放给女性,往往开放的也是那些顺从、遵从男性的管理和男性的权利,类似这样的知识。
大家都知道过去我们有句俗话:女子无才便是德,女性往往学习的内容都是和缝缝补补、做家务有关的知识。比如说我们一般认为女性必须要会做饭,在过去,一个女人如果不会做饭,估计嫁都很难嫁。
男女在知识面和知识的倾向性上是有差异的
其实对于女性的知识的封闭,不仅中国如此,西方也是如此,进入现代之后,我们知道女性用了和男性同样受教育的权利,但是由于现代社会的分工不同,很多人学的专业都是朝着某一个方向纵向的延伸。这样的话,其实从知识面上,从学校角度而言,我们每个人学习的知识其实都是残缺不全的,我们往往只能够学习到某个专业类别的知识,不过男性由于更多的社会生活和对外的生活。
在多数传统的家庭,仍然是男主外、女主内的这种情况。而且也在一些多数的观念中似乎男性更多的阅读类似新闻、政治、军事、法律、社会、犯罪新闻知识和社会知识。男性朋友互相沟通、外出喝茶聊天往往也是信息传递的过程,因此在某种程度上讲,在客观上,这 的确造成了男性和女性在知识面上和知识的倾向性上是有差异的。特别是对于社会中的一些必备的社会法律、犯罪类似的这些知识,如果一个女性不是有意的、主动的去获取这些知识,那么她的周围给她传递这种信息的人或者闺蜜是很少的。
1学心理学的女人真的可怕吗有意思的是,人们只觉得“学心理学的女人很可怕”,不觉得“学心理学的男人很可怕”。就像是在说着,女人如果很聪明,对关系很有掌控感,她就变成了恶魔。然而一个男人如果很聪明,对关系有掌控感,那就很正常。
所以很明显,这个恐惧来自男人,而不是来自女人。因为女人不会因为自己聪明,对关系有掌控感,而觉得自己可怕,觉得自己变成了恶魔。
那么,为什么男人们会觉得,如果一个女人很聪明,对关系有掌控感,她就会变得可怕呢?
我觉得可能的原因如下:
1、男人们认为在一段关系里,男人和女人应该是从属关系,男人是控制者,而女人是被控制者。男人可以拥有自己的世界,拥有很大的权力,一切尽在他们的掌握,而女人就得像小白兔一样,傻傻的,不管他们说什么,女人都说对,不管他们做什么,女人都说好。男人们觉得这样的关系比较轻松,稳定。
可是如果有一天,这个女人变得很有能力,变得拥有自己的思想,男人发表观点时,女人没有说“对”,而是说“我有不同看法”。或者当男人做了某事时,女人没有说“好”,而是说“你怎么能这样,是不是因为你如何如何,我都知道了”。男人会觉得自己对这段关系失去了掌控,他们就会陷入恐惧中。
2、男人在和女人缔结婚姻关系时,一开始就没有想坦诚平等地彼此相待。为了巩固自己在家庭里的权力地位,他们觉得有必要处心积虑、老谋深算,处处防备着女人抢了他们的权力,占了他们的便宜。如果此时这个女人学了心理学,一下子就能看穿他们的把戏,戳穿他们的谎言。那么他的如意算盘就落空了,就无法在家庭里占据优势地位了。
学心理学的女人很可怕
我已经两周没有与罗娴见面了,她很忙,我很慌。
还有三天,罗娴就要参加心理咨询师三级考试了,尽管准备得很充分,但是她还是不想在关键时刻掉以轻心,毕竟当一名心理咨询师是她最大的心愿。
她曾和我说,心理咨询师三级考试只是为心理咨询师二级考试做一个铺垫,拿到三级证书之后,若想继续往上考,还要经过心理咨询师二级正规培训,并达到规定标准学时数,取得结业证书,连续从事心理咨询工作满3年。
当然,以她的天赋,考心理咨询师二级,甚至考心理咨询师一级也不过是时间问题而已。自从与她谈恋爱,我一面是她的灵魂伴侣,一面又是她的假想求助者,她总是能想我所想,仅仅通过我说的一句话就能洞悉我内心的一切。有的人说这样的女生很可怕,但是我却认为,与精通心理学的罗娴恋爱,是我最正确的选择。
1
一大早,手机在枕边震动了一下,大脑里想着看看是谁发来的微信,但是手却握着手机再一次陷入深度睡眠,再睁开眼已经十点半了。
猛然想起,手机应该有一条重要的消息没看。打开手机,是罗娴发来的微信:“大懒猪,一定还在熟睡吧,估计你会在十点以后能醒了,我去复习了,起来之后先不要开电脑玩游戏,吃过饭之后再去放纵。还有,给你放的假没剩几天了哦,等姐姐考完试,你的苦日子就要来了!(阴险,阴险,阴险)”
我对着手机傻笑,然后回复了一句:“遵命,期待苦日子的到来。”
在罗娴备考这段时间里,因为校区不同,几乎没有时间与她见面,她每天都只是给我发一条微信,一开始我还很慌,担心她会胡思乱想,认为我会在外边与室友瞎混,会怀疑我的一举一动。但是事实表明,我的担心是多余的。罗娴不仅不让我每时每刻汇报行程,还鼓励我多和朋友出去走走,这让我有些受宠若惊。
不过回想与她在一起的日子,她的确不像一般恋爱中的女生那样,对对方有很多的猜疑,她很相信我,也很了解我的任何想法。因此,我们几乎没有产生过任何矛盾,在她面前,所有的矛盾都会被她化解。与罗娴谈恋爱,不仅轻松,还总会感受到爱与温暖。
2
有一次,我期末考试发挥失常,尽管没出成绩,但知道已经挂了。考试过后,和往常一样去找罗娴,还没说一句话,她就先给我上了一课。
她将手搭在我的肩膀上,看着我的眼睛,轻声问我,是否听过这样一句话:“潮水自会来去,但心志得坚若磐石。即便成不了那根定海神针,也至少不是那随意被拍上岸的野鬼游魂。 ”
我摇了摇头,她轻笑。继续说道:“你能不能拿到奖学金不重要,重要的是在这个过程中你有所收获,之前让你答应我拿到奖学金后送我一份大礼,只是想让你把心思多用在学习上,但是有些东西并不是你所求,就会有所得,一次的失利,并不能代表什么,至少在这个过程中我看到了你认真的一面,即使没有成为‘定海神针’,但是你却努力过,我喜欢这样的你。”
我张了张嘴,却一句话都说不出来,只能紧紧抱住她。是的,我很在乎那次考试成绩,因为我曾答应过她,要拿到奖学金,要为她买礼物,但是没想到真正到考试时,所做的努力全部都白费了。拿不到奖学金,向她许下的诺言无法实现,我不知道如何与她交代。没想到见到她,还没来得及解释,她就已经摸透了我的内心想法,先安慰了我一番。
听了她的一番话,我在感动之余,还很疑惑,为什么她知道我考试没考好,还能安慰的语言直抵我的内心深处,几句话就能让我心里暖暖的。
罗娴和我说,从我打电话开始就发觉我和平时不一样,平时我的话很多,而这次却很少,而且在语气中明显有些不开心,于是联想到考试,而我不开心的最主要因素不是考试,而是考试背后的奖学金,因此她对症下药,直奔主题。
她看我情绪恢复正常了,然后开始向我普及心理学方面的知识。她对我说,一般情绪低落,主要有生物学原因、社会原因,心理原因,而我的状态,是属于心理原因。因此,她根据合理情绪疗法原理,通过纯理论分析和逻辑思辨的途径,改变我的非理性观念,解决情绪上的问题。
罗娴对我说,人的情绪不是由某一诱发性事件的本身所引起,而是由经历了这一事件的人对这一事件的解释和评价所引起的。这就成了ABC理论的基本观点。在ABC理论模式中,A是指诱发性事件;B是指个体在遇到诱发事件之后相应而生的信念,即我对这一事件的看法、解释和评价;C是指特定情景下,个体的情绪及行为的结果。
通常人们会认为,人的情绪的行为反应是直接由诱发性事件A引起的,即A引起了C。ABC理论则指出,诱发性事件A只是引起情绪及行为反应的间接原因,而人们对诱发性事件所持的信念、看法、解释,B才是引起人的情绪及行为反应的更直接的原因。而我的情绪失落直接因素就是奖学金以及对她的承诺,因此她才对我说出那番话。
她对我说,心事是很难隐藏的,把嘴捂住它就会从眼睛里冒出来。或许,爱情最理想的状态或许就是有一个懂自己的人,我恰好遇到。
3
以前听别人说,与心理学女生谈恋爱,不可避免“一言不合”三定律。即一言不合就提潜意识、一言不合就分析防御机制、一言不合就拿原生家庭来说事,但是在我眼里,只要自己做的足够好,那些理论,罗娴只会用到她的求助者身上。
当然,罗娴也总是把我当成假想求助者,我也很乐意成为她分析的案例。
一次,室友之间发生了矛盾,起因是几个打游戏的人在寝室大喊大叫,吵醒了正在睡觉的老大。老大准备考研,每天中午都会回寝室睡午觉,但是每次都睡不好。
这一次,终于忍无可忍,大发雷霆,起床将椅子踢倒,摔门而去。空气一下子静止了,我和室友们面面相觑。
老三最先开口,打破沉寂。“考研有什么了不起,他有他的生活,我们也有我们的习惯,还发脾气,他怎么就不想想自己每天起早影响咱们睡觉呢?”
老四接过老三的话,说道:“就是,咱们嗓门是大了一点,但是已经在尽量压低声线了,他还牛上了,宿舍又不是他自己的地方。”
我选择了沉默。见到罗娴,我和她将整个过程叙述了一遍,她静静听我的抱怨。
经过一番吐槽之后,她并没有说任何人的不是,而是说了这样一番话。
她说,每个人都是本能天生的自我中心者,都希望他人承认自己的价值,不仅自己接纳自己,也要在社会交往中重视自我表现。室友是来自五湖四海、性格各异的几个个体,相互合拍的几率本来就较小,所以产生矛盾是可以理解的,其实大家都离家不容易,要多宽容彼此。
她让我换位思考一下,如果我是老大,在熟睡中被室友的大喊大叫吵醒,会不会有情绪。我点了点头。
她建议我组织一次寝室聚餐,让其他室友将各自心结在餐桌上说一遍,并商议一套具体的解决方案,严格执行。
我按照她的指导,将室友聚到一起,尽管老大还是有一些心结,但还是应约参加了聚餐。我在餐桌上将寝室出现的每一个问题一一列出,让每个人都畅所欲言,开始时每个人都很沉默,后来都从自我检讨开始,一项一项将寝室内的矛盾化解。
看着寝室又恢复了其乐融融,我感觉有她在,就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
有这样一个不会被我的语言所绑架,而会去思考你现在所处的情绪;不会被我的情绪所绑架,而是会思考你背后深层的需求的女友,我又有什么不满足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