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8-07-22 14:58:17
导语:李清照;赌书泼茶后,知己难再得!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的李清照赵明诚赌书泼茶怎么回事?赌书泼茶指李清照和赵明诚夫妇俩都喜好读书藏书,李清照的记忆力又强,所以每次饭后一起烹茶的时候,就用比赛的方式决定饮茶先后,一人问某典故是出自哪本书哪一卷的第几页第几行,对方答中先喝,可是赢者往往因为太过开心,反而将茶水洒了一身。此故事成为流传至今的千古佳话。常用来形容夫妻之间之间琴瑟和鸣、相敬如宾。
李清照赵明诚赌书泼茶
典出
典出李清照《〈金石录〉后序》:“余性偶强记,每饭罢,坐归来堂,烹茶,指堆积书史,言某事在某书、某卷、第几页、第几行,以中否,角胜负,为饮茶先后。中,既举杯大笑,至茶倾覆怀中,反不得饮而起。甘心老是乡矣!”
南宋女词人李清照和丈夫赵明诚夫妇俩都同样喜好读书藏书,李清照的记忆力又强,所以每次饭后一起烹茶的时候,就用比赛的方式决定饮茶先后。一人问某典故是出自哪本书哪一卷的第几页第几行,对方答中先喝。可是赢者往往因为太过开心,反而将茶水洒了一身。成为流传至今的千古佳话。
试想,读书本已是雅事,而相知相惜的二人更是在日常中用“赌书”增添生活情趣,即使不慎将茶泼了,仍然兴致不减,余下满身清香,可以看出李清照赵明诚夫妇之间美满的爱情和高雅的生活情趣。
语出
清朝才子纳兰容若有感于赵氏夫妇的伉俪情深,写下了“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的千古名句,纪念亡妻卢氏,亦为后人所乐道。
纳兰容若的悼亡词全文如下:
《浣溪沙》
谁念西风独自凉,萧萧黄叶闭疏窗。沉思往事立残阳。
被酒莫惊春睡重,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
李清照赵明诚赌书泼茶
中国古代的青铜文化历史悠久,可追溯到原始社会的新石器时代,随后在商与西周达到顶峰,并一直成为华夏文明璀璨的骄傲。而以青铜等器物为载体的古代文明也曾一度随着这些古老而神秘的“神器”埋葬于三尺黄土之下,数百年乃至千年不见天日,默默地等待着曾经辉煌的历史重见天日的一天。
但社会进步的车轮却是永不停歇的滚动,卷着历史所有的尘埃与过往,多年后,时过境迁,后世之人对于得到的古代器物不得其解,于是在此基础上慢慢诞生了一门以研究前朝的铜器和碑石(广义上还包括竹简、甲骨、玉器、砖瓦、封泥、兵符、明器等一般文物),特别是其上的文字铭刻及拓片为对象的考古学,术称“金石学”。
金石学是指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中的一类考古学,金石文化则是指镌刻在铜器、碑石、竹简、甲骨、玉器、陶器、砖瓦、 封泥等上面的文字及其所蕴含的历史文化。根据最早记载“金石”一词的《墨子》中云:“古者圣王......书于竹帛,镂于金石,琢于盘孟,传遗后世子孙。”可见,早在春秋战国时期,金石便已作为一种书写载体,承担起“传遗后世子孙”的历史使命。
古人对于金石文化的研究最早开始于石刻,著名的琅琊石刻,便是秦时为秦始皇歌功颂德的附属品,有《史记·秦始皇本纪》为证:“是乃并勃海以东,过黄、腄,穷成山,登之罘,立石颂秦德焉而去。”而我国古代对于金石遗文的研究,在三国魏时已发其端。在阎若璩《潜邱劄记》卷二中云:“魏太和中,鲁郡于地中得齐大夫送女器,有牺尊,王肃以证‘婆娑’旧说之非……汉章帝时,零陵文学奚景于舜祠下得白玉琯,乃以玉作,传至于魏,孟康以证《律历志》‘竹曰管’说之未尽。”可见当时学者已将出土古器用于旧籍的考订,但还没有人专以此学成为名家的。
清代学者王鸣盛在《潜研堂石金文跋尾序》中指出“金石之学自周汉以至南北朝,咸重之矣。而专著为一书者,则自欧阳永叔始。”所以金石研究家认为金石学萌芽于西汉,形成于宋代,清代时期达到鼎盛,民国后衰落不前。
欧阳永叔即为北宋名家欧阳修,他曾修《集古录》对当时及后代文人学者影响深远,从《集古录》后各种金石学专著层出不穷,而赵明诚的《金石录》则是其中的翘楚。北宋初年,由于统治者的重视和提倡,士大夫中私塾藏器之风日盛,其仅见于《金石录》所载,就有宗室仲爰、仲忽,舍人蔡肇、祖择之,丞相吕微仲、王禹玉,内翰赵元考,学士晁无咎,公卿杨南仲、苏翰林、宋莒公,以及洛阳赵氏、刘氏,岐山冯氏,颖昌韩氏,蜀人邓氏,方城范氏,南京蔡氏等二十余家。与此同时,亦出现了几部有影响的著作,如刘敞的《先秦古器图》、吕大临的《考古图》、李公麟的《古器图》、王黻的《宣和博古图》,以及欧阳修的《集古录》等,使金石研究逐渐成为一种专门的学问。
以上诸书,前四者所载只限于钟鼎彝器,而《集古录》则金文石刻兼收并蓄,“自周穆王以来,下更秦、汉、隋、唐、五代,外至四海九州,名山大泽,穷崖绝谷,荒林破冢,神仙鬼物,诡怪所传,莫不皆有”(《集古录自序》),凡所集录达千卷之多,跋尾亦在四百篇以上。它的问世,对于当时方兴未艾的金石考古之学起到了承先启后的作用。赵明诚的《金石录》正是在继承前辈学者已有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开拓耕耘,发扬光大,成为宋一代金石研究的集大成之作。
提起赵明诚,很多人便会想起其妻李清照,毕竟千古第一才女的名号无论是在声誉还是在才学上都力压赵明诚。但赵明诚本身作为一代文人学者在宋代也是屈指可数的才子,特别是在金石文献研究领域,其《金石录》代表了宋辽金以来的最高水平,至今作为金石学领域的权威资料。《金石录》共收录三代至隋唐五代金石刻两千卷,并流传于后世。从专业角度来看,欧阳修集录了三代以来的金石遗文一千卷,而赵明诚所集卷数正好是欧阳修的两倍;从其考证之精深来谈,《金石录》的研究水平达到了史学研究的最高水平,无疑,赵明诚作为一代金石学大家的地位不容置疑。
赵明诚在《金石录序》中便明确表达了创作初衷:“盖窃尝以谓《诗》《书》以后,君臣行事之迹悉载于史,虽是非褒贬出于秉笔者私意,或失其实,然至其善恶大节有不可诬,而又传之既久,理当依据。著夫岁月、地理、官爵、世次,以金石考之,其抵牾十常三四。盖史牒出于后人之手,不能无失,而刻词当时所立,可信不疑。”可见,作为文人的赵明诚创作之初便已对石刻的历史文献价值有深刻的认识,并从认识出发,倾毕生心血成煌煌大观。
从《金石录》所蕴含的文献思想看,“金石证史”和“碑石互证”是赵明诚最主要的金石文献思想。这种思想是潜移默化中渗透在著作中,得益于多年的收藏鉴赏和科学研究以及渊博深厚的学识之上。他对收集到的金石文献进行细致地研究、分类和整理,把众多金石资料编为三十卷,前十卷是目录,后二十卷为跋尾,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编码排列,按资料的时代先后一一罗列,全书条目清晰,一目了然。在研究中,他尤其注重史书与碑刻的对比,加以个人独到见解,以广博的学识、缜密的辨析、洞察历史的慧眼纠正和弥补了许多史料的错误和不足。此外,赵明诚也注意到金石文献中所存在的政治、经济、社会风俗、书法文字等方面因素,十分谨慎而不留遗漏,在实践中形成了他的“金石证史”和“碑石互证”的文献思想,达到了宋代无人可及的金石成就。
当然,我们并不能忽略其妻李清照对于《金石录》的重要贡献。宋徽宗建中靖国元年,十八岁的李清照嫁给二十一的赵明诚,早年二人的婚姻成为当时乃至后世茶余饭后的话题。纳兰性德曾以“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来描写他们当时的生活。明代吴宽盛也曾对他们的婚姻评以“金石缘分翰墨芬,文萧夫妇尽能文”一语道破了二人曾经的伉俪情深。
受赵明诚影响,李清照嫁入赵家后也养成了浓厚的金石爱好。在《金石录后序》中她回忆早年夫妇二人搜求金石的痴迷,写道:“赵、李族寒,素贫俭,每朔望谒告出,质衣取半千钱,步入相国寺,市碑文果实归,相对展玩咀嚼,自谓葛天氏之民也”,这是他们新婚贫困时搜求书画的写照。所以清代王世禛层在《池北偶谈》中把《金石录》定为二人的合著,这一观点在某种程度上也符合实际情况。
赵明诚出仕后,夫妻二人生活条件好转,因赵明诚因有“穷遐方绝域,尽天下古文奇字之志”,所以“每获一书,即同共勘校,整集签题;得书画彝鼎,亦摩玩舒卷,指摘疵病,夜尽一烛为率。”可见李清照参与到了《金石录》的文献整理和校勘中。而痴迷于金石收集的赵明诚,曾闹出“见古今名人书画、三代奇器”,“脱衣市易”的典故,虽然今日成为佳话,但李清照作为其妻不仅没有反对,甚至以实际行动来支持,她“食去重肉,衣去重采,身无明珠翡翠之饰,室无涂金刺绣之具。”自然,作为一个文人和妻子李清照都是合格的,赵明诚能肆意痴迷于金石文化的研究并取得成就离不开李清照的支持与帮助。
但命运无常,福祸相依。北宋末年金人占领汴京,河北、山东相继沦陷,积腐败与兵弱的北宋朝廷南迁江南,安居一方。赵明诚与李清照也去江南逃难,所藏金石书画在辗转过程中损失殆尽,赵明诚也在流亡中病逝。此时,李清照饱经战乱之苦、生离死别之伤、生活贫困之忧,但她依旧将《金石录》带在身边,“病中把玩,搬在卧内”。数年后,当李清照重新翻阅《金石录》,遥忆当年和赵明诚赌书泼茶的日子,一时百感交集,遂写下了千古奇文《金石录后序》,备述一生遭际和文物聚散,让人扼腕叹息。
《后序》末尾写道:“今日忽阅此书,如见故人。因忆侯在东莱静治堂,装卷初就,芸签缥带,束十卷作一帙。每日晚吏散,辄校勘二卷,跋题一卷。此二千卷,有题跋者五百二十卷耳。今手泽如新而墓木已拱,悲夫!昔萧绎江陵陷没,不惜国亡而毁裂书画;杨广江都倾覆,不悲身死而复取图书。岂人性之所著,死生不能忘之欤?或者天意以余菲薄,不足以享此尤物耶?抑亦死者有知,犹斤斤爱惜,不肯留在人间耶?何得之艰而失之易也?呜呼!余自少陆机作赋之二年,至过蘧瑗知非之两岁,三十四年之间,忧患得失,何其多也!然有有必有无,有聚必有散,乃理之常。人亡弓,人得之,又胡足道!所以区区记其终始者,亦欲为后世好古博雅者之戒云。”可悲可叹,可惜可怜。李清照对于《金石录》的爱护有其“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的气魄,最终,她为将《金石录》传遗后世,绍兴年间表进于朝廷,使得这一著作流传至今。
一本《金石录》串联起一对夫妻的悲欢离合,一个时代的居安思危,一个民族的历史沉浮。金石文化更是像一把打开古代文化的钥匙,今人珍惜并传承这些以《金石录》为代表的金石著作,不仅是亡者的遗愿,更是对历史使命的继承。
王壮弘在《碑帖鉴别常识》中写道:“纸寿不过千年,载籍又多舛改,历经兵燹水火之灾,所剩几何!欲求古代文献,碑刻亦是重要来源,无论殷商断簋、秦汉刻石、六朝墓志、隋唐碑刻、宋元明清法帖以及一切刊刻文字,对考订史实、研究书法、了解古代风土人情、文章词翰、文字源流等等都是十分珍贵的原始资料。”诚然,赵明诚的《金石录》作为一部传世之作,对于研究这些古代文化遗产具有重要价值。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齐州章丘(今山东章丘)人。宋代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 李清照生于书香门第,早期生活优裕。父亲李格非精通经史,长于散文,母亲王氏也知书能文。在家庭的熏陶下,她小小年纪便文采出众。
18岁,与长她三岁的太学生赵明诚李清照结婚。赵是金石家。前期生活安定优裕,词作多写闺阁之怨或是对出行丈夫的思念,如《渔家傲》“造化可能偏有意,故教明月玲珑地。共赏金樽沉绿蚁,莫辞醉,此话不予群花比”。1107年移居青州。1127年金兵攻陷青州,李清照与丈夫南渡江宁《金石录后序》:“既长物不能尽载,乃先去书之重大印本者,又去画之多幅者,又去古器之无款识者。后又去书之监本者,画之平常者,器之重大者。凡屡减去,尚载书十五车,至东海,连舻渡淮,又渡江,至建康。”行至镇江时,张遇陷镇江府,镇江守臣钱伯言弃城逃去。建炎二年(1128年)春,始抵江宁府。
南渡后,词人的生活困顿。公元1129年8月,丈夫赵明诚刚去世,9月就有金兵南犯。李清照带着沉重的书籍文物开始逃难。她基本上是追随着皇上逃亡的路线,但是这个可怜而且可恨的高宗赵构并不代表国家,就代表他自己的那条小命。她从建康出逃,经越州、明州、奉化、宁海、台州,一路逃下去,一直漂泊到海上,又过海到温州。李清照一孤寡妇人眼巴巴地追寻着国君远去的方向,自己雇船、求人、投亲靠友,带着她和赵明诚一生搜集的书籍文物,这样苦苦地坚持着。赵明诚生前有托,这些文物是舍命也不能丢的,而且《金石录》也还没有出版,这是她一生的精神寄托。她还有一个想法就是这些文物在战火中靠她个人实在难以保全,希望追上去送给朝廷,但是她始终没能追上皇帝。她在当年11月流浪到衢州,第二年3月又到越州。这期间,她寄存在洪州的两万卷书,两千卷金石拓片又被南侵的金兵焚掠一空。而到越州时随身带着的五大箱文物又被贼人破墙盗走。
赵明诚死后,李清照行无定所,身心憔悴。不久嫁给了一个叫张汝舟的人。对于李清照为什么改嫁,史说不一,但一个人生活的艰辛恐怕是主要原因。这个张汝舟,刚接触也李清照是个彬彬有礼的君子,结婚之后张对她照顾得也还不错,但很快就露出原形,原来他是想占有李清照身边尚存的文物。这些东西李视之如命,而且《金石录》也还没有整理成书。两人先是在文物支配权上闹矛盾,渐渐发现志向情趣大异,真正是同床异梦。无奈之中,李清照告发张汝舟的欺君之罪。
原来,张汝舟在将李清照娶到手后十分得意,就将自己科举考试作弊过关的事拿来夸耀。李清照知道,只有将张汝舟告倒治罪,自己才能脱离苦海。但依宋朝法律,女人告丈夫,无论对错输赢,都要坐牢两年。李清照是一个在感情生活上绝不凑合的人,她宁肯受皮肉之苦,也不受精神的奴役。一旦看穿对方的灵魂,她便表现出无情的鄙视和深切的懊悔。她在给友人的信中说:“猥以桑榆之晚景,配兹驵侩之下材。
”她是何等刚烈之人,宁可坐牢也不肯与“驵侩”之人为伴。这场官司的结果是张汝舟被发配到柳州,李清照也随之入狱。可能是李清照的名声太大,当时又有许多人关注此事,再加上朝中友人帮忙,李清照只坐了九天牢便被释放了。但这件事在她心灵深处留下了重重的一道伤痕。(对于李清照改嫁张汝舟之事,后世学者颇有争议。其实,妇女改嫁在宋代前期并不少见,且不影响李清照人品,宋人多家谈及此事,应当可信。古人辩诬之说,实际是受封建礼教观念束缚的结果。)
感情生活的痛苦和对国家民族的忧心,已将李清照推入深深的苦海,她像一叶孤舟在风浪中无助地飘摇。但如果只是这两点,还不算最伤最痛,最孤最寒。本来生活中婚变情离者,时时难免;忠臣遭弃,也是代代不绝。更何况她一柔弱女子又生于乱世呢?问题在于她除了遭遇国难、情愁,就连想实现一个普通人的价值,竟也是这样的难。已渐入暮年的李清照没有孩子,守着一孤清的小院落,身边没有李清照一个亲人,国事已难问,家事怕再提,只有秋风扫着黄叶在门前盘旋,偶尔有一两个旧友来访。于1155年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