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探索发现

2018白鳍豚又发现了

时间:2018-09-16 17:21:38

与大熊猫齐名白鳍豚,被誉为“长江女神”“水中的大熊猫”。由于种种原因,数量锐减,以至灭绝!近些年来网上不断曝出疑似白鳍豚的消息,可是2018白鳍豚又发现了是真的吗?2018年发现白鳍豚怎么回事?2018年4月18日,有社会组织宣称在安徽省芜湖市板子矶水域拍摄到疑似白鳍豚照片,再度引起社会广泛关注。于康震表示,获悉发现疑似白鳍豚照片以后,农业农村部立即组织淡水豚类研究专家进行了辨识,

2018白鳍豚又发现了

考察队拍到的疑似白鳍豚

考察队员在长江观察生物活动情况

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绿色发展基金会(以下简称“绿发会”)官方微博2日发布消息称,4月18日,一名环保志愿者拍到了疑似白鳍豚的影像,此前白鳍豚曾被一些学者认为已“野外功能性灭绝”。此次发现的疑似白鳍豚引发社会高度关注。昨天,考察团队的领队邹谦在接受北京青年报记者采访时,还原了拍到疑似白鳍豚的经历,并表示,拍到的照片经过多名专家鉴定,认为确系白鳍豚。不过,也有淡水豚类专家表示,目前还需要更多证据支持。

环保组织称拍到白鳍豚引争议

“白鳍豚还活着?”5月2日晚上,绿发会发布的一条微博引发野生动物保护人士的热议。绿发会在其官微中表示,有志愿者在今年4月18日的一次长江考察中,拍到了疑似白鳍豚的影像资料。

白鳍豚因其美丽的曲线,被人称为“长江女神”,很早就成为了国家一级保护动物。2006年,多国科学家在长江干流进行生物考察时,未发现白鳍豚的踪迹。此后有科学家认为,白鳍豚已在野外“功能性灭绝”了。

北青报记者从绿发会处获取的志愿者所拍照片中看到,在江面上有一段白色的身影露出水面,曲线上看与白鳍豚有相似的地方。尽管如此,仍有一些网友提出质疑,这张照片是否能证明白鳍豚尚未灭绝。

考察队领队还原拍摄过程

这次考察是由中国绿发会企业摄影家自然基金(EPNF)发起的“渡江侦察鳍”影像助力淡水豚保护公益活动。负责这次考察的领队邹谦接受北青报记者采访时表示,4月18日一早,他们来到长江一处多年前曾频繁出现白鳍豚的水域进行考察。当天下午,摄影师焦少文在拍摄江豚的时候,忽然注意到附近有一只与江豚明显不同的动物。“当时摄影师距离这只动物有500多米,用长焦对准它拍了两张照片。因为距离远,焦少文看着相机屏幕,放大照片看了看。再将相机举起来想拍摄时,这只动物已经找不到了。”

邹谦表示,因为怀疑拍到的动物是白鳍豚,焦少文将拍到的照片给同在现场的专家李新元鉴定。李新元鉴定后认为,照片中的动物应该就是白鳍豚。

3日下午,绿发会官方微博发布了一段曾经活捕白鳍豚的华元渝教授为这次所拍照片做鉴定的视频。视频中华元渝教授认为,照片中可以看到白鳍豚的额头和吻,表示可以确认是白鳍豚。

绿发会官方微博表示,鉴于本次事件的重要性和科研价值,考察人员已经向多个有关部门报告,并协助有关部门开展进一步工作。此次活动的所有图片资料、视频将全部捐献相关机构、科研单位。

此外,绿发会还表示,本次考察还筛选了四个淡水豚观察、监测比较好的位置,设立为长期监测拍摄点。后期将不定期组织人员进行监测、拍摄,并考虑设置高清摄像头,进行影像录制。

专家称尚需更多证据支持

对于绿发会拍到的动物究竟是否是白鳍豚,也有专家提出不同意见。一位淡水豚类专家在接受北青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他也看到了相关的照片,但现在无法确认照片中拍到的就是白鳍豚。“从照片来看,拍摄者距离疑似白鳍豚的物体还是比较远的,从露出水面的部分看有白鳍豚的可能性,但也有可能是一些类似白鳍豚的动物。目前只能说高度疑似白鳍豚,因为不能排除一些其他的干扰物存在,需要更多的证据支持。”

这名专家表示,“无论这张照片是否拍到了白鳍豚,对长江环境的保护都值得我们投入更多。因为长江的生态系统如果被破坏,我们人类的生活也将受到影响,这毕竟是我们的一条母亲河。

2018白鳍豚又发现了

长江安徽铜陵至芜湖段高度疑似白鳍豚

武汉东湖之畔,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内有一座白鳍豚馆。虽然馆名中有“白鳍豚”3个字,但馆内的白鳍豚仅以标本形式展出。

白鳍豚是中国特有的淡水鲸类,生活在长江中下游与洞庭湖、鄱阳湖内,被誉为“长江女神”。晋代郭璞在《尔雅注》中对它的描述是“江中多有之”,现在却处于“功能性灭绝”。

1980年1月12日,白鳍豚淇淇来到武汉。此后22年里,淇淇一直生活在武汉,直到2002年7月14日因高龄永远离去。淇淇离开,场馆还在,但“后继无”。

武汉与白鳍豚淇淇结下特殊情缘

历史清晰地记录了武汉与白鳍豚的特殊情缘。

1992年,白鳍豚被选为在武汉举行的第四届全国大学生运动会吉祥物;

1993年,白鳍豚被选为武汉国际横渡长江节吉祥物;

1996年,我国第一个以水生动物为保护对象的基金会——武汉白鳍豚保护基金会正式成立;

2000年,白鳍豚被选为中国武汉国际机电产品博览会吉祥物;

2006年,白鳍豚当选在武汉举行的第九届世界大学生羽毛球锦标赛吉祥物;

2007年,白鳍豚当选在武汉举行的第六届全国城市运动会吉祥物。

据统计,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白豚形象多次登上邮票、纪念币,并多次当选体育赛事吉祥物。直到现在,很多市民都认为,武汉的吉祥物就应该是白鳍豚。

今年6月2日,中央电视台《朗读者》节目中,中科院水生所研究员刘仁俊讲述了他与白鳍豚淇淇的故事。

1980年1月11日,2岁淇淇在靠近洞庭湖口的长江水域被湖南城陵矶渔民捕获。当晚8时,刘仁俊接到从城陵矶水产收购站打来的长途电话后,借了一辆破旧吉普车,与同事冒着风雪赶去。看到被麻绳拖在船尾、伤痕累累的白鳍豚时,刘仁俊十分心疼,连夜将其运回中科院水生所。

“它很聪明,不高兴时会朝我喷水,有一次差点咬到我,看见是我,马上松开了”。从1980年1月12日下午5时至2002年7月14日上午8时,在武汉面积200平方米的池子里,淇淇生活了22年多。刘仁俊和同事们用人类对动物最体贴的关怀来温暖和关爱这头雄性白鳍豚。

22年里,通过对淇淇的饲养,我国科研人员取得了一批成果,使得我国淡水鲸类研究在世界上独树一帜。

曾经科考38天未见白鳍豚

今年4月,中科院水生所鲸类保护生物学科组组长王丁研究员向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提供的照片,来源于今年45岁的焦少文。

作为一名曾在西藏服役的老兵,焦少文退伍后成了生态摄影师,擅长拍鸟。今年春天,他在长江安徽铜陵至芜湖段参加了一次民间考察活动。

焦少文记得,4月16日和17日,同行成员中有人称,看到疑似白鳍豚的生物,最近距离80米左右,但没有来得及拍下照片。

“4月18日下午1时55分11秒左右,我的正前方500米左右有3头江豚。离这3头江豚左后方50米至60米的地方,有一个高度疑似白鳍豚出水的画面。当时,我能肯定它不是江豚,因为颜色有明显区别。”焦少文说,“当这一动物第二次出水时,我拍下了照片。”

对长江的大大小小考察活动每年都会进行,考察者或类似焦少文这样的民间志愿者,或来自中科院水生所这样的专业机构,目的都是为了保护长江。

白豚被宣布“功能性灭绝”,也源于2006年在农业部领导下、中科院水生所组织的一次长达38天的考察活动。那次考察活动有来自7个国家的专家参加,王丁是总指挥。专家们使用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设备,经过38天寻找,仍然没能发现白鳍豚的踪影。2006年底,科考船结束考察活动,在武汉港靠岸。面对媒体记者,王丁心情沉重地表示,此次没能搜寻到白鳍豚,即使不能说明白鳍豚野外灭绝,也足以印证长江中白鳍豚的数量已经非常稀少。

根据此次考察活动的结果,2007年,英国学术期刊《皇家协会生物信笺》发表报告,宣布白鳍豚“功能性灭绝”。

重要原因是人为因素

2012年、2017年,在农业部领导下,中科院水生所均组织过包括对白鳍豚、江豚等长江生态环境指示性动物调研的全范围考察活动,每年也会组织多次小范围考察活动。遗憾的是,均未发现白鳍豚。

在民间,有志愿者、渔民都曾声称见到白鳍豚。但是,在所拍摄的照片与视频资料中,因为清晰度等种种原因都无法证实白鳍豚的存在。

从“江中多有之”变成如今“功能性灭绝”,重要原因是人为因素:

过度捕捞致使白豚得不到充足食物;

人类对长江的过度开发、涉水工程,使白鳍豚栖息地遭到破坏;

工业污染危及白豚免疫系统和生殖系统;

长江航运繁忙,船只噪音污染影响白鳍豚声呐系统,螺旋桨直接带来致命伤害;

违规渔业活动造成白鳍豚意外死亡。

寻找白鳍豚真意在保护长江

王丁表示,对白鳍豚的关注,不仅仅在于确认一个物种是否存在,而是以考察、保护白鳍豚为契机,调研长江,保护长江。

近年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屡次动议将白鳍豚定义为“野外灭绝”,其目的在于客观反映白鳍豚的真实情况,同时警示人类。

“如果有一天证实白鳍豚野外灭绝了,我们就不保护长江了吗?相反,我们更应该保护长江,因为保护长江就是保护我们自己。”王丁说,“长江大保护,需要保护的不仅仅是白鳍豚、江豚等珍稀物种,更重要的是长江生物多样性乃至整条长江。”

1978年,中科院水生所成立白豚研究组。1982年,王丁加入研究组,从事白鳍豚、江豚和其他珍稀水生野生动物的行为学、生态学、保护生物学研究,经历了36个春秋。

王丁和他的同事们还将继续研究长江、保护长江。他说:“近年来,长江生物多样性的就地保护、迁地保护、人工繁殖保护都取得了长足进步。随着长江大保护理念深入人心,只要我们一起努力,长江一定会恢复昔日的面貌。”

在安徽芜湖等地,还有许许多多科研机构、环保组织的成员,年复一年地握着相机,聚精会神地通过镜头观察水面上的每一个动静,生怕错过“长江女神”的倩影。

2018白鳍豚又发现了

新华社武汉10月7日电(记者黄艳)国庆期间,经过有关部门同意,由来自全国的20名志愿者组成的民间科考队对长江部分江段启动了科学考察,目的主要是寻找已经被科学家宣布为“功能性灭绝”的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白鳍豚。志愿者透露,他们在安徽芜湖江段发现疑似白鳍豚身影。中科院水生所专家表示,不排除长江里残存少量白鳍豚个体。

白鳍豚是我国长江独有的古老物种,是世界稀有的淡水水生哺乳动物,被誉为“长江女神”。随着长江经济活动日益频繁,白鳍豚的数量在上个世纪80年代末仅剩400头左右,在1997年的一次大规模科考中,科学家在长江仅发现13头白鳍豚。2006年,来自7个国家的科学家对长江进行史上最大规模的野外白鳍豚科考行动,结果没有发现一头白鳍豚。2007年中外科学家宣布,白鳍豚功能性灭绝。

中科院水生所研究员王丁介绍,所谓功能性灭绝有两层含义:一是种群稀少,功能丧失,对生态环境影响微小;二是数量下降至无法保证种群繁殖的需要,就是不能实现种群繁衍功能。但是这些年来,一直都有渔民发现白鳍豚身影的消息传出,“以白鳍豚为目标的考察对长江仍然意义重大。”王丁说。

9月30日,来自北京、江西、湖北、湖南、安徽的20名志愿者兵分两路,从安徽安庆出发,一路向上游前往江西九江湖口,一路顺流而下向安徽芜湖黑沙洲,两路人马沿途寻找白鳍豚,同时记录长江江豚的分布情况。

科考队员、志愿者宋奇介绍,10月4日,科考队员在安徽芜湖黑沙洲江段发现白鳍豚踪迹,“尖嘴、白色的身体,连续几次出水,是白鳍豚!由于没有来得及拍照,没有留下影像资料,但是我们马上放了声呐装置,希望当时捕捉到了信号。”

中科院白鳍豚、江豚研究专家王克雄博士说,根据志愿者们的描述,如果没有偏差,有可能是白鳍豚。“白鳍豚目前是功能性灭绝,并不是彻底灭绝,所以长江里不排除有个体存活的白鳍豚。如果存在,最有可能在安徽江段,因为那里支流茬江特别多。但是最终结果,还是要在分析这次科考资料后,并且也取决于他们资料的有效性和完整性。”

王丁认为,民间科考行动对于长江保护非常有意义,不论能否发现白鳍豚,都可以进一步唤起社会对长江大保护的关注和重视。建议这样的科考活动定期开展,并且呼吁渔政部门、科研机构能更多地参与进来。

据介绍,10月7日此次民间长江白鳍豚科考活动已近尾声,志愿者们已经将沿途考察的视频、图像、声呐等资料交给中科院水生所的专家进行进一步研究。

2018白鳍豚又发现了

农业农村部副部长于康震24日在北京宣布,未发现白鳍豚存在的有力证据。

白鳍豚,被誉为“长江女神”“水中的大熊猫”。20世纪80年代起,白鳍豚种群数量锐减,2002年估计已不足50头,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红色名录列为极危,2007年白鳍豚被中外科学家宣布为功能性灭绝。但是近些年来仍不断有发现疑似白鳍豚的消息传出。

于康震表示,虽然从2007年白鳍豚被宣布为功能性灭绝,已经过去11年了,但是中国政府部门和社会有关方面一直没有放弃对白鳍豚的追寻。2017年长江江豚科学考察中,明确将搜寻白鳍豚列为考察的主要内容之一。

2018年4月18日,有社会组织宣称在安徽省芜湖市板子矶水域拍摄到疑似白鳍豚照片,再度引起社会广泛关注。于康震表示,获悉发现疑似白鳍豚照片以后,农业农村部立即组织淡水豚类研究专家进行了辨识,但因清晰度不够,无法得出明确的结论,于是进一步组织有关专家和管理机构,并邀请志愿者代表一同前往该水域对白鳍豚进行了应急考察。“但是,非常遗憾地告诉大家,这次考察并没有发现白鳍豚存在的有力证据。”

于康震表示,尽管没有发现白鳍豚,但中国已经制定了以发现白鳍豚、加强长江淡水豚栖息地保护为目标的应急保护工作方案,一旦确认白鳍豚的存在,将按照《中国水生生物资源养护行动纲要》的要求,立即启动白鳍豚应急保护计划,通过实施专项救护活动,严格划定保护区,实施特别保护等等,采用一切可以实施的措施和手段,尽可能挽救这一珍贵的物种。

关于2018年4月白暨豚照片的真实性与白暨豚保护措施

提要:

1、“模糊”不是否定照片真实性的理由。

2、照片上的是一个移动的活体,确定无疑。

3、 本次发现包括了专业人士的现场目击。

4、 “最低纲领下的”白暨豚保护不难实现而且意义重大。

5、 “捕捉-圈养保护”会从多个方面伤害濒危种群,包括改变物种的原有习性和基因。

6、 捕捉行动危害整个野外种群的新科学证据。

1、

关于此次(2018年4月)白暨豚疑似照片,很多质疑的理由其实根本就不成立。

首先,那不是一个直接面对镜头的对象。它和镜头之间隔着一层水,这层水的厚度可能是10厘米左右,也可能是几十厘米,还要考虑到白暨豚的横向尺寸,即对象在水下有一个深度范围。

想象一下你在泳池边看10多米外水中潜泳的人,或者更远些的几十米外的潜泳者,你会看到什么样的轮廓,和平时陆地上的人的轮廓有多大的差异。水面的波动会扭曲、模糊潜泳者的身体轮廓,甚至是非常严重的扭曲和模糊。

因此,水会使水下对象的轮廓模糊和扭曲。这是分析水下对象的照片时必须要考虑的因素。所以,“模糊”不是否定该照片的充分理由。

2、

但水也会提供额外的信息,而对我们的分析有所帮助。

物体在水面或水下接近水面处移动,会在水面上掀起水波,这样的水波在照片里清晰地呈现出来,连水波传播的张角都可以清楚地看出。这个张角是有意义的,因为我们据此可以估算出那个物体移动的速度,张角越大,则速度越慢,反之亦然。当然,我们不能直接从该照片中确定水波的张角,因为存在着拍摄视角的影响。但如果现场的拍摄数据可以大致估计出来的话,我们是可以推算出实际的张角的;具体说,只需要知道镜头相对水面的(大致)高度,和镜头与那个对象之间的(大致)距离,专业人士就能够很确定地估算出这个物体的实际游动速度。

换言之,正是由于水的存在,使得这张照片上的信息不再只是静止的信息,而是记录下了那个物体移动的速度。

“不是活物”的说法自然也就不能成立了。那是个活动的动物。

3、

野生动物存在的证据,学术界公认的有四种:

1)发现活体标本,

2)新发现的死体标本,

3)发现明确的遗留物或痕迹,

4)专业人士的野外目击报告。

这次除了照片之外,还有现场至少两人的目击报告,其中一人就是专业人士。现在第四种证据似乎总是很难被接受。

白暨豚比起其他的濒危动物,更有其特殊性,一是它的栖息地是最重要的黄金水道,二是保护存在可能的地域性,三是其保护要其他物种(尤其江豚)的保护“分享”资源,等等。因此,某些利益的因素会因为白暨豚保护的启动而受到影响,而利益的考虑往往胜过科学的考虑,甚至往往是远胜于科学的考虑。

4、

好在白暨豚保护的低限要求并不高,而且不难实现,这种低限要求就是:

- 深入的野外调查,

- 栖息环境的改善和保护,

- 坚持“野外保护/就地保护”的原则。

这些要素,构成了白暨豚保护的一个“最低纲领”,它并不难实现。

野外调查,由于照片的拍摄和现场目击报告,据说还在继续进行,也有说黑沙洲那一带已经达到了“密集轰炸”的程度。能够坚持多久,深入到什么程度,还要看进展。

栖息环境的改善和保护,与目前的“大保护”的国策是完全吻合的。

坚持“野外保护/就地保护”的原则,会与“捕捉-圈养保护”的主张发生对立。对此,要特别重视以往“捕捉-圈养保护”完全失败彻底失败的教训。

因此,“最低纲领下的”白暨豚保护,并不难实现,而且意义重大。

5、

“捕捉-圈养保护”,除了已经被实践证明对白暨豚完全无法成功之外,还有其他生物学上的问题。就是,人工圈养会改变动物的习性,而且一般还会改变动物的基因构成,也就是所谓的“驯化”。因此,即使侥幸“成功”,存留下来的也不再是原来的野生物种,而是经过驯化的物种了,基因都已经有所改变了。(可以参见中华鲟等保护的案例)

例如,宠物狗是从野生的犬科动物(狼)驯化来的,即使我们把宠物狗放归野外,它们也不提要:

--“模糊”不是否定照片真实性的理由。

-- 那是一个移动的活体,确定无疑。

-- 本次发现包括了专业人士的现场目击。

-- “最低纲领下的”白暨豚保护不难实现而且意义重大。

-- “捕捉-圈养保护”会从多个方面伤害濒危种群,包括改变物种的原有习性和基因。

-- 捕捉行动危害整个野外种群的新科学证据。

6、

捕捉本身,不仅有伤害动物个体的巨大风险,而且会危及整个野外种群。

美国学者研究发现,被研究人员捕捉过的乌鸦会在其野生种群里传播捕捉人员的识别信息,导致整个种群的乌鸦一见到那位捕捉人员就采取敌对行为(见央视播过的专题记录片)。因此,某些动物的种群是有信息交流的。捕捉会对整个种群造成伤害和恐慌,这是基于扎实的科学实验的可靠结论。

白暨豚(以及整个豚类)是高智商动物,而且个体间存在着复杂的信息交流。捕捉行为会在其整个种群中造成恐慌和不可预知的心理伤害与生存危害。有机构在90年代在某地的长江中捕捉过白暨豚,而实施捕捉的区域白暨豚现已绝迹多年,这很难说只是巧合。近年的多次目击报告都不是出自该捕捉的发生地。

白暨豚在90年代进行捕捉的地方的绝迹,实际上也是当前“白暨豚保护的地域性”的一个重要起因。

相关文章
坐飞机可以带水果吗 这些问题关系着我们坐飞机的安全
坐飞机可以带水果吗 这些问题关系着我们坐飞机的安全

有些航空是廉价航空,飞机上没有东西吃,有些朋友就想带一些水果去飞机上吃,那么....

不主动不拒绝不负责的男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不主动不拒绝不负责的男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不主动不拒绝不负责这句话应该是从吴秀波事件让大家知晓的,因为这件事影响比....

煮牛肉放什么容易烂,好吃美味牛肉怎么做
煮牛肉放什么容易烂,好吃美味牛肉怎么做

很多人都很喜欢吃牛肉,大家会发现很多时候牛肉很难炖烂。没有炖烂的牛肉没那....

美洲惊现3米巨人遗骸
美洲惊现3米巨人遗骸

神秘的巨人尸骸,到底说明了什么?美洲惊现3米巨人遗骸怎么回事?关于这些被发....

形容女子气质高贵典雅的古诗及如何提高一个人的气质
形容女子气质高贵典雅的古诗及如何提高一个人的气质

一般从小学开始同学们就开始学习语文,语文中必不可少的内容就是学习古诗词,每....